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交易的贖罪券:碳權
碳權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經濟工具,成為了被廣泛討論的焦點。從環境、道德及經濟等角度深入分析碳權制度的挑戰與潛力,探討其是否真正能促進減排,或僅僅成為企業的「贖罪券」。未來的改進空間、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將影響碳權市場的有效性。本文不僅概述碳權的運作機制,也關注其對發展中國家的倫理影響及經濟層面的挑戰。

同球一命,刻不容緩的氣候議題
國際綠能趨勢背後的主要原因: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

貧窮國家:富裕國家在COP26峰會上不應再有「更多藉口」
作者:馬特·麥格拉思(Matt McGrath) 來源:BBC News 原文發布日期:2021年7月25日 譯:全球化監察上圖:索馬里,一名婦女在勘察強烈洪水造成的損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在格拉斯哥COP26(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舉行之前,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已經提出了其主要談判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