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他X的口罩還有社交距離給我擺出來!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定者去制定相關因應的措施還有指導原則,建議給人民。
但因為我們有了之前傳染性疾病的經驗,如SARS,所以我們比更多國家還有這一個特殊但重要的參照。而至少我們確認,"接觸傳染"可能為最重要傳染途徑,再者是"飛沫",這也是目前引起問題討論的核心。
我們都會問,"如果可以,為何不?",放到這武漢肺炎來,同理可行,"如果我可以做到,為什麼不兩個都做?"。但我們來想想,從一開始農曆過年前後,這疫情的況狀如何的轉變?
首先,口罩很充足(就總存量能),再到口罩買不到(因為只管個人生死的超量囤積),到後來的口罩1.0(藥局參戰,但哀怨連連)開始管制口罩的限量以及限時購買,同時也緊急召喚國家口罩隊的增加生產量能,後來進化成了口罩2.0(照拂無法實體排隊的上班族等),到現在口罩3.0(超商插卡購買)可能即將上路,且量能已達近1300萬以上(可上看1500萬)。甚或,還他媽的帥氣展開防疫外交,一天所得口罩認真捐助(不像某國說捐其實是被買的噁心)。
到目前為止,從一個人怎樣在街上,找便利商店,找藥商(如康是美、屈臣氏),更遑論藥局,都買不到一片口罩(或一罐酒精);到受惠於口罩統籌徵召以及管制,至少一個人可以有七天2片;到目前從04/09起,可以有14天9片的quota。或許個人原本期待一天至少能夠有一片口罩給我(這就要有極大量的一天生產2300片的量能),到現在能夠有14天9片的期盼,我對於口罩這個政策的發展,感覺非常的循序漸進的可靠。
公共政策的產生,到面對緊急狀況的應對,在口罩這件事情上,反映的活靈活現。但,只有這樣嗎?沒有,在增加的產能同時,還有布口罩的推出(建議使用者可以套上,增加醫療用口罩的壽命)是嗎?還有經過公證背書的口罩乾鍋減毒方式(食藥署說可以,唐鳳也拍了做菜影片),不是嗎?就算是口罩不夠滿足個人微小的一天一片的願望,那這些方法應該也是可以幫上一點,不是嗎?
更不用說了,減少不必要的出門,減少到公共場所人潮混雜的地方等等,這些都加起來(你可以做到的),你還會要說"我不管,口罩就是不夠"嗎?拜託了,小淘氣。你應該知道,你這樣子草率的出門,所有的風險,都是你自己暴露的,所有的中標可能性,都是你自己攬來自己身上的。你怪誰呢?(一巴掌)
講回來這一篇的第二個主題,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確實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在台灣,應該沒有太多人把社交距離當作是一回事,甚或很多人就是要貼到(即使互不認識),都可以感覺到對方的呼吸了,也就只是"要不然你要怎樣的心態"。或許開玩笑地講一句,你再貼過來,我就把口罩拿下來,然後咳嗽打噴嚏,看你要不要說這是一回事了。
如果用正常的邏輯思考來想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會有任何違背或者是矛盾之處,因為你距離越遠,當然就你們兩個個體,如果有一個人帶病毒,自然病毒傳播的機率,落點到你身上,就少了些。但,你有相關徵狀(symptoms),你又不戴上口罩(就算不是確診,或確定不是新冠肺炎),然後你還要站近到少於30公分距離(1~1.5公尺真是令人安心的距離),此人除了犯賤之外,沒有其他的形容,這是犯罪了(垃圾無異)。
我相信很多人跳腳的原因是,你又要規定我了,你又要限制我的自由了,你要命令我維持一個人人身為中心,半徑為1公尺到1.5公尺的距離,你就是太過分了!我說,你真的行行好,你要死過去中國,掰了個掰。加入罰則,我認為這件事情就會引起更多人的緊戒和重視,但實際上的執行,確實需要考量如何不製造更多的衝突。
但我想,還是有很多狀況,可以來做調適,諸如:身為一個上班族,在身體狀況許可,且仍然要去公司上班(公司方面或許也有安排兩地辦公,或者是線上遠距辦公等措施),要上那萬惡的捷運,或者是公車等大眾交通運輸系統,你可以怎麼做?我猜你可以這樣做:或許提早出門,避開人潮;或許上你認為空間比較多,人潮距離不會是臉貼臉的,那一輛班車車廂;或者是真的不得不,但你還可以爭個面車牆思過的位置,就對著車廂牆面站好站滿;或許你可以自駕,共享經濟的電動機車GoShare, WeMo, iRent(但請你注意上車前的清潔);或許你更有幸的是,擁有自己的房車,房摩托車。
另外我想要補充,我相信這是一個最需要誠實的時刻,也就是說任何可以減菌滅菌的機會,請都讓我們確實做到。上一段講的是:個人;但商家呢?我知道商家哀天搶地,即使政府也陸續規劃出了幾階段的紓困振興方案(拜託請不要鼓勵實體的面對面的消費行為,謝謝不謝);但我想還是有些事情,商家們可以做到:首先,規劃還有公告,並且不吝惜地跟所有上門的顧客解釋,我們如何做到環境以及食物的(用餐前與用餐後)清潔還有消毒,不僅要說好說滿,更要做好做滿;其二,口罩還有社交距離的納入,請鼓勵還有建議店內用餐客人,非進食中,請戴上口罩,還有座位也隨內部配置,進行每桌距離的調整;其三,或許店內用餐的服務限縮,可以推廣"外帶",更甚者可以參加外食外送的服務商(如UberEat或者是FoodPanda等;但需要確認送餐服務還有過程,以及服務員的減毒和滅讀程序,也應該同樣要求)。請相信我,所有做生意的人,或許大部分都一定少賺,但是不是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可以賺更多,還有賠更少呢?
這一個疫病的時期,很多你我夢想生活中的優閒與享受時刻,或許你我都應該暫且放下,因為你我或許就是為了堅持只有我的生活不被打擾,而或許你我就會成為那個即便是喝一杯咖啡就中鏢,然後再把病毒帶回家感染你我小孩的那些個不幸者。就是因為人人都說不定,哪裡都可能沾菌,如果我們都要跟機率拚,可能真的拚不過天命(應該會有人發現這裡有許多押韻吧)。
但是,說了這麼多,你有許多的方法,許多的想像,許多的工具可以使用,但我並不認為你都必須要做到,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我都能夠做到:如果你有口罩,而你必須要出門去,就請戴上;如果你必須要出去到公共場所,你不得不,請自帶圓規,畫上你感覺舒適安全的以及別人感覺舒適安全的,社交距離(既然你要說社交,除了一個是你,另外一個就是其他所有人);如果你都可以做到,你又為什麼不做呢?
最後,千萬不要看到一個影就要開一個槍,這種人真的現在社會滿載中;但是你可以做到更多,他者們可以做到更多,這是一個集體向上的防疫隊形;相反的,你我如果整天想著,這我不要,那你不要,這什麼鬼,那什麼狗屎的,這集體向下的鬼系抗疫,就只等到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任何疫情嚴重的國家的,那些狀況在你生活上演。
我相信你我都不是這樣想的,因為你我都怕死,雖然生活把我們逼得慘不忍睹,但生存還是讓我們想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