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Fen Tai
【場外手記】在場:歷史與生命斷層的修補
完稿應該不是一場個人生命述事的結束,而是一段新社會行動的開場。
末代女礦工——張桂的故事(下) | 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95歲阿媽的生命史,補足了台灣礦史中散佚的女性篇章。

末代女礦工——張桂的故事(中) | 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在阿媽張桂的礦工經歷中看,女礦工既要做坑內助手,又要做坑外選煤,也可能隨時被行政人員叫去煮飯、燒水、運煤、打雜。她們是整座礦場的母親,如果沒有女性的後勤支援,礦場也無以為繼。在坑內的女礦工,與男性工人共同承受著酷熱嚴寒的艱難勞作,同時面臨著經血外露半身等女性困境。

末代女礦工——張桂的故事(上) | 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許多人總以為礦坑是女性禁地,因為不潔、不祥,不被看見、不可言說。其實台灣礦業史上曾出現「炭礦婦」的身影,隨著礦業關閉而消散在歷史煙塵中,無人記得。作者戴伯芬95歲的阿媽張桂就是這群隱形女礦工的一員,此文為「她們」的存在留下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