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一个人生计划
周末,在家翻看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偿还》,讲述了现代社会中债务和财富的阴暗面。
本书分为五讲,包括古老的平衡、债与罪、债的故事、阴暗面、偿还,系统论述了从古至今债务在残缺的人性和不够坚强的道德理性面前扮演的角色,成为人类坚持塑造美好生活的帮手抑或深渊。
在中国,负债越来越成为一个剧本,一个终身计划,庞大的开销用于购置房产,巨额债务就是就是房贷,银行扮演债权人的角色,还清房贷则成为人生目标。
开一家房产中介公司、成为房地产开发商,过去三十年, 这是无数中国人暴富的秘密,它创造了大量就业和财富,也让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到这场「买到就是赚到」的狂欢中。运营一个房产自媒体,则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参与其中的曲线道路,「教你买房」已经成为显学,「城市战争」成为继「金融战争」后大众热爱的鸡汤文。
房贷,英文是 mortgage ,意思的「死的抵押」,「mort」是法语中的「死」,「gage」的意思是「抵押物」。房子是你的抵押物,它被用作担保物,但是房贷一旦被偿清(discharged),抵押物就是「死」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用法,因为刑满释放之人,我们常常会说他被「discharged」了。
如果按照三十年的房贷周期来计算,中国大部分贷款买房的人应该还处于还款周期的头几年吧。建议还清贷款的那一天,举办聚会,烧掉房贷文件,宣告自己被「释放」出来。
这么来看,负债更像是一个游戏,人生游戏,其最理想的结局就是「偿清房贷」。但是如果你不遵守游戏规则呢?你没有办法继续遵守规则呢?恐怕没那么容易中途离场。(据说深圳已经出现了不少房子断供,未经官方核实,不确定。)
说些更为实际的,这场资本和体制发起的人生游戏,我们几乎是不得不参加的,不过将其作为「人生计划」不免显得过于残酷了,明明还有那么多更加值得追求的事情。
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社交媒体与信息流正在对人类的自主意识进行有组织的打击,一种主体意识被削弱的公共人格逐渐形成。一种梦境、痴呆、醉酒、迷幻的幼童化混合状态弥散在公共空间之中,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着。不妨将之称其为「公共人格」或者「公共梦境」,而它正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行为产生故事,故事组成人生,这种被定义的「公共人生计划」似乎是可以逃脱。外部信息大可忽略,从集中注意力开始,专注于自己,自己的成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