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回顧2024年香港:收穫過的力量
2024年年末,看到媒體 almost.ch 做了一個清單,列出「世界各地的有什麼事,告訴你2024年仍帶來希望」。心動跟 tszning_fragment 做了一個香港版。(沒有能量再去翻譯成書面語,希望不懂粵語的讀者還可以猜到意思,哈哈)
發現以希望做主題唔太啱feel,改做記低各種得到力量嘅事。其實好多嘢都發生緊,但冇入到大眾嘅視野,或者好快俾壞消息冚過咗,覺得好唔抵,好想honour 好多仲努力緊嘅人。
(遲咗三個月啫哈哈)
(almost.ch 原post: www.instagram.com/p/...)
🗓一月
1.
藝發局暫停資助香港戲劇協會主辦的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指劇協偏離以往做法,無主動跟藝發局商討。劇協會長馮祿德就開了記者會反駁說法,發言完全係鏗鏘有力,好厲害的前輩。
「現在這樣停了我們的資助,不要緊,我們不會乞求。」
「得獎者發表感想,人家這麼難得、這麼有成就,說出自己的感想,甚麼都不做,明知道不會發達,甚至生活都有問題,都願意投身藝術,仍然無法供養父母,還要靠父母資助,一旦得獎,一點點安慰給自己的雙親, 說出這樣的感想,一個高調對人生的盼望,為甚麼係會踩線呢?」
「我們自己都有聲譽,我們自己都有尊嚴,不可以你喜歡說是就是,而你提出的理由不確立時,我們不認同,歷史要有紀錄。」
🗓二月
2.
「我想告訴你,我其實並不快樂」展覽,收集咗超過200個年輕人嘅心聲咭,了解佢哋有咩唔開心,2023年11月計劃啟動,24年2月發佈。
3.
「被淋尿/不明液體關注組」成立人Charlene,由受害者身份,到企出來成立關注組、做倡議,推動公眾關心性暴力議題,想畀掌聲佢。她收集到逾80個同類受害者的故事,一名加害者被判普通襲擊罪成判處 4 個月監禁,另一名加害者被判非禮罪成被罰$5000。Charlene仍有與其他人繼續做研究等行動。
🗓五月
4.
已故攝影師陳橋的女兒在父親離世後,透露父親被劉細良夫婦欺騙,在不知情不同意的情況下被出版了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結果好多人和團體(如:消失的檔案)都為事件追尋究底,仔細fact check,替陳橋申冤,也還他和女兒公道。雖然是不愉快的事件,但見到不少人支持追尋真相,都令人鼓舞。
🗓六月
5.
即使參與規劃愈來愈難,但仍有1510名市民就新田項目填申述表示反對,還有過百個市民站出來,抽身在平日出席城規會議,甚至開足43小時會,就只為10分鐘的申述,respectttt。(雖然新田個工程財委會一致通過)
🗓六月
6.
社區空間&團體土家踏入十周年
🗓七月
7.
何韻詩個音樂會遭干擾、停頓多次,警方拉上封鎖線,並抄下在場人士身份證,但音樂會最後完成,是她2020年起(?)第一次有公開地點舉辦完一場音樂會。
她說:「噚日有個高人講,其實阿Goo好耐冇見過光,原來見光好緊要,我哋喺見山度見光﹗」
8.
七一沒有遊行,但三個銀髮族仍到銅鑼灣東角道,舉牌、靜坐,他們加起來超過300歲。最老的100歲大黃伯,十年前已參與預演佔中,仍然堅持上街🥹
9.
張家朗再次成為世一! 張在巴黎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成功衞冕,成為香港史上首位贏得兩面金牌的運動員。
10.
記協主席鄭嘉如被解僱,但佢好淡定,好勁。
🗓八月
11.
面對北都的發展大計,多個民間組織(嘉道理、中大的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創新中心、本土研究社、WWF、長春社和觀鳥會)聯合籌劃了一個相當重磅的香港農地調查研究,也就政府的農業優先區建議提建議。葉子林在fb寫:「只是覺得,就算有無希望,都要按着自己的信念走下去。成敗不必去想太多。」
12.
16歲的「蝦皮」贏了Pokeman Go世界冠軍,勁勁子,回港時同大家講「有夢想不妨努力搏盡去追」。仲召喚咗黎青龍教授在背後支持佢的感人故事出嚟。
13.
程展緯的「自主勞動研究計劃」眾籌計劃,20萬𠽌一聲就達咗標~(7日!!)當中有很多是少於200元的小額捐款。
14.
渴喝逆市租咗成棟唐樓。
🗓九月
15.
陳淑莊宣佈在台灣開私房菜餐廳。
https://www.facebook.com/redcottontw
16.
試當真入圍台灣youtube界走鐘獎「最佳戲劇獎」及「最佳MV獎」
https://www.facebook.com/wavezinehk/posts/523617053767105/
17.
雨傘十年,鍾耀華受訪兼寫文,少有地分享近況,並寫了萬多字文章,指「這篇可能是我這麼多年來,寫得最自由暢快的,最享受的一篇——揮灑如雨,潛入自己內在幽微之處,又再昂步歸來」。
🗓十月
18.
《野草》電影團隊辦流動社區放映,首兩個月已辦了46多場放映。
19.
香港第一次發現到恐龍化石。再次提醒,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四億年歷史的地方啊。
🗓十一月
20.
鍾雪瑩憑黃修平執導的《看我今天怎麼說》首奪台灣金馬獎影后。當日還有即場手語傳譯。
鍾雪在台上說:
「我也曾經有不適應的時候,也有動彈不得的時候,也有身體不好狀況的時候,但我心中有一個有小光團引領著我,想把這個獎獻給所有在不適應之中、在灰暗之中、每天在眼淚之中或者在小小房間裡仰望天空的每一位,希望你們緊握心中的小光團、那個心動的時刻,因為它會一直引領著你,帶你到從來沒有想可以到的夢幻之地。」
21.
香港前記者陳卓斯及王紀堯執導的《顏色擷取樣本.mov》奪得台灣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短片,二人在台上哭成淚人,講了好感動的感謝辭,到了後台還一邊哭一邊對採訪嘅記者說:「我以前站在你們那邊呢」、「我們以前是做記者,還是做記者好」...
王紀堯說:「多謝新聞同政治,畀咗我有思辯的能力,多謝電影畀咗我有創作的空間。當一個地方,如果佢再無顏色,可能係黑白的,可能係清一色的,但或者我哋只需要好好保存過去顏色鮮明的記憶,我哋或者可以有一啲力量,撐到有光的盡頭,這是我們每個人創作和前進的動力!」
22.
三宗同性配偶權利的司法覆核案件折騰五年之後,終於終極勝訴。
2024年11月26日,公屋案、居屋案及遺產繼承權案獲判終極勝訴,終院五位法官一致裁定政府三案上訴失敗,保障了已在海外結婚的香港同性配偶在申請公共房屋及繼承配偶遺產時,享有與異性戀夫婦同等的權利。歷經居屋案與遺產繼承權案的案主吳翰林離世、公屋案的案主Nick Infinger出櫃,這三宗同性配偶權利案件折騰超過五年後,終於劃上句號。
🗓十二月
23.
夏思義的700頁新作《Villages and Market Towns in Hong Kong》,不足一個月賣晒,出版社宣佈加印,小癲。
已經11月13日獅墨 x 中大開始宣傳預售,中間獅墨推網上讀書會,Mill Milk明報兩個訪問,一場實體分享會,結果不足一個月就賣晒這本700頁的英文歷史書。
24.
見山書店在3月尾執咗但能量不減,ig和社群依然active到好似冇執到咁。12月尾,藍藍的天聯同多間本地出版社在見山辦了個跨年書展,很多人參與了這場另類風景。
主題類
1. 漫讀香港書店整理到2024年間,有19間開張或遷至新址的書店/有售書的文創空間,誇張。
2. 有7本關於地區書寫的新書出版:《再現梅窩:從香港離島農業社區史看鄉郊復育新未來,探索超越城鄉對立的地方營造》(3月)、《南涌講古》(3月)、《將軍澳,可以這麼說》(4月)、《銅鑼灣企鵝——散步遊記》(7月)、《見樹又見人:通往深水埗的城市森林》(7月)、寫大坑西邨的《屋宇平民誌——記大坑西新邨:香港最後的「私營廉租屋」》(7月)、《聽說長洲》(10月)
3. 有超過40間餐廳賣本地菜www.facebook.com/sha...
4. 社區空間有些有重要的新發展:三個搬落/開地舖:土家、有家、樂地,渴喝租埋成棟唐樓
5. 有個姨姨持續一人在街頭舉牌聲援巴勒斯坦。
#唔知下年仲有冇呢個清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