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知邊界遇上神秘學1-前言
近幾年以來,我發現談論「認知邊界」這個概念的文章開始多了起來,也許是因為體認到社會階級逐漸固化,人們藉由努力使自己向上一層階級流動的機會愈來愈少,因而產生焦慮、憤怒或無力的情緒。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以為,只要按照傳統觀念好好讀書、儘可能用高文憑、高工時換取高薪,就能實現從勞工階級轉換到中產階級的夢想。但這個觀念在近年來隨著資產價格及產業資金技術門檻愈發增高而備受挑戰,當普通人期待藉由工業時期標準教育形成的觀念來對付當今變化快速的潮流已遭遇困難,然而卻難以跨越既定認知而卡在高不成低不就的階段,使得「認知邊界」備受討論。
但我並不想延續「認知邊界」在個人世俗層面應如何突破的討論,反而對當前的靈性成長浪潮做某些相關的探討。當代延續自啟蒙運動、工業革命以來注重理性與物質,仰賴信仰或精神力量的程度下降,人們普遍重視世俗地位財富的積累,”迷信”科學,相對神權時代尚有出於傳統宗教利用無形力量”些許”制約人民的觀念行為,當代更加重視自我利益、輕視集體利益。以往我們遭遇困頓或不公義時可以用「來世」、「救贖」、「神的公義」……等論點來安頓自我身心,當代我們在世俗功績認可標準中卡在"好像快要跨越界線但尚未跨越"的時期愈久、也更加焦慮的時候,再度將焦點轉向靈性世界,專注的焦點不再只是傳統大型中心化宗教體系,而是包羅萬象的新時代運動。
維基百科中定義「新時代運動」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宗教及靈性的社會現象,起源於1970至80年西方的社會與宗教運動及靈性運動。新紀元運動所涉及的層面極廣,涵蓋了神秘學、替代療法,並吸收世界各個宗教的元素以及環境保護主義。它對於培養精神層面的事物採取了較為折衷且個人化的途徑,排拒主流的觀念。"有些人稱它是"舊思想的復興",在經歷長期基督教霸權的壓制下,被迫隱身的舊民宗教、信仰或術數紛紛重新冒出頭來。「神秘學」也是其中之一。
「神秘學」是一種概稱,相對於以事實和可以被測量的知識作為基礎的各種科學,神秘學正是無法以人類的五感觀測或邏輯推理得知的知識,也被稱為「隱藏的知識」。舉凡與個人命運相關的八字紫微、占星、魔法術數、各式卜卦、風水等,或與人類命運大走向相關的高次元存有通靈傳訊、死海古卷、翡翠石版銘文、易經等,都是神秘學的一部分。它的特色在於
1.無法用物質世界通行的法則被理解或運用 。
2.符合新時代運動的"去中心化"意義,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仰賴個人化的覺受和意義賦與。
大多數人受的是當代教育,當代教育都是以理解物質世界為基礎、有一套中心化的衡量標準,面對一個無法用邏輯腦推演論證、無法衡量自我所在處境的"神秘"領域,相當於自我「認知」碰上邏輯腦的『認知邊界』:如果無法靠理性腦來理解這套知識,那該用什麼呢?個人產生的感受和念頭足以解釋嗎?或是連「理解」、「解釋」都不必要了……
有如籠中鳥被放出到無垠的天空,有的人能自在飛翔,有的人則無所適從。
我把上面提到的兩個特色各視為一道光譜,第一道光譜「知識」的一端是「以五感可感知」,另一端是「無法以五感感知」;第二道光譜「衡量標準」的一端是「放諸四海皆準」,另一端是「完全無標準」。若一個人既有的認知系統屬於高度仰賴五官感知和標準化衡量,也就是所謂非常「科學」,在接觸神秘學之初難免感到迷茫和困惑,一方面想要找到一個尺度來計算自己當前的狀態,另一方面會力求感官經驗的可重複性。
相反地,若一個人的認知傾向偏向感覺派,感覺到一點什麼但說不出、無從描繪(否則也不會有「這只是一種感覺」這個萬用金句了),而感覺這種東西又非常個人化(畢竟沒有別人能夠替我們感覺),都不一定能表述清楚了,更無法度量,全由個人定義。這類群組在物質、科學至上的當代適應困難,進入神秘學的領域就像回到家一樣,那幽微難辨、界於可知與未知之間的魅惑足以讓他悠然自得地發揮本性。
愈是欲言又止、似真非真,愈是留下想像空間讓我們帶著個人欲望去填補及投射,於是有了許多社會現象,接下來會針對幾種狀況來說明我所見的神秘學現象。
To 張明薰:我的諾言,我做到了^_^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