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野兽爱智慧》
陈寿文 陈寿文 2017-10-01
撰文:陈寿文
这是心灵自由30天写作群第三期的第二十一篇作业。
Time To Say Goodbye Sarah Brightman;Andrea Bocelli - Harmony - The Offlciat ATHENS 2004 Olymoics Games Classical Album
2007年因胡因梦的自传《不可思议的生命》及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邂逅了超个人心理学,初见惊为天人,便开始寻觅相关著作。内地学人关于超个人心理学的著作甚少,找来找去就找到这么几本,且印量不多。1 任亚辉和杨广学著:《超个人心理治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一版,2006年1月二次,4,001-6,000册,26.80元)2杨韶刚著:《超个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一版一次,6,000册,16元)3.郭永玉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月,2000册,20元)
相比而言,郭永玉的这本印量最少,出版最早,但最为优秀,只因他写作的首要原则是忠实于文献,尽可能客观地呈现超个人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尽可能言之有据。他认为尽管是言他人之所言,但对于这一类研究,这样做比自己经常站出来发议论更有学术价值。该专著曾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2003)。
确实,读过此书,会发现该书甚多地引用了罗杰•沃什主编的《超越自我之道》一书,郭是诚实的人。可惜2002年出版时,总共才印了2000册,否则也许超个人心理学能提早在内地登场亮相。我手头的这本是2009年12月从任月同学处借得。据月月说是程东金帮忙在万圣书园买到的。初翻了一下,要比杨韶刚的《超个人心理学》写的有趣。入门普及书最要紧的还是激发读者的兴趣,对之产生更深入的探究愿望。
八年过去了,内地已经出版了威尔伯的几本著作及杰克•康菲尔德的两本著作,但目前还是没有对出版过超个人心理学教科书式的著作,故而郭永玉的这本著作还是可以再读的。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1976)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当年人本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就将行为主义视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为第二势力,人本主义为第三势力。随着人本心理学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人本心理学的领袖人物,包括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苏蒂奇等人经常讨论超越人本主义的问题,他们越来越不满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意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他们开始酝酿一种关注这一领域的心理学,自称这种心理学为第四势力心理学,或超个人心理学。
李安德(1997)认为,超个人心理学有以下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归纳起来,超个人的基本假设主要有如下几点:
1. 人的本性主要是灵性的。超个人心理学家坚信,只有将现代心理学和世界灵性传统关于人性的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性模型。我们在本性上既是心理的(psychological),又是灵性的(spiritual),但在超个人观点看来,灵性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灵性为自我(self)提供支撑性的架构。
灵性探索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当事人生命的中心。大多数宗教的传统神秘家也指出,人类存在的最深层动机是灵性的探索。心理学已经关注到动机的层次:生存需要、性与攻击、整合感的需要、亲密关系、形成一种内聚的自我(cohensive self)、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实现自我的潜能。但在超个人心理学看来,自我实现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灵性的探索。这样动机发展的历程就是从低级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达到灵性的或超越的境界。当然超越的境界又是无止境的。
2. 意识是多维的。超个人心理学倡导研究意识的不同状态。在传统心理学中,意识的变异状态不是被看成病理学的枝节问题(例如神秘结合被视为假性精神分裂症),就是被当作简单的白日梦而遭到忽视。用致幻剂改变意识的研究、非药物技术的运用(如通过静修等途径导致意识状态的改变),以及关于世界宗教的研究等等,都证明大多数人通常状态下的意识只不过是表面的。神秘体验常常将一个人送到一种扩展的意识状态,从而显示出通常状态下的意识的局限性。
3. 人的内在生命是智慧之源。几千年来宗教传统都宣称我们的本性是巨大的智慧之源,我们能够而且应该寻求内在的真正的智慧。弗洛伊德将潜意识看成是盲目而混乱的欲望之仓库,荣格则认为潜意识深处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超个人心理学发展了荣格的思想,更明确地指出为了获得更大的心理整合,必须进入内在智慧,进入自我或有机体智慧之源。这种内在智慧就是生命深处的精神本体。因此,我们的自我(self)往往是一些生命的表象,并非生命的真相。必须沉静下来,不断地向内寻求,才能发现真我之所在。
4. 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行为、欢乐和悲伤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有意义的,它们不是任意的、无意义的事件。超个人心理学使我们用更开阔、更积极的眼光看待生命。严格的存在主义立场认为健康是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创造意义的结果,与此相对照,超个人的观点认为健康是我们揭开生命固有的意义的结果。超个人的观点看到人一方面要不断发现深层意义,同时又试图不断地建构和解释这种深层意义。发现生命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这与Victor Frankl(1905-1997)的如下观察相一致:一个人可以应付任何事,只要它是有意义的,无论它多么可怕。生活的创伤和悲剧往往提供了进入精神世界的动力。在黑暗中,心灵最痛苦之处可能会出现一抹补偿的光芒,一种安慰、康复和新的成长可能由此开始。
5. 灵修之路是多样的。在灵性探索中,对治疗家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一切灵修之路。教条地执著于任何一种特殊的灵修(spiritual practice)之路对超个人实践来讲都是十分局限的。如果需要遵循某种教条的话,那就是不要遵循教条。通往神圣的道路不是单一的。既然灵修之路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具有渊博的知识并且尊重所有不同的道路(包括无神论)是至关重要的。整合世界各种文化传统的宗教、哲学及其践行的知识并将其纳入现代心理学的架构就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使命。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16:39初稿于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2017年2月21日周二,22:37修订于北京野兽爱智慧居
超个人心理学在国外和在中国
作者:郭永玉
来源:《精神的追寻》
前 言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学派,它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它是从人本心理学中派生出来的。但它一开始,就自称是心理学中自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之后的第四势力(the Fourth Force)。30多年来,超个人心理学在西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国也得到传播和初步的研究。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超个人心理学在国外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状况。
超个人心理学在国外
最早使用“超个人”一词的是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他在1905年的一篇演讲提纲中,构造了“超个人”这个词。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曾经将集体潜意识也称为超个人潜意识,他在德文中使用“超个人”(ueberpersonlich)一词是1917年,1920年荣格著作的英文译者使用了对应的英文词。但作为一个学派的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的,它是人本心理学运动发展的结果。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 1907—1976)在《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Sutich, 1968)当年人本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就将行为主义视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心理分析为第二势力,自称人本主义为第三势力。随着人本心理学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人本心理学的领袖人物,包括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和苏蒂奇等人经常讨论超越人本主义的问题,他们越来越不满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意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他们开始酝酿一种关注这一领域的心理学,即第四势力心理学,或超个人心理学。苏蒂奇的宣布,就是这一酝酿过程的结果。他们还创建了超个人心理学会(Association for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ATP)。第二年(1969年)6月《超个人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JTP)创刊号在美国加州问世。
在以后的年代里,许多超个人取向的机构相继建立。1973年格罗夫(Stanislav Grof)创建国际超个人学会(International Transpersonal Association,ITA),1975年Robert Frager组建加州超个人心理学研究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1986年改为超个人心理学研究院(ITP)。还有一些机构,如加州整体研究院(California Institute for Integral Studies,CIIS)等。
自创建至今,超个人心理学得到稳步发展,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研究生教育机构能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检索《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使用过“超个人”一词的文章篇数,1970年3篇,1975年6篇,1980年11篇,1985年21篇,以后每年都在20篇左右。检索《学位论文摘要》(Dissertation Abstracts),使用过“超个人”的文章篇数,1973年2篇,1975年1篇,1980年10篇,1985年13篇,1990年16篇,以后每年大体维持这个数字。截止到2000年4月3日,在权威的检索工具WebSPIRS上,检索“transpersonal”可以查到1576种文献,如果检索标题中包含“transpersonal”的文献,可以查到551种。
超个人心理学会(ATP)的会员也是逐年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都保持在3000人左右。1992年国际超个人学会(ITA)在布拉格开会,会议计划的2000人的位置全部被占满,另外还有好几百人在候补代表的名单上。参加会议的人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大约40个国家。
超个人取向被专业领域或学术界接受的一个重要事件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DSM-IV)在1994年将“心理宗教”(psychoreligious)和“心理精神”(psychospiritual)问题收入其中。另一方面,超个人心理学家几次申请美国心理学会(APA)设立一个正式的有关超个人问题的分会,都遭到拒绝。但自1992年以来,APA的第32分会(人本心理学)的活动就一直将超个人心理学包含在内。
公众对超个人经验与发展的兴趣与日俱增,有关这方面的出版物在不断增长。1980年和1981年的调查显示,有10%~17%的美国人积极从事过超个人的实践,这些人大多受过好的教育,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居住在东西海岸的发达地区(Scotton,et al,1996, p.14)。1994年11月28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58%的美国人感受到体验精神成长的需要。这种趋势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更高的要求,即健康不仅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几个层面上免于疾病和困扰,而且需要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包括将个体的生命与一个更大的有意义的目标相联系。这就意味着通行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需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精神这样一种新的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spiritual model)。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公众有70%~80%的人对现行的医学模式不是很满意。这些现象显示出超个人研究的必要性(Scotton,et al,1996, p.5)。
有人说超个人心理学的专业人员和群众基础主要在加州,而加州是美国主要的科学中心,有比别的州更多的诺贝尔奖金得主和国家科学院院士。一个意味深长的巧合是,《超个人心理学杂志》诞生于1969年,正是在这一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这种巧合象征着科学使人类同时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向内进入超个人的空间,向外进入太空世界。超个人心理学将注重实际的科学与注重超越的精神整合起来,被认为可能会对美国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Scotton,et al,1996,p.5)。
超个人心理学在中国
在中国大陆,超个人心理学的传播始于1987年马斯洛的两本主要著作《存在心理学探索》和《人性能达的境界》中文译本的出版。在《存在心理学探索》第二版前言中,马斯洛写道:
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为“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或超人本心理学做准备,这种心理学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它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马斯洛,1968/1987,p.6)
《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包含马斯洛晚年发表在《超个人心理学杂志》上的两篇重要文章:《超越的种种含义》和《Z理论》。该书中还有一篇《对〈宗教、价值和高峰体验〉一书的评论》,马斯洛在文章结尾处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参阅《超个人心理学杂志》(马斯洛,1972/1987,p.345)。
1989年林方出版《心灵的困惑与自救》,其中第13章为《超个人心理学》,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科学与东方智慧的结合,对人的理解,意识谱,意识训练——超越沉思,超个人心理治疗,超越自我的人。后来作者又为《现代科学的哲学争论》(孙小礼,1995)一书撰写一章,介绍超个人心理学,并在《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潘菽,1998)一书中介绍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1895年葛鲁嘉在《心理文化论要》中论及超个人心理学试图将西方科学心理学与东方传统智慧结合起来的尝试。彭运石(1999)在一本研究马斯洛的著作中,强调了马斯洛晚年的超个人心理学思想及相关的背景和活动。杨鑫辉主编的《心理学通史》(2000)中《超个人心理学》一章由杨韶刚撰写,包括如下4节:超个人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及特点,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转换的意识状态、维尔伯的意识谱理论、关于沉思的研究、超个人心理治疗、自我超越与宗教),对超个人心理学的评价。
在台湾,美籍华人李绍琨教授于1978年先后在台湾大学等台湾高校介绍超个人心理学,其中两次演讲的题目是:《科学心理学与精神心理学》、《精神心理学与精神治疗》(李绍NB125,1993,pp.25~70),这可能是超个人心理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他还在1998年编辑出版了《精神学研究》。他通常将超个人心理学称为“精神学”或“精神心理学”。执教于台湾的李安德(1994)著《超个人心理学》是第一本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本中文的以“超个人心理学”为书名的专著。该书注重心理学范式(paradigm,又译典范)的演变,包括如下10章:科学中的范式,弗洛伊德的范式,行为主义的范式,心理学中的还原论,人本心理学的范式,人本心理学与自由问题,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追寻真我,人的灵性层次,从小我归向大我。从以上目录不难看出,该著作重在讲超个人心理学的来历或形成,而对超个人心理学本身的介绍和研究则所用篇幅较少,而且所用文献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的。近年来,李安德还主持翻译了一些有关超个人心理学的著作,包括维尔伯(Kan Wilber)的《并无界限》(1981/1996)[1],费若奇(Piero Ferrucci)的《高峰经验》(1990/1997)等。车文博(1998)在台湾出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书中设有专章评介超个人心理学。
([1] No`Boundary,中译本为《事事本无碍》。)
本书的缘起和主要内容
1998年8月,我应超个人心理学研究所(ITP)的邀请,赴美访学。我参加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旁听了一些课程,特别是利用ITP图书馆的馆藏书刊、光盘资源和网络资源广泛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超个人心理学的文献,并经管理人员许可,复印和下载了许多相关文献,还买到一些重要著作。一年后我回国,全力投入到博士论文的写作中,经过八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写出14万字的学位论文,并于2000年5月顺利通过答辩。本书就是在这篇论文基础上修改并充实而成的。
本书旨在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重要的第一手文献特别是新近的文献为根据,揭示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追溯其诞生的背景和学术渊源,介绍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应用模型,及超个人心理学所引起的一些争论,最后是我个人对超个人心理学的贡献所作的初步探讨,期望能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选自:郭永玉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