《最高閒聊法》我所學到的三個「反直覺」觀點
作者:五百田達成
譯者:謝敏怡
出版社:方智
「什麼!連『閒聊』也能寫上一本書?」
有一次逛誠品花「熊好券」的時候,看到這本它高高掛在排行榜上非常前面的位置,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在「書本以外畫線」的實踐愛好者);後來,在某個電子書大採買湊滿額的活動中,就想起要把這本輕薄短小的《最高閒聊法》加入購物車啦!來瞧瞧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吧!
■ 閒聊是第三種對話
作者認為閒聊和「一般對話」完全不同,所謂的「一般對話」指的是跟朋友/熟人無拘無束、輕鬆自在的聊天;又或是與上司/同事/客戶嚴肅正經的對話⋯⋯但閒聊算是第三種對話,而大家閒聊時,都使用上述兩種類型的對話方式,容易以失敗收場。
閒聊指的是「跟關係微妙的人,以適當的對話拉近關係」,和一般對話不同,完全是不一樣的溝通型態。
閒聊不需要有趣或結論,重點不在「內容」,而是你來我往的「持續性」。
結論先行,這種源自國外的人際溝通書籍,也許是文化差異關係,有些技巧的適用性似乎仍有待商榷;但一如預期,作者把他所想講的內容,拆成許多小巧玲瓏的 Tips(日系書籍特別愛這麼做),剛剛好是三十六個錦囊妙計。能從中挖掘到一些「反直覺」的觀點,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那種,再把它們落實在生活上測試看看,值了!
■ 關於閒聊,三個「反直覺」觀點
1. 問題不在性格,而是技巧優劣
坊間有些課程試圖讓人變成「活潑開朗的角色」稱有助於交際,但作者卻認為改變性格其實沒這麼簡單。我們不用勉強自己變成擅長社交的性格,只要把相關技巧學起來,然後習慣它便是,就能跟人輕鬆自在的閒聊。
以「搭電梯時剛好跟別人一起同乘」為例,關鍵的第一步是先習慣主動說出口,問對方你要到幾樓,並按下電梯樓層的按鈕就可以了。不需要跟那個人培養感情,只要隨便跟他講幾句話就好(一趟電梯的時間也很有限)⋯⋯當重複的次數夠多,就能攻克這個關口,然後繼續往下一關邁進。
不需要改變性格,但可以養成習慣。
2. 開放式問題的危險
封閉式問題無法讓話題延伸,因為對方只要回答「是」「不是」,話題就結束了。想擴展話題,最好要問無法回答「是」「不是」支的開放式問題。
以上是坊間書籍中常提到的話術鐵則。但作者要我們想想,開放式問題往往讓人疲於尋找答案,或是有所顧忌(思考)的點太多,反而會讓話題變得尷尬沈悶,例如:
「你最近好嗎?」(呃!他是問哪方面?)
「你的興趣是什麼?」(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稱得上是興趣呢?)
「你有什麼信念(堅持)嗎?」(開始思考有的沒有的,擔心別人怎麼想)
而改善的方式是換個問法,讓問題變得具體。比方說「工作順利嗎」就比「你最近好嗎」聚焦;「你最近有迷上什麼嗎」就比「你的興趣是什麼」直觀;「你有什麼特別的秘訣(習慣)嗎?」就比「你有什麼信念(堅持)」來得好回答。
要問對方好回答的問題,而不是自己好問的問題。
3. 不需要讓自己成為聆聽高手
你可能聽過要「提升提問力,引導對方表達」,或「適時附和對方,鼓勵對方說話」這樣的建議。而作者卻認為,考慮一大堆,只會讓人覺得費力、麻煩,這就不是閒聊了。他反而覺得,如果有時間思考這些(提問、附和),不如積極地作出反應,也就是好好地用肢體語言和表情傳遞心情,讓對方感到安心即可。
作出強烈反應也是一種自我暗示,可以騙過大腦,誤以為現在「很開心」;此外,人們常常有(非刻意)否定/糾正對方發言、或是好為人師的傾向,而不自知。那麼專注在這種「少言」的技巧,或許還更能貼近「肯定對方、表達同理心」的落實。
與其思考「說」什麼,不如「作」出強烈反應。
🌱 加入【中書神經系統】圍爐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
≣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 註冊 MEXC|抹茶交易所走跳,兌現 OSMO 與擼羊毛。
≣ 註冊 Potato|從 Potato Media 學到三件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