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幕啓之前⋯⋯
無論表演經歷多豐富、演過多少場次,幕啓燈亮之前,依舊要面對和最真實的生理與心理反應,而且每次一定會緊張,只是體感與帶來的影響有何不同而已。

亞維儂藝術節總監 Tiago Rodrigues 工作坊紀錄
參加亞維儂藝術節總監 Tiago Rodrigues 工作坊《文本:他者與創作的連結》,大叔趁著尚未遺忘之前,把這些零碎記憶給寫下來,供日後回想使用;也歡迎一起交流、補充遺漏。

為什麼離開劇場?
既然上篇,大叔談到了自己回到劇場的原因,那麼這次大叔想要來回顧一下,自己當年二十幾歲的時候,一直想要離開這圈子的心境(咦,有人care嗎?again)。

回來劇場⋯⋯瘋了嗎?
為什麼大叔會辭掉前一份工作、回到劇場?(疑,有人在意嗎?)趁著百忙之中,有點時間,大叔想來說說看這件事,順便為自己將過往心境做些小小整理。

關於「說話」這檔事,我是不是誤解了什麼?
過去幾個月,大叔一直被提醒:「劇場是用來溝通的,演員要面對觀眾說話。」聽起來很玄!而且大叔過去不是一直在說?歷經這次香港演出後,大叔彷彿又獲得了一點心得。

好好生活,是表演者的必要日常
近期,大叔常常和二十出頭歲的年輕表演者工作,回想起大叔當年的爛泥模樣,他們表現出極其自律、主動且負責的態度,兩相比較,大叔只覺得自己真的好慚愧(菸);然而,就算優秀如他們,卻也會對所謂的「好好生活」產生疑問。

「How to Be Chill?」一則關於生活的提醒
輸入Google翻譯,它說Chill代表著,「一種非常隨性、放鬆的,用來形容人的心情,或是一種生活態度。」過了四十歲,這就是大叔想要實踐的方向。

演員的心魔:「脆弱,請你不要來!」
前一陣子剛上完工作坊,過程中一直覺得狀況不太對勁,一方面因為過度擔憂,另一方面又有一點施展不開的感受。這感覺好久沒有了,所以忍不住讓大叔開始回想——自己真的是一個很脆弱的人。

尷尬病?劇場演員老症頭
你常感到尷尬嗎?這或許跟每個人的個性、當下遭遇的場合有關;不過,對劇場演員而言,卻是一種時不時會出現的老症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