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另一面 | 关于生态、伤害与创作的自然笔记

PassoetrY
·
·
IPFS

奇妙的巧合

这种小白花是长在树上的,林中小道上有许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吸引我注意其实是这朵小白花勾在了另一棵植物上,它究竟是怎么勾上去的?如果并非人为,那就太不可思议了,按花瓣的卷曲程度,在落下时绝不可能勾得住的。如果是人为,那此人倒也是很有兴致啊。我们来看看照片:

生命的另一面

或许我们对大自然会有一种刻板印象:生机勃勃、美好、充满希望;然而,如果能直面任何现象,那么也会发现这里藏着的死亡、恐惧、绝望,以及所谓的消极、恶心等一系列现象与体验。动植物都在这里经历它们的生老病死,捕食与被捕食。

上面这一页,是我在北美玉竹下发现的,一只飞虫死在那里,想象一下缩小我们的身体到和虫子一般大小,就能感受到这里的惊悚。发现这些,总是比单纯地看一棵植物或一种动物要更为惊喜,因为这就是它们的生活,它们的日常。这也是大自然的日常。

上面这一段树干,来自一棵倒下的树,它倒在森林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枝叶基本都没了,树干也被腐蚀了许多,看上去霉霉的感觉,这种视觉效果,让我无需使用嗅觉就能感受到那种木头发霉的气味。但实际情况却是,虽然它有不少地方确实腐烂,也被虫(可能是蚂蚁?)啃空了,然而摸上去还是那么干爽硬朗,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我并非想要去赞美它的这种特性,不想引申出什么坚韧的品格,这都太刻意了。引起我兴趣的是它因为被腐蚀而生出的丰富层次。我们无须为一棵树木的死而营造某种伤感。毕竟这也是生态的一部分,生态是包含着生与死以及两者的转化。有些鸟会在死去的枯树上筑巢,有些倒下的树则成为某些小动物的庇护所。

这些夏天倒下的树仍旧保留着已经枯干的树叶,下雪时,每棵这样倒在地上的树里都会藏匿一只松鸡。排泄物显示,暴风雪期间,每只松鸡都在此栖息、进食、游荡。橡树为它们提供了狭窄的、覆盖着树叶的隐蔽所,因此它们不必担心风、猫头鹰、狐狸和猎人。风干的树叶不仅为松鸡提供了遮蔽,也因为某种奇妙的理由成了松鸡特别喜欢的食物。

这些倒下的橡树当然是病树。但是如果不生病,很少会有橡树折断,也就很难有倒地的树梢枝叶为松鸡提供藏身之所了。

——《沙郡年记》

在这一页中,我画下了公路旁的这条溪流。水对于鱼是必不可少的,水流太急太险也会对鱼儿造成伤害。有一天我带着两个孩子来这里,他们捞起的鱼儿大多都有些血色,我推测就是因为附近的有几处急流,鱼儿可能在这里被冲下来,过程中还可能遭到一些树枝的刮伤、石头的撞伤等等。于是,孩子们展开救援鱼儿的行动,把鱼儿捞起来,放到同一条溪流中相对平静的水域,还有一些游进了某个水域想出去却被困的鱼儿,孩子们也解放了它们。

他们还发现一条鱼儿卡着石头之间,它的嘴巴张开,眼睛瞪大(废话,鱼儿没有眼睑,不能闭眼),一副绝望的神情。孩子们让我救它,我拎起来把它放到稍为平静的水域,但它已经死了。

人工与自然

在临近本子末尾的时候,我去了趟洞山村,我想把其中一页留给人类生活的痕迹,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一页。《笔记大自然》在开头写到:

什么样的日记才算“自然日记”?自然是由什么构成的?难道只是鸟、动物、植物和天空吗?很多人觉得黄蜂窝或者珊瑚礁就是自然。可是,黄蜂窝是黄蜂们从周围采集原料至积起来的;珊瑚礁是水媳们在周围海水中提炼出石灰岩,再经过沉淀堆积而成的,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它们柔嫩的身体。同样,自然存在一一人,也以相同的方式建造了房屋、道路和建筑物。

我们不妨这样假设:人类与其他动植物同属于大自然。既然如此,人类制造的、使用的器物就“自然”程度而言,与黄蜂的蜂巢和珊瑚水螅并没有太大差异。可能,一时间你很难接受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的事实,可我们的确是其中密不可分的一分子。人类活动为自然观察家们进行观察和思索提供了沃土。

——《笔记大自然》

另外,我想到的是:现在我们总是说自然、自然教育等等,过多强调自然,会不会是不自然呢?这个问题只是尺度上的把握,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

最后一页——体现初衷

我记自然笔记的初衷,是想着能够为以后的文学或其他方面的创作积累些素材,因此,在本子的最后一页,我用一幅原创作品来结束。我想了好几个方案,最终选定用那天画的鸭子为主要素材,

首先完成了这样一幅画:

然后,我把它平均切割成了九份,以新的方式拼在一起(贴到了这个本子的最后一页上):

物理切割后重新拼贴,非PS

或许将来我会为这幅小小的画配首诗。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PassoetrY你見過彩虹的側面嗎?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