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水坨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visionary fiction(1):葛丽思·李·勃格斯

水坨
·
美国华裔运动家+思想家,葛丽思·李·勃格斯 Grace Lee Boggs(1915-2018)

缘起

我从北卡罗来纳州的epilogue书店通过《涌现策略》了解到adrienne maree brown艾德丽安·玛丽·布朗。布朗是一位行动主义作家。我顺藤摸瓜在布朗的访谈里听说葛丽思·李·勃格斯。她说葛丽思·勃格斯是她的精神先祖、灵感来源或导师之一。

她介绍勃格斯是底特律的一位华裔美国行动主义者,她的理念和言论经常被运动工作圈内的人引用。我对伯格斯特别好奇,因为她是华人!我很想知道作为一个非黑人的华裔,她是如何融入底特律以黑人为主(可能还有一些白人?)的运动的。于是我去阅读了一些关于她生平和工作的介绍。

我想把我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来讨论这些历史、哲学、实践。我把这个系列叫“visionary fiction”,因为我在学习boggs、brown等人和他们的历史和哲学时,发现他们承载一个更大的母题。visionary fiction的意思是,想象未来,未来的日常和未来的哲学,但是不只是科学科技,而是人们的体验,所以结合了社会运动的痕迹。网上查不到合适的中文翻译。应该叫愿景幻想小说吗?

grace lee boggs (white hair) [https://caamedia.org/blog/2015/10/05/grace-lee-boggs-1915-2015/]

勃格斯的人生

在葛丽思·李·勃格斯的维基百科中提到,她出生于1915年的西雅图,父母都是来自广东台山的华人移民。她后来上了大学,并获得了政治哲学博士学位。有趣的是,文章和其他评论似乎都一致认为,勃格斯的"政治道路是由她对全球和历史变迁的研究引导的,这与她日常参与和观察基层人民的斗争是并行的。"仔细分析这点,她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学习(在大学、博士期间,在图书馆)来了解全球和历史变迁——令人惊讶的是,是通过哲学的视角,而不是明确的历史研究。但她研究的主题确实是变迁(详见下文关于她研究影响的部分)。她在研究的同时也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行动,比如参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反抗。同时也进行观察(大概还包括反思和记录)。她主要在芝加哥和底特律进行这些日常的基层观察和行动(详见下文关于她的政治组织活动)。

她的博士研究聚焦于乔治·赫伯特·米德,他是实用主义领域的哲学家。实用主义基于这样的前提:真理是依赖于行动主体及其在世界中的行动的,真理并不独立于行动主体和其在世界中的行动。其中还有一些我没有深入研究的背景,包括社会行为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但我认为,真理存在于行动而不是世界中的关键论点是,真理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即关于行动主体如何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利用某些东西来实现某些目标的信息。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相对主义,即多个"真理"可以共存。但基于我们应该关注某人的信念(甚至是基于经验的信念)如何与他们在生活条件下需要做的事情相关联。

题外话:我对米德的理论如何指导基层组织工作并没有清晰的理解。我想,如果我想理解这些哲学以及如何运用研究来指导和互动参与,我可能需要仔细阅读这些哲学原著。

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很难找到学术工作,最终在芝加哥当了图书馆员。她在那里工作了几年。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之外,她也参与当地的组织工作。她把卡尔·马克思的作品翻译成英语(从德语?),并且是几个左翼团体的成员,如工人党、社会主义工人党和托洛茨基主义运动。那时她关注租户权利。她对苏联的立场是负面的——他们称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为官僚集体主义,意思是生产资料属于工人,但剩余价值只在党的官僚/政治领导人之间分配,而不是分配给工人阶级。

后来她搬到纽约,成为那里左翼圈子的一员。但在一些分歧之后,她离开了托洛茨基主义者和她的亲密合作者。——当我读到这里时,我想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承受政治党派之间持续分裂的情感强度和冲突。当我跟我的朋友艾莉讲述这种感受时,她说根据她在纽约为原住民权利和土地归还运动组织集体工作的经验,这确实如此。她说,有人说,这是因为每个人参与运动工作都源于某种创伤。当你把带着不同深层创伤的人放在一个房间里,要求他们就什么是错误的以及如何解决达成共识时,这会激起很多情绪。因为你觉得这是一个如此巨大的问题,是影响到你的问题,而且很难解决,可能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但它又是如此紧迫地影响着你和其他人。而且你们都收入不高,因为你们做的事情不会带来利润。所以你们都很疲惫,还要努力维持住房、食物和安全。我想这就是你要参与社会运动时需要知道的。

伯格斯因1953年与黑人行动主义者和汽车工人詹姆斯·勃格斯结婚而闻名,之后搬到了底特律。他们一起从事运动组织、出版书籍等工作。但主要关注民权和黑权运动。当时的情况是底特律有很多汽车工厂工人,因为大公司都在那里。然后突然自动化来临,公司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公司离开了底特律。人们要么离开,要么留下但失业。

重新想象“工作”

勃格斯在离开左翼学术圈后主要从事社区行动主义。例如,在1992年(也就是她搬到底特律39年后),她发起了"底特律之夏"项目。背景是1980年代底特律正经历艰难的转型。1950年代时有200万人口,主要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工作。因为二战期间底特律是武器和汽车的工业中心。然后在一年之内,由于高科技自动化消除了对人工的需求,汽车工业的工人从200万减少到2000人(原来自动化减少人工劳动并不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才有的事!)总之在1980年代有很多暴力。越战退伍军人、可卡因和暴力。

市长想要发展赌场产业,因为没有工作,他认为这就是暴力的原因。那么如何从暴力中重建城市呢?

"我们如何重建、如何重新定义、如何重新激发我们的社区和彼此?"勃格斯和她的合作者们不依赖联邦政府来解决这些危机,因为他们是发动战争的人(甚至奥巴马,在阿富汗)。她觉得人们最根本的感受是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工作岗位消失了。但是否可能以新的方式工作呢?工作岗位是工业化的历史产物。如果有能扩展社区和人性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想效仿密西西比之夏项目,那是1964年为了让黑人投票而设立的项目。我不太明白这怎么会是青年项目?不管怎样,勃格斯说她受到马丁·路德·金的启发,他说我们需要有空间让年轻人改变自己和社会。这样他们就能成为领导者,在一个城市正在死亡的时候——因为缺乏工作,因为公司离开等等——塑造城市的未来。"后工业化"。

detroit summer

她让孩子们做的活动包括清扫街道、城市园艺、回收废物、改造废弃地、修缮房屋、教育和宣传,以及在被称为"城市荒芜"地区创作和协调公共艺术。所以,我猜这些都是普通人可以在周末做的事情,让城市更加食品安全、更加清洁、更有活力和乐趣。这是多代同堂的,因为年长的行动主义者和工人会来分享或参与。这是多种族的,因为孩子们通过相互交谈来架起鸿沟。我很喜欢这一点——多代、多年龄、多文化在一起。希望我未来的项目也能这样组成。勃格斯提到这些不是非人性化的工作,而更像是女性做的工作——她们工作是因为她们关心。我觉得有趣的是大多数都是体力劳动——比如处理消费者废物就像在园艺活动中处理消费主义,就像分解。艺术壁画项目应该让人对未来感觉更好更积极,这对我来说很有趣,因为我从来都不能完全理解艺术的力量。而且实际上这个运动,底特律之夏,一直延续下来——自行车集体和亚裔青年集体让它继续发展。

她写了一篇关于重新想象世界的文章。她说她之所以要重新想象,是因为当前的世界对她来说并不适用,所以我们可以创造改变来减少伤害。"因为我出生在华裔移民父母家庭,因为我生为女性——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个世界需要改变。"我想知道1915年身为华裔移民/第二代是什么感受。

接着谈到重新想象,她进一步讨论。例如"我们必须摒弃旧有的领导和跟随的观念,运用我们的想象力来创造新的方式。"这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让我很兴奋,因为它与我探索动物如何"领导"或做出群体决策有关。它们会投票吗?它们有等级制度吗?去中心化如何运作?情境权重如何发挥作用?我喜欢你可以通过说、做、思考、想象来改变——不仅仅是"做",因为言语能改变思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固守旧有的概念和类别。哲学——这是博格斯的第一生命,帮助思考和改变思维。这是对话式思考,批判式思考,在成长中思考以及创造新世界的能力。而且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创造新的世界。

一个华裔怎么在非裔运动里?

读完这些之后,我仍然很好奇,作为一个亚裔,她是如何与黑人运动建立联系的?于是我读了一篇来自亚裔美国青年活动家的反思,这些青年参加过博格斯晚年的客厅讲座。令我惊讶的是,她在1964年被提名参加密歇根自由现在党(一个其他成员都是非裔的党派)的竞选。怎么做到的?!部分原因是她并不孤单——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黑人-亚裔团结模式,非裔美国人的斗争和行动向其他人展示了他们也可以有可能性和实现的方式。而这种交叉性更早就开始了,我是说底特律还有其他种族也在为生存而战!在20世纪80年代,博格斯开始看到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共享这场运动。他们在帮助原住民群体保护他们的土地免受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侵害。我认为她之所以能够接触到与她非常不同的人——学术界之外的人,非亚裔——可能是因为她能够清晰地表达,也能够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她工作的逻辑是,当你和你的人民成为目标时,与其采取受害者心态和诉诸单一的应对系统,你也可以选择团结、互助、修复和正义。关于受害者替代方案的这部分让我很受启发,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像个受害者——我在美国和中国都有食物和住所,也没有遭受太多明显的种族歧视。但我认为可以为处境艰难的人提供帮助,而且同样的系统也影响着我们所有人。

但后来她也谈到了让她想要匿名化自己亚裔身份的斗争。例如,她是大学班上仅有的两个亚裔美国人之一(她是如何上大学的?)。而且可能因为她的种族和性别,她很难找到工作。我理解她为什么在只有她一个人的时候选择匿名。当有很多像她这样的人时,她感到更多祝福。更大的数字也影响着我。我看到还有其他有中国背景的人在组织。例如来自夏威夷的Norma Wong,她是客家人和夏威夷原住民。她是那里佛教寺庙的一员,我去过类似的地方。她给我很熟悉的感觉——莫纳克亚望远镜抗议、茂宜岛大火、岛上核试验的健康危害。我感觉我从她的视角看到了我可以在夏威夷参与和观察的方式。

最后,我被博格斯提到的"那些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失业和通货膨胀而士气低落的德国好人,追随希特勒走向大屠杀"这段话所触动。这种模式可能会重复。我认为这就是研究全球和历史中的转变的意义所在。要看到更大的图景,思考可能性和可能的行动。

参考

reappropriate.co/202...

www.reimaginerpe.org...

en.wikipedia.org/wik...

后记

终于用了1小时把之前的阅读笔记边看边写成完整的段落和我的感觉了!这次是用英文写,更丝滑。没有用AI编辑顺序和结果,更有掌控感。用了AI翻译,没检查,感觉应该ok。很有意思的是我花了几天在脑子里说“我想把boggs笔记整理成人话”。但是好像所有我开始觉得重要的事情都会变的更难。事实证明我对于“从大纲和笔记翻译成人话”这个任务从来都是准备好的,只是需要决定时间段和内容。这件事对我重要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对情绪和欲望更真诚也有更多理解他们、回应他们的方式。当我大量摄入相关理论和文章时我大脑放烟花但是很多prior probability low (跟我生活和问题没有强关系)的长距离(有多个同样好的选择, arbitrary)链接开始淹没我想锚定的有用链接。感觉有点晕车。描述事实和针对一个人一件事阐述我的理解和记忆给我收拾房间的满足感。现在我有一个独立单元放置grace boggs。

相关笔记

过去两年我还陆陆续续的从阅读、讨论和体验中找到很多相关的事情。比如 adrienne maree brown 写的"emergent strategy"是关于草根运动可以怎么从自然中的动物和其他现象学习如何组织和如何领导(过段时间我想尝试做个appendix版本)。在具体例子上,我想到去福罗里达生态站时听说的很多有趣故事,我想接下来几年继续去找跟动物和自然有知识的人听这些故事。在类比和词汇上,我在写毕业论文期间总是分心去读动物群体决策中,那些不同文化对于非人类如何“领导”,“民主”,“无知”的比喻(之前写了介绍)。类比方面我收集了一堆夏威夷神话里的变形、导航、共存故事,想有机会再回去问问更懂的人。关于夏威夷我最近越来越频繁的在回忆。对夏威夷一直有很多纠结情感。之前梳理成文字的部分有火山望远镜抗议、在夏威夷生活时对于melting pot的体感。也许我这种概念上的接触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当时对我来说更复杂?不知道,但是我大概率会重返。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