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職場學做人學做事 獨少這1件事 (附Notion模版)
時間管理是什麼? 一天完成 100 個任務嗎?
嘟嘟嘟… 平均 10 分鐘就會響一次的電話,在我正在趕一份下午的報告時,毫無意外的又響起單調又有點熱悉的電話鈴聲。
在辦公室中,我可以用 81.2167% 的機率,猜中這鈴聲是由哪一只話筒發出,這是一個無用又無奈的技能。
「Hello, 你好,我是 Oscar 。」
電話那頭傳來 300 號的聲音;「來我辦公室一下」「是的,總經理。」
300 號是老總的內線電話,接完電話後,將工作做個簡單的收尾,拿起筆記本起身離開我可愛又迷人的椅子,真心想要跟我的椅子談一場 8 小時都不分離的戀愛。
但總是有人想拆散我們肌膚相親、前胸後背的美好時光。
以上是否是你我常見的情況,無法專心工作、工作常常被中斷,加上被瓜分的時間讓工作被延宕或是品質下滑,最後被分類到「一般人」的類別。
最近「Friends Talking」的抱怨中,常見前幾名就也有「工作做不完,老闆不滿意」的問題。
這類問題我都會歸類到「職癌」問題,而不是「職涯」問題;也就是說這是公司長期的文化及工作環境問題,長久遺留下來的「病灶」。
主管以及公司,長期使用這樣的方法在「生存」,這是它們的生存之道;我們並不是醫生,不需要拿起手術刀試圖為病人開刀。
而你的真正應該面對的是「職涯問題」。
老闆解決公司的問題,你解決老闆交辦的問題。
職涯和時間管理的關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迷宮遊戲,過關的條件是什麼? 當然是「脫離」迷宮嘛,但如果你想這迷宮也太難走了,我決定要為未來的人都打一個洞,讓後面的人更容易通關。
立意良善,想法對但方法不對,最後可能你還沒完成這偉大的任務,就掛在迷宮之中;也許你早點到終點,途中記下每一個轉彎和陷阱,為後人留下一張過關地圖,才是最佳辦法。
說不定你還可以在市場上販賣它,成為人人稱羨的迷宮王。
職涯的時間管理就像是玩迷宮遊戲,我們常常有的 3 種迷失:
- 專注短期目標,乎略長期的職涯目標 ( 工作目的、工作優先順序 )
- 沒有及時記錄,不斷的走重復的路 ( 重工 )
- 花太多的時間在想,而不是做 ( 浪費時間 )

大叔的多數朋友以為時間的管理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完成最多工作,然後出去玩? 然後告訴我 …「 Work Hard , Play Hard 」「公司請這麼多人幹嘛,我一個打十個。」
還好我都聽聽而已,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時間管理」的話…
找到重要的事,做想做的事,當真正的自己。
曾看過一個故事,在西點軍校,他們會給學生 24 小時不睡覺都做不完的工作,為了要訓練他們「 怎麼安排人生的優先順序」,這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特別是在高壓、高強度的生存環境中做決定,就像是戰場中的軍士官或是醫院急診室的醫生,每一秒鐘的遲疑都可能是一個生命的犧牲。
所以時間管理大師不是將每個任務都完成,而是在適當的時間點,做出最適當的決定;知名的羅姓時間管理大師也是晚上才會出門幹大事啊。
時間管理的第一條黃金法則 - 只把時間投資在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每個都投資一點。
再說一個知名的故事 - 愛麗絲夢遊仙境;有一天愛麗絲和媽媽吵架,決定要和男友私奔。 在離家後的某個晚上,他們唱完歌後又到陽明山夜遊,在山上消耗太多體力,結果就在陽明山迷路了,當年還不像是現在有 Google Map 這麼方便。 沒想到男友怪她晚上還要亂跑,現在好了迷路了,都自找的,一氣之下就打電話給正宮長鵝,在原地等正宮從月亮下來接他回家。 愛麗絲只好自己離開,無法回家也不知道去哪的愛麗絲,走到一個十字交叉路口,在樹上看到一隻穿了長靴的貓,這是很稀奇的事情,於是決定過去問路,說不定這隻長靴貓會知道路。 「請問一下」「什麼事情啊!?」 「為什麼你沒有穿衣服?」「關你屁事!!!」 「沒有啦,我想現在在哪?」「你要去哪?」 「我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麼現在你在哪裡一點都不重要。」
時間管理的第二條黃金法則 - 如果你不知道目標,將時間投資在哪都不重要。

另一篇報導「辦東奧虧大了!學者估日本超支 400%、損失 300 億美元」,內容中提到「《紐約郵報》之前曾引用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表示,自 1960 年以來,每屆奧運會平均超支 172%,但這屆東京奧運將超支達到 400%。其中大部分將無法收回。」
超支 400 % 是什麼概念? 就像是你女友說要去買午餐,你拿了 1000 塊給她,然後回來只剩 500 塊,你很生氣的問她 「為什麼只剩 500 塊,妳買了什麼?」
「買便當啊」「便當頂多才 100 塊,剩下的 400 塊呢?」
「喔! 我拿去洗頭了! 你聞是不是香香的」
「真的超香,我女友好香」
有時候,超支的問題是自己養出來的… 😎
對預算沒有概念的人,一般都有同樣的問題,沒在在記帳;所以沒有記錄時間和對時間沒有概念的人,是無法管理好時間的。
時間管理的第三條黃金法則 - 想辦法將時間量化,並記錄下來。
在工作上,對於時間的管理來說,多數人想要的是「提昇效率的方法」、「快速完成工作的法方」,但大叔真心推薦先去釐清這兩件事情再來學習時間管理 -
- 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 如果只是賺錢,那完成老闆交付的工作才是工作的目的;如果你有更長遠的目標,在這份工作上最重要的就是培養鍛鍊未來挑戰會用上的技能,而不是糾結在工作的表現和環境有多惡劣。
- 如何專注在目標上? - 如果你真心渴望成功,你會發現在這個路上有超多的誘惑和阻礙,如何將心拉回到「幹大事」的路上,比你想像中重要,也就是時間很少,壓力很大之下,你還是要一步一步的向前進,而不是選擇放棄。
最後整理一下 -
- 公司的「職癌」不是你的問題,不知道「職涯」目標在哪就是你的問題。
- 量化時間,才能管理時間
- 工作不可能完美,以「職涯」目標為原則,走出自己的時間管理之路。
- 阻礙你幹大事的是「那些不是重要,但你又很想做的事。」
三個簡單好用的技巧
接下來,我們還是可以討論一下管理上的技巧和方法,第一個要推薦的就是大名鼎鼎的…
1️⃣ 量化時間我選用番茄鐘工作法 🍅

工作的時候,我一律開啟番茄鐘,幫忙我理解時間這個虛無的概念名詞,這樣我就可以大概抓出每份任務大概會我花幾個「單位」。
番茄鐘是每個單位為 25 分鐘,而中間休息 5 分鐘,現在多數的軟體都可以讓你控制修改時間,所以你也可以工作 50 分鐘休息 10 分鐘之類的。
但還是推薦你習慣使用 25-5 為一個單位。
2️⃣ 大事小事都是你的事 都寫下來
時間管理新手常有的問題之一,「我以為時間還夠」或是「我以為時間不多」,如果你提早完成工作,只能說是時間掌握的功力不足。
沒有在時間內完成工作的話,如果這是一份對公司很重要的報告,這不僅僅是公司對你的評價下降之外,還有可能讓客戶對公司的信任度下滑,這可是重大缺失。
那我們要怎麼培養對「時間」這麼難懂的控制力呢? 我覺得第一件可以做的事就是「寫下來」,配合上面的番茄鐘工作法 。
如果你對「未來工作」、「現在工作」和「已完成工作」都很清楚的話,又有把每個任務花費的時間單位記錄下來的話。
未來你要評估某個任務的排程時,就會更加的精準,未來老闆在詢問工作進度或是交辦工作時,你心中才有個底。
寫下來除了可以培養對時間的敏感度之外,第 2 個好處就是練習排列優先順序,別讓重要的事情分心,也不會忘掉一些現在不是太重要,但未來很重要的事情。
3️⃣ 用白噪音提高專注力
如果你已經學會量化時間 、排例任務的順序,接下來推薦你提高單位時間的「品質」,也就是專心一注的能力。
最容易的作法就是戴上「Helmfon 專注力頭盔」,如果你覺得太高調的話,那用耳機聽聽白噪音就是最好的方法。

白噪音的研究表示 - 「根據 2012 年美國消費者研究期刊其中一份報告顯示,人在某種程度的穩定噪音下,反而是最能發揮創意及其潛力。」( 連結 )
心得小結
今天我們不討論進階時間管理,像是「用好用滿」、「購買他人的時間」等,而今天想聊的是大多數人對「工作時間管理」的謬誤。
將朋友想討論「時間管理」的時候,通常是工作壓力大,或是工作過載,無法在時間內完成,所以要加班補上。
所以他們在思考怎樣可以「時間管理」,才能在時間內完成工作,然後不要加班,出去玩或是休息,但是但是…親愛的,在工作上當然沒有問題。
可是可是…真正的時間管理是體現在生活上啊!! 對於一般工作而言,你學會安排工作、掌握時間的能力,基本上在熟悉工作後,應該就可以得心應手。
但你會將時間管理用在「生活」上嗎? 再來分享我的時間管理辦法 With Notion.
大叔的 Notion 時間管理法
我們參考番茄鐘工作法 🍅 來設計我們的行動,最簡單的體現方式是什麼呢?
「課表」對,就是課表! 就像是在上課一樣的課表,唯一的差別就是課程上的內容,你需要自己安排。
用 Notion 來做看看吧…
Step1 做一個課表 ( 上午 )

Step2 將任務填上

Step3 將任務如期完成

等等 等等,這樣不就成了機器人了嗎? 只為完成任務的機器,說的太好了,讓我為你加上除了工作之外的事吧!!

送你一點家事上去,有沒有很開心!
坦白說,這才是真實時間的管理作法,將時間分割後,安排適當的任務,放不進去的怎麼辦,丟了吧!!
所以你才需要學習安排優先順序,生命有限,你的精力更有限,當大叔用這樣的方式為自己的生活做時間管理,一年過去了,大家有聽過娜娜嗎?
「年銷量是別人的10倍!超業娜娜靠四大時間管理術賣出8,800輛車」- Cheers
我怕還沒成為娜娜,就先 Sa Yo Na Na
西點軍校故事更多在…
更多菈喜的文章都在 減法生活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