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槓桿》:輕鬆工作 不再裝忙當努力教徒
生活與工作 從清楚的願景開始
《生活槓桿》可以算是一本工作術的書籍,也可以算是一本商業管理類的書籍。我是在自心書房尚未開張前的姜家老宅的書架上發現了。
當時我隨手翻了一下,在其中一頁看到這段文字後,就決定購買了:
某些人與企業的願景相當清晰,讓他們從內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些人說這是『吸引力法則』,有些人說是『專注的力量』,另外一些人則說是『意志的展現』。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說法就行了,總之這個方法很有效。
我老實說,我是被「吸引力法則」這幾個自所吸引。倒不是說相信個個具有玄學色彩的觀念,而是我非常相信「願景」的力量,也就是你必須有一個自己也相信的願景,才能激發你從事某個工作的動力,你這條路也才能走的持久。同時,當你因為相信某個願景積極投入後,別人看了你的熱情,也才有可能相信你是玩真的,也才會願意幫助你、提供你資源。
事實上,這也是許多工作術的書籍都會提到的觀念。例如水野學的《創意,是一種思考》就提到,有許多人在從事一份工作或企劃時,往往因為自己的願景不明確,導致後來整個團隊忙了一陣子,走了一大段旅程後,才發現不知自己身處何處。如果打從一開始就只知道大致方向,卻沒有明確目標,到頭來真的很有可能會白忙一場。
勇於請人幫忙 借力使力
《生活槓桿》既然都有槓桿二字了,意味著如何用運「槓桿原理」是這本書的宗旨。如何以較小的付出換取較大的事業績效,而不是忙了半天卻毫無績效可言,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對於作者羅伯.摩爾(Rob Moore)而言,如何適時將工作外包給他人,不要每件事都親力親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例如,你的生產主力是金融,那麼家務之類的事就外包給專門的人士來處理。唯有這樣,你才能把你的精力發揮在你真正熟悉的領域上。你也才有更多時間做出更多的生產。
又例如,作為一個撰稿人,有時你可以試著把聽打稿的工作外包出去,將精力集中於寫作的工作。這樣你才不會因為瑣碎的工作而傷及了工作的熱情。
時間無法管理 找到最適合的生活與工作狀態才是重點
又或者是,許多人在時間管理上,太過執著工作與休息的二分,以至於經常覺得時間很難管理,而把公私生活搞得一團亂。對此,作者認為我們不應改有要「管理時間」這樣的觀念,因為時間是無法管理的。所以,與其管理時間,不如換個想法,你是尋求一個生活和工作好的狀態。
例如作者在書中提及了這樣的例子:有的人會覺得他一忙起來就無法運動、無法學習其他事情。關於這點,作者他會把許多教學的影片、podcast,於運動時以1.5倍速播放,讓他能一邊運動一邊學習。
同理,也有人覺得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出遊、放鬆心情。但如果,你有能力調整心態,將出差、外出辦公當作是旅行,甚至許可的話,帶著家人一同遠行,讓工作和旅遊變成同一回事。這也是一種調整的方法。
當然,我相信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作者的例子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重點是,你要找到一個可以讓你感到較為輕鬆達成工作績效的方法,不要再當努力的教徒,盲幹苦幹了。
總而言之,生活槓桿就是找到一個支點,讓你的工作可以用較小的氣力完成較大的績效。找到適當的人幫你做你不擅長的活,這就是一個支點。找到一個適切的工作方式,讓你的生活與工作狀態取得平衡,這也是一個支點。
運用槓桿前,先累積成果、盤點技能
但是在你尋找槓桿支點前,有些工作你必須先做好準備。
例如文章最開頭的提的,找到自己的願景,確立自己的目標,才不會讓自己到頭來白忙一場。
另外,「複利法則」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什麼是複利法則?簡言之,就是我們不太可能一開始就做出亮麗成績,一炮而紅。大多時候你必須累積你的成果,當有一天你的成果累積到了一定的量時,人家會看到你,會發現你原來在這領域是專業的,這時你才有機會獲得站到風口,得到爆炸性的成長。否則,即便你想找到槓桿支點、尋找別人幫忙,但若你沒有任何成果累積,誰會願意相信你,幫你工作呢?
其他,像是「找到價值產生的來源」、「找出收入來源」等也很重要,這方面有點像是我們所說的「能力盤點」,只有你知道自己的的願景在哪、自己的能力所長為何、支撐你生活的基礎何在等等,你才能真正找到槓桿的支點,才不會把力氣用錯地方。
工作是為了生活 不再做裝忙當努力教徒
《生活槓桿》一書,雖然是一本商管、工作術的書籍,但是,就如同作者的說的,我們不要被工作/生活的二分法給限制住了。也因此這本書書名不是「工作槓桿」,而是「生活槓桿」:我們的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而不是本末倒置讓我們的時間、生活被工作綁架。而要讓生活的自主,你需要的是聰明地工作,而非苦幹實幹的工作。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