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流派之間為何沒有對錯?|談中醫治療不可忽略的概念
《內經》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一句“雜合以治”,可謂道盡了中醫界“流派共存”的可能性。而要實現共存,需要了解的是中醫治療下“疾病的宏觀體貌”。
||生命是一個系統,疾病也是
《內經》有說:“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一個臟腑的疾病,一般會以五行相剋的模式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從肝病常剋脾就是最常見的例子)。再深刻去體會就會發現,人體是一個系統。意思是說,人體內沒有一個部件是獨立的(如心臟不能沒有腎臟幫忙過濾血液,腎臟不能沒有心臟提供其營養)。他們的共存性,導致一個地方生病就會影響到其他地方的功能(如心臟生病腎臟必定壞死,腎臟生病心臟必定中毒,因為他們是共存的)。換句話說,一個疾病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心病一定腎功能也會受損,腎病一定心功能會受損)!
||疾病不止是一個面,而且還是一個圓
身體各部位之間的依賴性,導致疾病的傳遞永遠是一個“可逆反應”。以圖中所舉例來說,心病會影響肺,肺病也會再回來影響心。
||治病是在疾病的圓上尋找任何一個切點下手
“疾病之散佈”是雙向的,代表“治病之療效”也是個雙箭頭。換句話說,從圓的任何一個切點下手治療,皆可以解決整個疾病整體。
以《醫學三字經》中討論眩暈症的治療為例,他說:“眩暈症,皆屬肝,肝風木,相火干,風火動,兩動搏,頭旋轉,眼紛繁,虛痰火,各分觀,究其指,總一般。”文中提出了三個角色,對於眩暈症治療的三種分歧:
1. 《內經》:腎主藏精,精虛則腦空,腦空則旋轉而耳鳴。故《內經》以精虛及髓海不足立論。 2. 河間:木動則生風,風生而火發。故河間以風火立論。 3. 仲景:風生必挾木勢而剋土,土病則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飲立論、丹溪以痰火立論(所謂無痰不眩,無火不暈)。
三者究其殊途,實際同歸。因為從三者我們可以拼湊出眩暈症的實際全貌:腎虛->肝風生火->木剋土而生痰。而三種治療方法,的確從疾病全貌下的不同切點下手,看似自成一格,實則同屬於一個真理。
一個疾病,是身體上多個問題點的綜合。所以臨床上,面對一個疾病所含有的多個問題點,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點進行下手治療。這就是一個疾病,可以同時具有好幾種治療方法的原因所在。而這也是最終導致“流派之間具有共存性”的根本原因。
||如果“疾病”是一桌佳餚,那“各流派”不過就是一群挑食的客人。
面對一桌佳餚,心理的第一個念頭想必是從哪裡開始下手吧?這也是各個流派在臨床上最先面對且思考的問題-“解決一個疾病最容易的突破口”。
這裡要討論的是:解決一個疾病有最容易的突破口嗎?(換句話說,不同治療方法有無高下之分?)答案是沒有絕對的,他是隨著時代在改變的。一個時空背景下人人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深深影響著疾病適合的切口點!就好比脾胃論誕生於一個戰亂饑荒的時代,每一個流派都是一個時代偉大的代表作!
另外,那治到“病根”就最有效嗎?有趣的是,從病根下手,收到的療效不一定是最大的。就以眩暈症來說,如果病根來自“腎精虛”,那要補回來還真需要一段時間。此時若從肝的實證下手,或許會得到較好的療效。更不用說,若病根來自一個壞習慣,那還真難改XD。
參考:《黃帝內經》、《醫學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