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的自我教育:电影里的“死亡观”【言起教育】
死亡与性一样,是中国人的忌讳。我在学校受到的死亡教育是”热爱生命“,我在家庭受到的死亡教育是”避而不谈“。这样的教育之下,当死亡这件看似遥远的事真的逼近自己的时候,会有末日降临的突然。为何不能好好正视死亡和做些准备?我开始思考西方和日本电影里的“死亡观”。
是谁在最后的时刻陪在你身边?《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A man called Ove)
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失去妻子后企图自杀的老人”没死成“的故事。透过欧维的寻死行动,他回忆了平凡苦乐的一生,结束生命对他来说是一件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不料计划失败,他意外地与新搬来的邻居一家产生了微妙羁绊,在与他们的共处中继续了一段人生。
这部关于死亡的电影并不沉重,尽管它也道出了人生艰辛。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欧维终于不再执着于自杀的原因在于他与陌生的邻居建立起了关系,这种萍水相逢的关系并非人情世故,散发出自然和真诚。后来欧维心脏病发离世,邻居陪在他的身边。
中国人总认为临终前必须亲人陪伴才圆满,生拉硬扯出的责任常常缺乏发自内心的情感。道德绑架即使成功了,对方流露出的嫌弃和怨言,难道不会令要走的人内心更加孤独吗?其实,死亡是自己的事,不强求别人介入才会得到尊重,没有血缘的陌生人之间反而因为没有那份”被强迫的责任感“而拥有更多的温暖和轻松。
最完美的死亡《The Leisure Seeker》(人生无限露营车)
影片讲述一对老年夫妇的露营车之旅。癌症晚期的她带着失智严重的他逃离医院,开着露营车前往海明威的故乡。认真体验了生命最后一段旅程后,她吃下药片,开了煤气,与他最喜欢的作家海明威一样,通过自杀体面地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里,自杀是不光彩的,意味着对生命的逃避和不负责。为了不留下人生”污点”,忍耐着咽下最后一口气才是正确的范例。对于身患绝症的人来说,这样的生太过残忍,死亡反而是人道主义。不过安乐死的门槛太高,有需要的人大多可望而不可即,所以选择自杀。
盲目地放弃生命很可惜,理性地放弃生命值得尊重,死亡是一种选择,是生命的权利。
病痛无可医,旅行中死去,与爱人一起,也不失为一种很理想的死亡方式。
豁免所爱之人的痛苦才是爱《Amour》(爱慕)
电影真实呈现了中风者的生活。越来越不受控的身体,一点点失去的自理能力,她从优雅的音乐家变成了瘫痪的老太太。从竭力阻止意欲坠楼的她到亲手用枕头闷死她,他的变化源于与挚爱之人共同经历了漫长痛苦,源于对她的爱。
谋杀爱人这种极端行为是犯罪,但在这个故事背景下,它也直接了当地揭示出什么是爱。在医院的ICU室,有多少人带着呼吸机插着管维持生命,明知医疗失去意义,家人依旧舍不得放手。这样的爱是将自己无法承受之痛苦间接施与了所爱之人,也许深厚但也很自私。所以,急救的程度实在需要在健康之时就与家人讨论清楚,取得理解和共识。
这部法国电影漫长压抑,我至今没办法再看一遍,但一次足以印象深刻。
逝者与生者的连接《回我的家》(Going my home)
”死亡“是是枝裕和导演青睐的主题之一。这部电视剧相比他的电影算很冷门,娓娓道来的对生死对沟通的探讨意味深长。
爷爷意外生病,小学生萌江与爸爸来到故乡长野,为了帮助爷爷完成心愿,他们一起去长野的森林寻找传说里可以沟通生死的小小神明”库纳“。原来,萌江因为同班同学的突然去世一直闷闷不乐,”库纳“让她觉得可以找到与死者对话的办法。当然”库纳“没有找到,但一家人的关系变好,萌江也对同学感到释然了。
死亡将生者与死者阻隔,我们因此惧怕亲友的死亡,悲伤从此无法相见。其实,情感的沟通可以超越死亡而存在,在我们的记忆里,梦境里,他们还是会出现,生活的点点滴滴总有他们的痕迹。还会想起,也是一种沟通,他们也就不会远离。
当死亡来临时,已经准备好了《活出树木希林》
认识日本演员树木希林当然是从是枝裕和的电影开始,然而去年看完《人生果实》这部她担任旁白的电影,才知道她已离世。
这是她被宣布时日不多后,接受NHK跟拍一年的纪录片。没有因癌细胞的扩散而停止工作,自己开车上下班,克服冬天拍夏日外景的寒冷,配合拍摄延后的等待和熬夜,接送跟拍的导演回家。她平静地工作生活,一边感受着死亡的逼近,一边作为演员为世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会有很多身体的反应,如果要一一介意就没完没了了。”“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事件,每个人的大限都是定好了的,有时身边的人不能接受,想去延长生命。如果我的女儿这样,我会对她说,是你欲望太多了。”“我们觉得身体是自己的,其实是借来的,年轻时候任意使用它,现在到了要还回去的时候了。”“时候到了,我就带着那份骄傲,躲到边上去。”
树木希林的死亡观充满了道家和佛家哲学,死亡是人人都需经历的自然而然的事,无需介怀。她面对死亡的冷静和豁达让人震撼,让人醒悟,要活得足够尽兴和精彩,死时才会少点遗憾,多点从容。
关于死亡的好电影好剧集不计其数,这是我很喜欢的其中五部,探讨了与死亡有关的几个不同问题。也曾经历过至亲生病离世,这个过程孤独而无助。我们华人是很怕死的民族,怕到不能正视不愿讨论,从学校、家庭到社会都对死”敬而远之“。所以唯有自我教育,从电影中得到疗愈、启发和帮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