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Nomadland《浪跡天地》但願路上曾相遇
Nomadland(2020) Directed by: Chloé Zhao
和友人看這齣Nomadland,事前Trailer也沒有看,只知道導演趙婷是第一位女華裔奪得Oscar Best Director,女主角Frances McDormand是Three Billboard復仇的母親。
映後朋友說電影比較悶,的確,如習慣於商業電影的快節奏,Nomadland並不可口,因其劇情起伏平緩,沒有聲色犬馬的畫面,欠缺乖張暴戾的角色。因為曾讀過台灣新電影,忍受過蔡明亮的長鏡頭,我的感受與友人相差甚遠。
故事發生於2011年的冬天,女主角Fern丈夫已逝,所住的小鎮Empire被政府遺棄。由於石膏板的需求減少,美國石膏公司關閉鎮內已經建成88年的工廠,隨後郵政編碼89405也被取消,鎮上居民為生活糊口奔往其他地方。她的愛人沒有了,家沒有了,小鎮也不復存在,她成為Nomad,以車為家。
電影可以無止盡的分析,我只講幾點感受較大的。
- 對資本主義的省思
勞動階層在資本社會下淪為horseman,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工作數十年後養老金仍不足應付退休生活,到了六七十歲還須工作,被剝削到喪失工作能力的一刻則被棄如敝屐。為人津津樂道的American dream,歌舞昇平的Lalaland底下還有一片Nomadland不被看見。
Nomadland是nomads對成為勞動齒輪的抵抗。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分享技能漂物交換,煙酒作樂圍爐取暖,人們平等而和諧。貌似聖誕老人的領袖人物Bob慷慨陳詞,說明他們在實現理想,荒夜沙漠此刻也如天堂。只是快樂的短聚後,眾人還是要回到現實繼續做短期工,在合約完結前找到下一個可供過夜的泊車點。批判資本主義的電影不少,但導演的野心不止於此,不作純粹的控訴,電影中的Nomads並非全然待宰的兔,他們有主體的意識。雖說成為Nomads一半是為勢作逼,一半卻是出於個體對生活方式的探索,思考後的選擇。雖然贏不過萬惡的資本社會,但也沒有輸掉自己。
- 人生寂寞的本質
公路電影就是寂寞的代名詞。無邊際的公路,無盡頭的大漠,只能孤身上路。路也是人生的意象,兩種意義的路上,女主角以及所有的Nomad都是寂寞的,他們不是喪伴患病,就是與家人關係薄弱,堪稱社會缺乏stakes的loser。因此雖然聚到一起,享受著片刻的短暫溫馨,但從相遇一刻開始便知道離別在所必行。Bob在台上侃侃而談,講述兒子自殺時的他又顯得那麼落寞衰老。他說因為每次離開後總會再在別處遇上先前遇過的人,所以每次只是暫別,終會重逢,沒有final foodbye,是故他喜歡這片nomadland。這讓我想起一代宗師那句,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女主角一直在路上,拒絕姐姐以及對她有好感的男人讓她留下來的請求。其實是否一種出於對離別恐懼的逃避?我又想到尼采說的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只要找到說服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承受在路上的一切孤獨和寂寞。
- 家之所在
女主角在walmart遇到從前的鄰居三母女,母親一臉惋惜同情,女兒問她是否homeless,她說她只是houseless,兩者不同。到車子送廠維修時,被維修員勸說維修費不值得付,建議乾脆換輛新車時,她重申這不是能被輕易取替的事情,這架破車是她的家。怎樣才稱得上為家?我們對家的想像,是否只囿於由石屎建成的龐然四方巨物,讓我們甘之如飴付上要以大半生時間勞動償還債務作為等價交換的代價?
別人不知道的是這輛破車在聖誕節時也會里外掛滿燈飾,廉價但是Fern精心的佈置;車內有她引以為傲親手打造可隨時收起的小餐桌;馬力不足的輪子陪她到過沙漠開派對、湖中裸泳、看恐龍1:1模型鱷魚進食、擁抱百年巨木。何處為家?心安之處則為家。
- 人與自然的連結
自然面前,語言也顯蒼白。電影中的對白不多,取而代之的是周邊環境生活中的聲音:輪子發動沙塵揚的聲音、把石頭拋入火堆燃燒的吱吱聲、海邊強風猛吹的聲音、燕群過百飛燕奪巢而出的撲翼聲、加上與女主魚心境匹配之古典配樂,還有拍攝得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整體散發出史詩級的嚴肅感。肺炎下大家已久未外遊,看到電影中捕獲的自然之美實在掛念非常,然而這場大瘟疫不知能喚醒多少人過度消費的弊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大自然休養生息的平衡法則,人類依附於自然,該分清誰主誰屬。
話說回來,畢竟不是以劇情主導的電影,敍事上顯得較零碎,分鏡痕跡明顯,有時一個黑畫面後女主角又做了第二份工作,到了別個地方。電影的最後以Fern回到Empire走出畫面作結,無始也無終,只剩淡淡的無奈。人和人之間以及人終其一生也是如此無緣無故就開始,又無緣無故的結束。但願路上相遇過,別離時See you down the roa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