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身于当下——520无聊瞎想

Hokihaku
·
(修改过)
·
IPFS

如今身处国外,之前在国内经常用的音乐软件因为版权原因许多歌都听不了了。后来某天看到了个办法:你只需要点开这个软件中的一个交友功能,随便刷几个后退出就解决了。这个办法帮我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精神需求,但同时因为这个办法一般只能奏效几天,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点开那个交友界面。面对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人后,锁屏后的黑色界面上是一个头发比如今世界局势还复杂,胡子比现在民粹主义还顽固的男性。这种反差,尤其在5月20日,即网络情人节这天尤其明显。我自认为我是选择并且可以承受孤独的,但身上的某一部分会告诉我当下极度离群索居的生活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

帕斯卡说,人的特点:不独立存在,渴望独立存在,有各种需要。作为群体性动物,人类自从从海洋爬上陆地后无时无刻不在寻求群体。个体独木难支,在未知和凶险的世界中无法独立生存,而作为一个群体出现时,一些危险就能被降低。古典哲学更加强调”什么是什么”,而现代哲学则关注于“我该怎么做”。无论是对“世界的构成”,“国家的定义及其理想形式”的探讨,还是对“个人行为的正义”或“真善美”这些问题的研究。古典哲学更加倾向于探明世界的根基以及公共认知方面的疑惑。随着认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也渐渐不再像从前那样依赖群体,而是回归个体,试图弄清“我该怎么做”。这种转变的结果时时刻刻且非常明显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更加尊重个人选择,包括且不限于服饰、饮食、性取向、政治观点等。但同时,原子化社会,这个老生常谈的词,也越来越明显。

正如前文提到的,人既不独立存在,也渴望独立存在。这种矛盾在如今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更具体来说,在二战后,尤其冷战时期,世界各国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尤其强调民族和集体的重要性,无论是锡安主义,还是美国梦等带有强烈符号化的宏大叙事等,这些极其强调集体的力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脆弱性:企图通过创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利维坦的形象来对抗周遭。非常聪明且狡猾的是,一些国家和极权政府顺应人类的天性,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处于互相猜忌甚至敌对的原子化生产状态中。可以说借助恐惧和无时无刻的不安状态是这些政权维持秩序和存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正如阿伦特所说“恐惧只有那些互相隔离的人才能实施绝对统治”。最生动且切肤入骨的一个例子就是19年的疫情。无须多言,那段时间里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一些国家政府的行为太过透彻地诠释了这一点。而当国家的强制性被滥用时,人们发现个体的脆弱无法对抗如此庞大的国家机器,于是又会自发地形成团体:左邻右舍互相帮助,自发选举出“楼长”,甚至在某天晚上,因为一件办公用品,一群人走上了街头,呼吁失去的自由。虽然没有到形成成建制的社团和集体,但这些改变给予了人们在那些日子里的一些慰藉和信心。周濂在《正义的可能》中说,“击溃利维坦恐惧逻辑的秘诀非常简单也非常困难,就是在无所不能的国家和彻底原子化的个体之间打入一个楔子——自由的结社和结社的自由。”经济下行,对疾病的恐惧,无时无刻的不安感除了像政府希望的那样——人们依靠和寄托于强大的国家机器带来稳定,还更直接带来的是人们绝望后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当个体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时候,可能会爆发出可控程度的破坏性;当一群人都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时候,1789年的巴黎给出了答案。

回到交友软件上来,近些年来这些软件层出不穷。更广义来说,社交网络在现代社交生活中可以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越来越依靠互联网社交。阿伦特说“人们在言与行中展示自己的独特性,书写自己的故事,而言与行皆需要他人在场。”依然回到那句话:人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我们在他人身上寻找生命的意义。而网络社交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们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想要展示自己的哪些部分,想要隐藏哪些部分。面对面的交流则让人们有一个实体印象——基于例如样貌、衣着、行为等客观因素的判断。社交网络上的这种内容的可选择性和匿名性正是人们所着迷的,他们不需要在意那些物理世界里的范式,而是构建一个他们理想中的自己,一个他们想要的“他人”眼中的自己。同时他们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即所隐藏的信息被公开或构建的形象被揭穿的风险。人们又陷入对自己真实身份,即“掉马甲”的恐惧。公开IP属地,使用软件时需要实名认证等措施让人们越发觉得自己在互联网上裸奔。许多人批评互联网上的舆论狂欢,人们对于事件有种泄愤式热情。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正是互联网这个公共空间的特点,人们能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回应,他们感受到更强烈的“言论自由”和话语的力量。但很明显,人们在践行言论自由的权利前,并没有运用自己已经拥有的自由——思想自由。

说到现在,如今原子化社会给个体究竟带来了什么?除了强烈的不安感,可能最明显的就是孤独或冷漠。研究发现疫情后,有些人变得越来越难以进行社交。在疫情时的单一网络社交方式并没有缓解孤寂,反而加深了和社会以及他人的割裂。我很喜欢一个比喻,“社交网络之于社交,就像手淫之于性”。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性降低了交流成本,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交的贬值。交流和感情不再可信,出于生物本能,人们总会力求避免伤害和降低风险,与其成为PDF里的主人公,转发的聊天记录甚至是某天的热搜,不如冷漠地闭上双眼围着火焰跳舞。或者,选择在原子化的社会里独自抑郁。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okihaku常年学生,经常性影迷,大概率终生失败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八文字屋

陪我长大的所有生物

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