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信到廣播電台|讀張曼娟《當我提筆寫下你》|科技編輯日常05
疫情狀況每日更新,人人帶上口罩,捷運上看不見別人的表情,遇見熟識的人也只能大力抬起臉部肌肉,試圖用眼睛微笑。
疫情減少出門、社交隔層口罩,工作上與人接觸的採訪、活動都改成線上會議或果斷延期,手機裡累積了各式會議APP,看受訪者慣用哪一個軟體就下載哪一個。心裡悶著不易抒發,總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好遠,顯得冬天更冷。於是在廣播裡找尋交流與聊天的氛圍,回覆信件的廣播節目馬克信箱就是鍾愛的頻道之一。節目裡面有其他聽眾的生活,也有主持人的回應,作為一個聽眾就能感受到他人的心情與生活節奏,舒緩一日的緊繃壓抑,也想寄一封信過去,但想著想著都不了了之。
直到新買的二手書送到,是張曼娟的《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 ,書中提到寫字跟手寫信的種種經驗,作家的口氣溫婉,娓娓道來幼時學習寫字、長大後殷殷期盼戀人來信的記憶。閱讀時光彷彿倒流至人人手寫信件的年代,書寫與等待的過程皆緩慢,卻異常溫暖。書頁印刷以電腦打字與手寫文字穿插,像極閱讀遠方好友寄來的信件。
大概10歲開始漸漸養成寫日記與寫信的習慣,一開始通信的對象是住在不同城市的堂姊,往來的信封裡面時不時夾帶一些我們喜愛的貼紙或卡片。14歲跟好友y寫大量的交換日記、17歲跟只見過一次面的海外朋友寫了兩三年的信,期間甚至交換了一本各自喜愛的書。
頻繁書寫的時光,我們細心記下彼此的字跡,構成對於某人的其中一個印象。收到新寄的信,迫不及待拆開、忍不住猜想對方書寫當下的心情,是平靜、急躁抑或欣喜。18歲以後寫信和通信的對象越來越少,轉為迷戀明信片,認為在陌生地方為遠方朋友寄送一張明信片即是最好的旅程分享。收到朋友的明信片,把一張張旅途的當下掛在牆上。
通訊軟體方便即時,但是這一陣子倍感社交疏離,需要更有溫度的聯繫。下定決心翻出信紙信封,久違的寫一封信,收件人是廣播電台的馬克信箱。希望當信被讀出來的時候,疫情已經過去。
「我們和某人相識後,和他吃過幾次飯,
聊過長長的電話,併肩久久的散著步,卻還沒見過他的字。
心裡有小小的搔抓,啊,好想知道他的字長什麼樣子呀。
直到某一天,突然接到他的信。
拆開來讀,有時候是小小的悵然,有時是大大的驚喜。
原來,這就是他的字。」
張曼娟《當我提筆寫下你:你就來到我面前》
全文同步發表在Medium 科技編輯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