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三天

七日書Day3

肉松3号
·
(修改过)
·
IPFS
·
第三日書寫

第三日
在一個你喜歡流連之地,你會怎樣體會它?行走,拍攝,交談,或是其他?
你是怎麼發現這個地方的?你又是如何發展出與它互動、體驗、相處的方式?

(雖然心情和狀態不太穩定,但我還是想繼續書寫地方練習)

這篇談談另一個我的流連之地吧。

我怎麼發現這塊地方,大抵是本散步愛好者日常不愛走尋常路,喜歡拐進小巷子,所以讓我發現它。

有一天,我照常散步,眼睛到處張望時,轉頭看見支路。馬路很新的樣子,裡面的風景也未曾涉足過。好奇心讓我踏進去,看見橋下的一條河流正在慢慢流淌,這裡也很安靜,原來,在主街背後“藏”著另一條平行的小路。它和剛剛川流不息的大馬路是不一樣的風景,更加日常,人們騎單車,店主們聊天。

我開始順著河流一直往前走,看河流,看人們垂釣,看小路上的風景,再拐彎,發現不同於以往看到的街道風景。兩邊是舊舊的住宅樓,中間是一條河流,看到石頭錯落地舖在河床上,小孩和家長們正在石頭上試圖抓魚。我從來沒想過在鬧市中還能再看到這樣的人與自然之景。再細細看看河流告示牌和地圖,我知道河流的名字:東濠涌。

我繼續往前走,好奇河流會帶我走去哪裡。於是,我路過了沿途的口袋公園,看著高架橋下的風景,我又爬上天橋,拐彎到一個小社區裡,再次看到河流,這裡的河流流得稍微急一些。在這裡,我又看到原來還有一個博物館用來講河流的歷史,看到它的歷史是如何,以前沿岸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它被污染到治理的過程。此時此刻,我腦子裡立馬想到《千與千尋》裡的河神故事。

我在發現這條河流的散步路線之後,立馬書寫紀錄這段散步之旅;我也曾帶著一些朋友來這裡散步,也讓朋友們在選擇大路行走,也可以走小路,發現更多的風景。這裡也成為我最喜愛的長散步路線之一。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