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
1.
三年多前第一次去阿姆斯特丹後,就愛上了這個花園般的城市,此後一年半的時間裡便造訪了三次。
第三次去阿姆斯特丹時,我終於去了之前沒勇氣進去的屍體博物館。
還以為會是各種惡心眩目的「另類接觸」,沒想到整個展覧館的主題是幸福。

但再想一想,也不意外,在科技大幅度增長的今天,不快樂的人卻愈來愈多,沒有什麼研究比如何過得幸福快樂來的重要,而一場疫情所帶來的改變,更讓我不得不停下腳步,好好思考,往後的日子到底該如何走下去才能繼續保有我的幸福?
2.
想要瞭解幸福是什麼,我們得先瞭解,是什麼讓我們不幸福?
ans:對現狀不滿足。
換言之,如果你的滿足感很低,你就愈不開心,久了你還會生病。
舉個例,當海軍船艦遭到攻擊時,船上所有的維護、修復工作,以及正常活動都必須停止,所有人員都得立即前往戰鬥位置各就各位,我們的身體也是。
面對人生的各種不順遂時,倘若怨天尤人,將自己埋首在憤怒與痛苦中的話,壓力便應運而生,交感神經系統這個警報便會響聲大作,這時,人體的細胞即停止正常的生長、療癒,以及維修活動,就像遭受攻擊的船艦會封住艙門,不讓任何人進出一樣。
而處於壓力下的人體細胞,將不再接收身體所需的礦物質之類的東西,當然也不會清除身體的廢棄物或毒素,但這樣的行為卻會在細胞內造成有毒的環境,妨礙生長與修復。
當然,造物主會這樣設計是有其原因的。
當人體進入交感神經系統啓動的「戰或逃」的警報時,原意是為了要努力拯救我們的生命,好讓身體全力以赴的奮戰或逃跑。
但為了要對抗或遠離威脅我們生命的事物,我們的身體只好將其它也很重要的運作暫且擱在一旁,畢竟命都沒有的話,腦部還需要創意思考嗎?肝臟還排啥毒?腎臟還管什麼電解質平衡?
而且,當身體的「警報」被觸動時,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會收到通知。
免疫系統的功用是對抗細菌、病毒、霉菌,還有修復細胞與毀滅異常(癌)細胞等,可是在生死存亡之前,這些事也都被認定是暫時不需要的,我們的身體捨不得任何浪費,會要求所有的能量和資源都用在同一個目的-保命!
只是原本設計為短時間使用的機制,奮戰後要嘛危機解除,要嘛一死百了,想說關閉免疫系統幾分鐘礙不了事的人體又怎麼會想得到,有一種叫壓力的東西能如影隨形的製造這種危機感?
長此以往,自然會損害身體器官,於是就百病叢生了。
瞭解到這個連鎖反應後,就知道幸福感對我們有多重要,幸運的是,幸福感受因人而異,而且放心吧,不一和名利掛勾。
3.
幸福=更多的成功?更多的金錢?或者更多的朋友?
事實是,一個坐擁億萬身家的富豪一樣有可能幸福感很低。




而一個頭腦簡單,甚或智能不足的人卻可以活的很開心。

這是因為我們普遍認為追逐名和利能帶來幸福感,然而研究卻顯示,當我們一旦擁有了想要的人事物以後,我們並沒有想像中的滿足,於是只好去追求更多,更多,更多+1000000000......
例如購物,你以為購物會讓你快樂,但購物的滿足感其實在東西「到手」後就會遞減,這迫使你只好再去找下一個「目標」,不停的買買買,到最後買了不用也無所謂,你就是得持續不斷的購物來取得滿足感,購物狂就是這麼產生的,所以現在我想買東西之前,我都會先好好思考一下,我是否已經有類似的東西了,才決定是否購買。

4.
為什麼我們追求到以為會帶來莫大幸福的人事物後,仍不能感到「滿足」?
幸福感其實是經由外部刺激,引起大腦中的電化學反應的結果。
原本的「幸福模塊」(happiness module)只是幫助我們區分有益和有害的事物,藉此提高我們的生存機會,也就是說,這個機制並非設計為永久持續的狀態,如果我們想「永遠幸福」,那這個機制就失去意義。
因此幸福,成為一種不斷追求的狀態。
既然幸福與否與對生活的滿足感息息相關,換言之,我們只要想方設法地做個知足的人就能常樂了。
根據統計,我們人類是否容易滿足,有50%取決於基因,40%取決於想法,行動力,以及行為。
剩下的10%則來自於環境--有錢沒錢、健康與否、單身或者結婚等等。

除卻基因這事是老天爺賞的沒法改變以外,還有50%是我們能好好把握的。
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的思想,所以想要幸福快樂嗎?改變你的想法!
「Very little is needed to make a happy life; it is all within yourself, in your way of thinking.」

5.
有的時候,煩惱往往來自於不停的鑽牛角尖。
但我們都知道,鑽牛角尖的下場只會讓自己的心情更沉悶。
可是情緒哪能說控制就控制呢!
情緒不能控制,但看事情的角度可以轉換。
當你轉換角度,重新審視眼前的人事物,你的思想就會轉變。
思想朝正向轉變後,很多好事便不請自來。
例如成功~
快樂的人容易成功,而不是成功才能變得快樂。

例如健康~
健康不一定帶來幸福快樂,但是快樂的人一定不容易生病。

當然,改變想法絶非易事,需要「練習」。
在開始「練習」之前,我們先簡單的瞭解一下大腦這個精密的儀器。
我們的大腦是由大約1000億個神經細胞所組成的,這些神經細胞為了接收和傳遞信息而彼此連接,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可以由學習和經驗的影響建立起新的連接,從而影響個體的行為。
也就是說,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產生印記,假使你開始做一件事(或學習一個技能等),隨著不斷的重覆,你的行為將能成為永久模式,這就是神經可塑性的基本原理。
所以即使是幸福,也是可以「被訓練」的。
6.
現在請試著回憶你人生美好的時光,你是否立刻感到愉悅而甜蜜?
然後你再試著想起某個令人失望難受的過往,你是否又立刻覺得胸悶氣不順?
如果你感到不開心時,還卯起來鑽牛角尖,各種和自己過不去,或是老愛炒冷飯,對過去不開心的事耿耿於懷,你的情緒當然就會持續受到影響,身體只好進入前面所說過的壓力反應,後果就是生病。
但這並不是說,要大家不要有負面情緒,而是轉變看待事物的方式,深諳「既來之,則安之」的哲學。
某次我在英國旅遊,狠下心買了一直很想要的stuart weitzman 的長靴,還有幾雙手工短靴,為了怕被壓壞,沒裝箱,直接放在一個大的購物袋,想說到了機場後再借個賿帶封一下即可,結果機場的地勤人員叫我到專門裝箱的地方,說是可以幫我包的更結實,沒想到他們是用機器包裝的,購物袋經過機器後,整個給壓的扁扁的,我看了當場欲哭無淚,心疼到連大吼的力氣都沒有,但很快的我告訴自已,生氣也沒用,反正都這樣了。
回京後,打開袋子,長靴還好,但幾雙短靴上果然已出現了幾條印痕,好像穿了三五年似的。
我再次告訴自已,反正靴子最後總會變成這樣,就當作是我已經「穿過」了吧,心情瞬間轉換,不再去想這件倒楣的事。
如果碰到覺得「非生氣不可的事」怎麼辦?
那就去運動,去聽音樂,去看部電影,去做其他的事轉換情緒。
要是氣到憤怒的感覺雷打不動的話,那就盡量「生氣」吧,但給自己一個時間限制,生氣完後該乾嘛乾嘛,不要再反覆去「回想」那個令人不爽的情境,這個「試驗」我經常做,效果奇佳,主要是不再亂耗能量在無謂的事情上,要知道憤怒失望等情緒會讓人「不清爽」,腦子一不清爽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於是錯上加錯,生活變得更加倒楣。
當然,你的問題可能大到面臨生死存亡,例如生意失敗。
你一樣能告訴自己,絶處必能逢生。
這並不是在唱高調,你可以去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傳記,每個人的人生中都碰到過極大的困難和挑戰,但也因為他們克服了難關,人生才達到了新的高度。我自己一生中創業兩次,兩次都是失敗告終,第二次還索性讓我跌到了谷底,那種再難翻身的感受差點把我壓垮。
十多年後,我早已離開當初失敗的地方,跑到另一個領域重新奮鬥,人生變得更充實快樂。
有時回想這段人生經歷,我總有股衝動,想感謝當初的失敗,因為失敗,才促使我轉行,結果因禍得福,做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雖然挑戰仍在,但想想你渴望的東西,八成也是其他幾千萬幾億人都想要的東西時,你又憑什麼覺得它應該是順風順水,毫無波折的?
要是你吃不了苦,那就認命,這個世界沒有欠你什麼,意識到這點後,也許就能較心平氣和的去面對殘局,人生或許還會考慮再給你打開另一扇窗呢!
7.
現在,我們再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
把手握拳,不要松開。
你是不是感受到了精神緊繃?
如果持續握拳下去,你還有可能感受到焦慮或憤怒等情緒。
但松開手後,你的身體就會逐漸放松,心情又恢復輕鬆了。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心其實是互相影响的,所以我們可以倒過來,讓身體層面去影響心裡層面。
例如當你发现自己的肩頸紧绷時,趕緊深呼吸调整,或是做一些拉伸的動作。
藉由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能幫助提升我們身體的感知力-長期身心受創的人,身體的感知力一般都會下降,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身心療癒方式。
8.
讓自己盡量聚焦在生活中的快樂面,進而變成你的習慣,也是訓練「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想像「美好的願景」也可以幫助我們心情愉快,更容易取得成功。
記得前幾年我才開始運動,到現在每周平均運動超過300分鐘,即使運動已成為了習慣,還是覺得很辛苦,所以每次想偷懶或做跑步衝刺時,我就在腦海裡想像一群妖嬈的維多利亞秘密模特兒,想像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擁有像她們一樣的魔鬼身材,我就會突然發起狠來努力再努力,為了想像中的成就感努力奮鬥!
如果你也曾經嚷著要做某件事結果卻以失敗告終的話,想個方法讓你的動機變得更強烈吧!
9.
說到幸福這個話題,就不能不提一下與幸福習習相關的大腦明星-多巴胺(dopamine)
大腦產生情緒的方式,比如幸福感,其實是十分複雜的運作,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解碼,但我們都聽說過大腦會釋放一種類似鴉片的物質叫多巴胺(dopamine),它會讓我們感覺良好,happy 到想再次參與相關的活動,所以刺激多巴胺分泌也是能帶來幸福感的方式。
那麼如何能增加多巴胺的分泌呢?
因為多巴胺其實並不是什麼快樂因子,它的作用只是讓人產生慾望,促使你去做你覺得會happy 的事,所以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方式可以有好多種,但作用大小因人而異,有些方式也不容易做到。
充足的睡眠:這個不難理解,睡的不好什麼都不想做,自然也高興不起來,但是萬一你失眠呢?你就是睡不著,你就是能瞪著眼到天亮怎麼辦?
愛情: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愛情能讓你有多快樂,就能讓你有多痛苦,而且幾個月或最遲兩三年後,戀愛所帶來的亢奮和愉悅感也會漸漸的消失,但更可怕的是,萬一沒人愛你呢?萬一沒人想愛呢?這招不就用不上了嗎😂.......
吃東西:所以君不見吃貨滿大街是,還有什麼比張嘴吃的方法來得容易?但不用我說,發胖的副作用也能讓你的心情頓時down 到谷底,這種愉悅感還是偶爾為之就好了。
努力學習:有的人渴望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但可惜有的人的多巴胺在學習上徹底失去作用,所以才有學霸和普通人的分別。
運動:在運動的狀態時,交感神經會興奮,而跑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是產生多巴胺最有效的方式。當訓練達到一定的基礎後,很容易就能進入興奮的狀態,即跑步時,多巴胺增加;跑步後,多巴胺分泌量仍能保持一定時間的增長,使跑者產生幸福的感覺,所以很多人會愈跑愈上癮,愈跑心情愈舒暢,只要你撐過辛苦期,運動也好,跑步也好,都是很好的減壓方式。此外,根據研究顯示,即使只是走20分鐘的路,也能改善你的認知能力和大腦功能大約1 小時!
我想比較能掌握在自已手中,又沒有「副作用」的刺激多巴胺的方式,應該就是運動吧。

心態:當你感到開心愉悅的時候,身體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又會讓你感覺開心愉悅,你就在快樂的節奏中進入良性的循環,幸福感滿滿,反之,你就會愈想愈愁,心裡愈苦,直接鑽牛角尖去了。
10.
希望身體分泌更多的多巴胺,進入良性的循環,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避開讓自己不開心的行為,減少無謂的煩惱。
這裡摘選博物館提供的方法:
少比較
我們總是愛拿自己和各路人馬比較,然而拿自己的實際面和對方營造的表像比較,既不公平也沒意義,可是我們往往就在這種比較中把自己氣死了不償命。
如果真要比較,那就利用這種比較心來營造幸福感吧!
假如你在工作的地方感覺自己處處不如人,拿的錢比誰都少,那麼即使是大公司,只要這種情況會讓你心裡不痛快,就勇敢的離職,發揮大魚待小池塘的哲學,去小公司待著,那麼不管怎麼比,你都感覺自己高人一等,起碼不輸人,你就會明顯地比之前快樂許多,不過別忘了,當你習慣了改變後的一切,原先的得意感也會減低。

不要給自己太多的選擇。
一個很簡單的實驗,給你一個選擇,給你一堆選擇,給你幾個選擇,你猜哪個選項令你快樂?
答案是,幾種選擇。
沒的選擇會讓人不開心,太多選擇又會讓人煩惱,增加做出錯誤決定的機率,尤其當你是天秤座時,這麼多的選擇給你無疑是要了你的命呵呵~


11.
施比受更有福,這是我近幾年來的體悟。
雖說是老生常談了,但以前的我並不能完全體會,施(損失)為什麼能比受(便宜別人)更有福😂?
直到一次意外,讓我有了機會去幫助一條生命後,很多事情都產生了變化,我把這些體悟寫了下來,以後再和大家分享。
因為自己受惠於「施」,所以強烈推薦大家試試這個好方法。
首先,找一個你想付出的目標。
親朋好友,弱勢團體,流浪動物等都可以,在付出的過程中相信你會感到溫暖,能體會到原來人生不是一定什麼都要得,有時「給」可能反而會收穫更多。
so......if you want to feel good, DO GOOD!

and now it's on you to take ACTION!

最後,多笑笑,愛笑的孩子得人愛。

每天笑成這樣的話,運氣怎能不好?人生怎能不順暢又滿足,幸福又快樂?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