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數位大掃除》打掉重練,迎接科技簡約風

閱讀筆耕
·
(修改过)
·
IPFS
·

作者: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時報出版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你可曾經想過,極簡主義也可以應用在數位生活上?


■ 與深度大師取得共識

逛了一下作者——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的個人網頁,他有七本著作,台灣的出版社翻譯了四本,書名不約而同都冠上了「深度」一詞,真的是深度大師耶!

⚠️ 按出版日期,分別是《深度學習力》、《深度職場力》、《深度工作力》和《深度數位大掃除》。

拉回正題, 我一直想了解「戒掉科技癮」這個主題,有沒有一個縝密的研究?以及具體可行的解方?

完讀本書後,我想答案是有的。在進一步介紹前,想先和大家締結幾個共識,是作者的主張:

✅ 那些小伎倆,沒用

你現在就可以搜尋,很常見一種文章,該文作者發現他與數位工具的關係變得不正常,震驚之餘,他採用幾招聰明的秘技,情況似乎好多了⋯⋯從此公主和王子過著幸福的生活(?)

作者對這些權宜之計始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那些小改變不足以解決新科技造成的大問題,行為已經在文化中根深柢固了。

⚠️ 應該從頭開始重建我們與科技的關係,以我們深信的價值觀為基礎,建立新的數位生活。

✅ 漸進式作法,無效

「好的,我已經下定決心要改變了。」

根據作者經驗,逐一改變習慣的漸進式作法無法奏效,因為注意力經濟的誘人詭計,再加上便利性的推波助瀾,會使你慢慢恢復原狀。

⚠️ 建議改用迅速轉變的方式——亦即在短時間內進行改變,並以足夠的信念執行。

✅ 不反對科技

而是讓科技來幫你做你重視的事情。科技降級成一種後勤工具,變成達到目標的「手段」,所以你需要清楚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

⚠️ 培養優質習慣來取代那些數位工具所提供的簡單消遣,進而降低那些數位工具在生活中的地位,見文末附錄。


■ 數位極簡主義者:What & How

Photo by Bench Accounting on Unsplash

有了「共識」後,作者提出一套「數位極簡主義」新方案:

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那個理念主張: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

讓我從 What 和 How 的角度,描述數位極簡主義者的特徵吧!

✅ 要什麼? ——支持所重視的東西

  • 從深信的價值觀出發,反向推導出他們想要的科技。
  • 如果某種新科技只帶來小小的娛樂消遣或微不足道的便利性,數位極簡主義者會忽略它。
  • 這項科技還必須是支持價值觀的最佳方法。
  • 不介意錯過一些小事,他們更擔心的是,那些他們已經確信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大事遭到排擠。

✅ 如何用?——萃取最高的CP值

  • 把那些科技創新從令人分心的罪魁禍首,變成支持美好生活的工具。
  • 擅長剝除新科技的多餘噱頭,以便只使用重要的功能,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 努力思考把這個工具優化,提升價值,減少危害。


■ 數位斷捨離:打掉重練

Photo by Alexander Mils on Unsplash

書中除了提出三個核心原則,去解釋數位極簡主義為什麼行得通,還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實證。

2017 年 12 月初,作者發起了一場「數位斷捨離」實驗,徵求自願者參加,結果有1600 多人報名。具體流程如下:

1. 騰出三十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時停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2. 利用三十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3. 在暫停期結束後,重新把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以及日後的具體用法,以便從它獲得最大的價值。

這種「打掉重練」的手段,體現了前述的「共識」。

大刀闊斧,要你迅速轉變,馬上投身三十天「排毒」之旅;但這段期間不是閒著,必須想辦法重新發現目標——你喜歡做什麼實體活動——取代掉隨時連線、五光十色的數位世界;出關後,重新面對那些科技時,之前的「斷、離」體驗可以幫你做更明智的「取、捨」決定,數位工具將支持你的價值觀,它是最佳方法,你也最優化地使用它。

回饋

歷經大量「壓力測試」後,作者得到兩個結論。第一,數位斷捨離確實有效。第二,流程很棘手,不少人提早退出,但他們大多不是因為意志不堅,而是執行時犯了一些錯誤:

  • 限制科技的規矩訂得太籠統或太嚴格。
  • 沒有預先想好要在實驗期間以什麼東西取代這些科技,因而感到焦慮和無聊。
  • 只把三十天當作是暫時停用科技,沒有下定決心要永遠轉變自己的數位生活。

有了「前車之鑑」的實際回饋,書中也順勢提出相關建議,避免大家「重蹈覆徹」。


■ 心得:我先立 flag,未完待續

Photo by samantha woodford on Unsplash

這是一本可以「實戰」的書。

我想,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唯有「荷槍實彈」上場方能見真章;先從第一步——定義科技規則著手,得好好地「約法三章」,然後親身實踐。

先在這邊「立 flag」宣示,我也要參加「數位斷捨離」的打掉重練;妥善記錄執行的經過,一個月後,向大家報告。

我要來「從長計議」了,預計先列出一套科技「操作程序」清單吧!

To be continued.


■ 附錄:點子和計策

先附上整理好的 Mind Map(原圖)。本書下半部提出了一些概念,幫助培養持久的數位極簡生活,並附上實作的點子,可以視為錦囊妙計喔!

以XMind編纂,新視窗開啟可獲得較佳解析度

✅ 獨處

書裡談的獨處是大腦的一種狀態,是主觀的。此時,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

所以,獨自一人待在房間追劇,不算獨處——思想被佔據。

⚠️ 在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快速瞄一眼。獨處的機會日益消失。

作者花了一些篇幅論證「人需要獨處才能蓬勃發展」的種種好處,那麼又該如何挣得足夠的獨處時光呢?

  • 【把手機留在家裡】
    放棄「沒有手機就是危機」的觀念。一個實用的折衷辦法是把手機帶到你去的地方,但它不是在你身邊,無法瞬間破壞你獨處的時光。
  • 【散步】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也不要帶手機。或是把手機放在背包的底部,才不會一感到無聊就輕易把它掏出來。
  • 【寫信給自己】
    關鍵在於書寫本身,這個行為會讓你從外部抽離,進入一種高效狀態,也提供一個概念框架,讓你整理思緒。

✅ 實際對話

精密的大腦網絡在互動一向豐富、人們經常面對面接觸、社群很小的環境中演化了數百萬年——能處理離線交流產生的豐富資訊,諸如肢體語言、臉部表情、語音語調等等。

⚠️ 然而,數位通訊工具劫持了我們的社交本能。

當你每天有好幾個小時都忍不住去點擊與滑手機時,留給慢速互動的閒暇時間就會愈少;使用數位裝置的強迫行為也貌似一種社交互動,那會讓你誤以為你已經把人際關係打理得很好,不需要再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有鑑於此,作者提倡「對話為主的交流」理念。

⚠️ 對話:涉及聲音的語氣或臉部表情。
⚠️ 連線:文字形式或非互動的東西。

不反對科技。而是把「連線」降級成一種後勤工具,不再是對話的替代方案,而是促進對話的工具。

  • 【不要按讚】
    這是建議你對社群媒體圈普遍愛用的「一鍵認同」功能改觀。按讚是資訊最貧乏的交流,只提供一丁點關於發送者(按讚者)的狀態資訊給接收者(發文者),它對「人類需要實際對話」這件事造成傷害。
  • 【批次處理簡訊】
    設定「勿擾」模式,讓簡訊變得像電子郵件,這種非同步的互動不再讓人產生近似真實對話的幻覺。可視實際情況,折衷開放特定號碼、時段依然顯示通知。
  • 【設定對話時間】
    事先騰出特定日子的特定時間,在那個時段可以跟任何人對話。克服了原本阻礙社交活動的一大障礙:擔心冒昧打電話或登門拜訪可能給對方添麻煩。

✅ 優質休閒

改造空閒時間。培養優質的休閒活動——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再淘汰最糟的數位習慣。

讓人有滿足感的休閒活動具有三個屬性:

#1:優先考慮勞心費神的活動,而不是被動休閒。
#2:運用技能在實體世界裡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3:尋找那些需要結構化社交互動的實體活動。

這些活動的本質主要是實體性的,但他們的成功執行往往需要策略性地運用新科技。優質休閒與新興科技不一定處於對立的關係。

「咦!現在是鬼打牆嗎?」
「你叫我接受新科技,以便迴避新科技?」

⚠️ 關鍵是擺脫 — — 把「被動地與螢幕互動」當成主要休閒 — — 的狀態。

數位工具除了可以教你基本的知識,更能幫你媒合感興趣的社群,進而推動「休閒復興」。它是輔助的配角,幫你建立或維持休閒活動,而不是主角。

  • 【每週修復或打造某個東西】
    學習新技能,然後把技能應用到修復、學習或自製東西上——培養出自己動手做的持久嗜好。
  • 【固定劣質休閒的時間】
    固定騰出一段時間讓你上網瀏覽、查看社群媒體狀態、觀賞串流影片。但在那個固定的時段以外,必須保持離線狀態。
  • 【加入活動或團體】
    舉了富蘭克林的例子。
  • 【執行休閒計畫】
    先從季節性休閒計畫著手,制定目標和習慣,有個大方向;接下來,針對每個目標,找出每週可做什麼活動——排定做那些事情的確切時間。愈是把這些休閒活動視為日常排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可有可無的獨立活動),就愈有可能貫徹執行。
⚠️ 目標:你希望實現的具體目的,佐以策略和動機。
⚠️ 習慣:你希望維持的行為規則。

✅ 加入注意力抵抗運動

破解「這是基礎科技,每個人都該使用」的迷思:

⚠️ 你要是不用它,就是怪咖。

如果你一定要用這些服務,又不希望放棄時間和注意力的自主權,你需要了解你使用那些服務不是隨性的決定⋯⋯。

以「功利」導向方式來思考社群媒體的使用。

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姿態,對抗熱門的注意力經濟服務——每次使用那些服務時,都有明確的目的,從中擷取價值後就馬上離開,不讓注意力陷阱有機會逮住我們。

  • 【從手機上刪除社群媒體】
    行動版
    的服務更容易挾持注意力。你不必完全戒除這些服務,只要不從手機使用他們就好了。
  • 【把你的裝置變成專用電腦】
    它們雖然是通用工具,但特定時段只做專用工具。強大的生產力,可以讓用戶做很多事情,而不是同時做很多事情。
  • 【採用慢媒體】
    量少質精,只關注品質最高的來源。你需要決定你吸收慢新聞的方式和時間,挑一個可以幫你全神貫注吸收新聞的地點,把這件事情儀式化。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喜附上我的Facebook專頁,以及讚賞公民2.0贊助連結。

🌱 閱讀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penfarming
🌱 筆耕不輟,定期灌溉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