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寫進內在最幽暗的渴望與哀愁,在無盡的深淵中我們盼望《前往天堂樂園》
作者柳原漢雅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最初僅僅憑藉著書介紹到的關鍵字「涵蓋三世紀、美國經驗、權勢種族、家族財富等」開始閱讀起,誤以為故事將環繞著磅礡、跨度極廣的歷史,也將帶入更多的政治環境因素等,好比台劇一把青那樣,利用真實歷史背景下的鋪墊去寫出人物之間的美麗與哀愁。可能精彩但或許不免有些過於嚴肅的部分。
然而,隨著故事的展開,才發現這本書遠遠不僅如此。
曾經短暫任職過編劇,做過文案相關工作的我,在經歷許多小說、戲劇,甚至研究各種故事寫作技巧洗禮的我,總不免在觀看一個故事時無意識地預判作者會做出怎麼樣的鋪陳。
尤其是如何讓三個故事串聯交錯來符合這一本書的命題,也就是書名《前往天堂樂園》。
這部字數與頁數龐大到區分上下集,三部故事的《前往天堂樂園》,展現出來的寫作技巧跟鋪陳令人驚豔、並嘆為觀止。
故事中多次使用了信件往來去補述或對照來深化故事,很多別的作者也很常使用類似的方式,但常常會落於空洞或僅僅是某個立場調換的心境陳述。然而《前往天堂樂園》的每封信卻彷彿又長出了另一個新生命,能夠獨立成章。
第二卷中那封來自父親的信,所帶出的真摯情感,以及對自我的無力感,讓我數次感到揪心難受到無法閱讀下去,但那些信件卻也總在模糊間似有若無的呼應著故事一開始的主角。
只是,那些信,不見得都能得到回應。
正如這三卷可獨立成篇的故事結尾,身為讀者的我,在看過每篇故事後,竟也產生了某種渴望,期盼還能得到一點關於這些人物們結局的回應。
▌ 層層堆疊,將讀者帶往故事的深層漩渦之中
閱讀《前往天堂樂園》過程中,隨著越來越多線索揭露,更多關於角色的背景浮出,總讓我數次頻頻往前翻看,忍不住回頭看回更早之前主角的行為去理解。
即使是這樣拋丟出更多的故事碎片,卻因為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始終完全沒有中斷的拼湊感。極度流暢的說完一篇動人又精彩繁複瑰麗的故事,僅僅留下讀者滿懷的叩問與期盼。
從第一卷故事結束開始,眼看著第二卷重複的人名再次登場,一種魔幻驚奇的感受油然而生。
是輪迴?是重生?
是再一次機會?
是作者(如創世主般)給予我們(主角)得以修復一切沒能圓滿的恩典?
那些角色有著相似的特質卻又截然不同的際遇,在前卷故事中累積寄託的情感跟想像,又躍然重生的出現在眼前,那些帶著遺憾無法圓滿的,結尾丟下的伏筆與心中未解之謎,渴望在進入另一個故事時,透過嶄新的篇章去獲得救贖。
讀者同時也被作者置身如主角般無路可逃,深邃幽暗的境地之中。
盼望著下一個故事會是一個解答、一個我們心中的「天堂樂園」、happy ending 那般,來得以慰藉那滿腹的無力感,極欲衝破束縛的絕望。
不只一次,我同感著角色,渴望著屬於主角的自由、愛、幸福,純然的喜悅,又或者只是解脫終將出現。
然而,我卻再一次的錯判情勢,彷彿掉進作者精心編織出的網中,從此再也無法逃出。
重新活過一次,我們就能擺脫那些外加的束縛與掙扎嗎?
重新活過一次,我們就能找到自己抗爭的究竟是什麼嗎?
重新活過一次,我們就能真正的自由嗎?
▌ 在各種外在條件的框架限制中,我們還能怎麼自由?
故事中的每個主角,彷彿如同真實人生的我們般,總是像在尋找什麼,但卻又無法真正地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
想追求幸福跟自由,卻又好像不知道該如何真正獲得幸福跟自由,於是陷入一種困獸之鬥般的掙扎,看似徒勞無功,又像存有一絲希望。
作者柳原漢雅相當會利用背景設定,來達到人物中巨大的內心衝突。如同故事中,那些親情與愛情既帶來深邃的情感寄託,卻同時帶來羈絆,往往像一體兩面般:溫暖的歸屬?還是束縛?這樣的生世是一種祝福?還是詛咒?
三段故事依靠著特殊時代與家庭的背景設定,產生了一種宿命般的限制。即使《前往天堂樂園》是發生在美國-夏威夷,而時空又擴及到看似毫不相干的遙遠未來。人物們要不是家族具有顯赫的王族、貴族,要不也是屬於這個世界上菁英的一群,彷彿與身處在台灣的小人物我們毫不相干。
但卻又因著我們自身的政治環境,以及傳統華人各種道德束縛、競爭比較,加上也才剛經歷過一場疫情,卻也能深深地與故事角色產生出一種奇異的共鳴。
回過頭來叩問:天堂樂園究竟存不存在?
而故事中人物自認為的天堂樂園又是否真的就能滿足他們一值以來的追尋,這一切在書中猶未能解。
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這一生對人生最大的叩問。
幸福,是什麼?究竟在哪裡?又該怎麼獲得?
作者以一種開放式的結尾,彷彿也和讀者、人物做一場叩問般,並沒有做出他個人的詮釋,留待我們自身去尋覓。
但關於幸福的解答,總不免想推薦《靈魂急轉彎》,我們每個人彷彿都在尋找生命的火花,最後,卻會發現火花竟在片刻的生活裡。
正如小時候看過的童話故事《青鳥》般,無數的故事也早已揭示這一點,渴望的一切早就已經蘊藏在生活之中,只是我們恍若未聞般,從未真正睜開雙眼看見。因為我們總是活在追尋,而非當下。
波波&娜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