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一天

七日書 - 書寫地方 - Day1 - 有水的地方

KJOH
·
·
IPFS
·
第一天 - 如果你明天就要離開你所在之處,你會再去一遍哪個地方?它有著怎樣的特別之處,讓它作為你告別此地的一個再訪之地?

問一個經常出差,時常離開的人不準。

週日還在娘家,收假就帶著孩子返回原本的住處,週一拎著行李又出差了。出差是一個選項,可我偏偏,總是在這選項裡面徘徊。說是跟我的人類圖的一個閘道口有關,我好像用這一些不必要的標籤定義著我不好意思婉拒的行為,我仍然一次又一次的出發,選擇撲向混亂又忙碌的高轉速迴圈,無法平靜。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會想要在離開前,去有水的地方發呆。

總是急匆匆地待過一個又一個地方,帶著任務抵達,完成以後,又輕飄飄的趕往下一個角色裡,只能在零碎時間裡,關注自己的內心,但卻在越來越多次的冥想失敗裡,體悟到自己越來越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副交感神經,才察覺到身體的抗議,終究還是領取了一枚無謂的勳章,在健檢報告裡滿是紅字的同儕中,我也同樣屬於用生命換得什麼不負使命的好孩子。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會想要在離開前,去有水的地方發呆,至少能洗去社畜身上的重擔。

那會是爭取到我一點me time的小小勝利,雖然那樣的時間不太多,我也朝著這樣的自私前進,而不是拼了老命為了滿足綜合期待的六邊形戰士。我到的每個城市裡除了有一座機場以外,也有一條河或一座湖,在上飛機前,我會想要去有水的地方發呆,就算不能發呆也想看一眼,平靜水面的倒影,搖曳晃動的水邊照映著不只是我的心還有藍天,好像又騰出了一個空間那樣安穩的滋養著什麼豐盛的深處世界,飽含著能量。有時候會有川流不息水聲,也許是海浪拍打聲,也許是湍急的溪水,各式地貌水文都是精彩的。

轉換了辦公室或是原有位置所要求自己必須得滿足的指標,我在這裡,只是我自己,一個中立的過客。

回顧著近期的幾次出差裡的我都有什麼機會可以獲得一個誠實面對內心機會。

比如這次去的杭州,更讓我無法中立回答此題,這裡是我一直想再回訪的地方,我怎麼樣都要去心中


念念不忘的蘇堤,在會議的空檔我打了車離開濱江,渡過錢塘江大橋,在人滿為患的景區前,跳下車,徒步走到過去曾走過的堤岸,但卻又像是首次來到此處般新鮮,的確多年不見,我早已無法辨認那一兩天的短暫停留裡,哪個花草樹木的記憶與另一次旅途的景色重疊再一起。循著記憶裡的走向湖中心,印象中,那些就要碰到湖面的樹梢,依舊與濕淋淋保持著距離。陽光明媚的春天,天氣已經熱到需要挽起薄襯衫的袖子,但水面吹來的涼意,究竟是掃除了心中的不安與燥熱。帶著這樣的滿足,我踩著點,在自己約定好的時間內,小跑步回到可以打車的路上,鑽出擁擠的人潮,跳回去原本的世界裡。

比如每次去的陸家嘴,在外灘看黃浦江切割開的新舊城區的不同人文風景,我曾經站在高樓向下望著寬闊的河面,居然也會變得渺小,看得出神忘記睡眠。比如住在香港每一處高樓的酒店房間裡眺望著繁華燈光映照出曾經有的輝煌,我也曾在某個濱海的港灣,吹著海風,聽著車子呼嘯而過,和並肩作戰的同事徹夜閒聊。比如前兩週忙裡偷閒,一路從San Jose直奔golden gate,所有奔流向太平洋的大水是夾帶著不服氣的海風,吹得站在高處觀賞壯麗的人發疼。

其實,靜下心,這也是我原有世界裡,也在獨特滋養著城市的河川溪水與湖泊,我辦公室後面的那座大排,總是有每座工廠剛好達成廢水排放標準的匯流而成的生化武器,於是每次上下班途中經過時,這裡的水已經過度超載,沒有能力運走我的負面能量。但我家清爽的河堤看著基隆河的奔向遙遠的出海口,就又是另一種生活的日常。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會想要在離開前,去有水的地方發呆,水是一面鏡子,是世上最有能量的事物之一,我身上有一個刺青,也就是用了類似的意象提醒自己,廣納百川,成為一片與世無爭的大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KJOH靠嘴巴吃飯,可是語言一旦說出來就會變成石頭,太重的無法承受會砸傷自己的腳。換個方式吧!文字躺在某個載體上面或許就輕多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 - 書寫地方 - 書後感

七日書 - 書寫地方 - Day7 - 每一次都只有一次機會的公園

七日書 - 書寫地方 - Day6 - 散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