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樓C室
流行共存,時尚清零——讀《Flu: A Social History of Influenza》
西班牙流感自1918年初風行至1920年戛然停止,最初大家仍然不知就裡,直到十多年後才知道元兇是跨物種傳播(豬傳人)的流感病毒引發肺炎和呼吸困難(當年部份患者晚期皆出現肺部出血引致鼻腔大量出血),開啟了現代醫學與病毒漫長的攻防戰。
千山我獨行——讀《The Gaslighting of the Millennial Generation: How to Succeed in a Society That Blames You for Everything Gone Wrong》
作者鼓勵新生代縱使面對上一代諸般批評也好,仍然要走自己想走的路,無須耗費心神試圖取悅那些根本不尊重自己的人——其實橫看豎看,這本書根本不是寫給新生代讀的,他們獨立獨行也不稀罕作者從旁指點,好些建議甚至已經是新生代的共識。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讀《Hong Kong’s New Identity Politics: Longing for the Local in the Shadow of China》
香港不吃中國那一套,但究竟香港到底是哪一套,答案一直含糊曖昧,就連表達對香港的愛也只有地道字詞點綴。雖然概念愈空洞浮泛就能吸引愈多受眾,不過正因如此,在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政治體制下,公民社會參與族群政治時缺乏整體行動綱領,兄弟爬山各自修行。
一步一經心——讀《築覺︰閱讀香港建築》
如何令空間設計合符平常人的視線範圍,進而找尋合適路徑前往目的地固然重要;更加優秀的設計,甚至可以通過刻意佈局,導引人流經過部份本來冷清的位置帶旺整體人流及商店生意。於是掛在嘴邊以人為本的設計,亦很可能成為競逐盈利的商業計算,在建築物裡我們走的每一步路,以為自主,原來一切盡在預算中。
現代恐懼鬥室——讀《Culture of Fear Revisited: Risk-taking and the Morality of Low Expectation》
歇斯底里又驚又嚇的恐懼,敲問到底其實是人與人之間互信的失落,任何人或外在環境都成為我們的風險及危機來源。「人嚇人無藥醫」,更多言之鑿鑿的恐懼亦可能只是庸人自擾、作繭自縛,但面對危機四伏的周遭,誰都不能輕言揚棄半點風險。
新瓶舊酒充流行——讀《Popular Music i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貫徹批判文化工業的思路,流行音樂基於商業考慮,需要朝向最多聽眾而達致最大資本效益,音樂的美學就成為了極其次要的考慮。於是樂曲旋律但求易記入腦(甚至洗腦),根據過去成功例子不斷複製相同範式的新曲,大概也是近年有樂迷指涉的「K歌」概念。
枯枝敗葉與錚錚鐵骨——讀《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
面對極權專制管治,要毅然放棄優渥的身份地位,甘願成為政權的眼中釘絕非易事。古往今來,人性的光輝從來只有在危機和苦難前才得彰顯。知識份子的錚錚風骨正正守護着自由人的尊嚴。
重現與再現——讀《青春︰獻給他們的情書》
訪問及拍攝被訪者本來經已介入其生活,介入到甚麼程度,甚麼是演戲,甚麼是實象……這非但是流派之間的歧見,更是前線紀錄片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哲學題。即使沒有煞有介事的字幕或剪接質詢,在取景到剪接期間,其實早已潛藏導演對自身文本的理解,就算不是以全知身份呈現,也肯定帶有相當程度的再讀。
解放女性,也是救贖男性——讀《第二性》
要建立一個女性真正對等男性的社會,西蒙波娃提出再造女性,先超越性別的自然差異,再讓女性擁有一部份自由,打破一成不變制度化的惡性循環後,繼而使兩性共同開發一些新經驗與新關係,建立幾同人性的自然存在關係。
好生好死——讀《死在香港》系列
往生是否真有其事惟有信者得救,不論是讀經祈禱還是喃嘸吟誦、基督教還是佛教,對生死的看法也是殊途同歸,殮葬儀式與忌諱不無讓在生者安心的意味。要令死亡教人容易點接受,可能我們就需要找個死得好點的方式。
致鬥長命的我們——讀《The End of Power: From Boardrooms to Battlefields and Churches to States, Why Being In Charge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個體暴露在周遭環境裡,被包曼所指對不確定性的恐懼(Fear of uncertainty)衝擊下,取而代之的不是我們更大膽或更大愛,反而是傳統保守主義借屍還魂、陰霾不散,甚至催生擁抱極權的民粹主義,直接加速爭取民主的社會運動的消亡。
一路革命直到殞命——讀《誘拐與決斷:我被北韓綁架的24年》
在一些細處的描寫裡,譬如在家種植然後偷偷到黑市交易、私有農田的收成總比公有農田來得豐碩,甚至是私底下對作者遭遇流露的同情與請託,都反映出這個地方的人多少仍有些靈活,還有政治洗腦也洗不掉的資本主義習性。偏偏吊詭,北韓當年面臨糧食危機,窮到盡處仍然階級分明、共產未竟,大概說明普及平等之類的高尚價值,從來都居於口腹之慾以後。
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讀《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
佛陀能夠「慈悲殺生」是因為抱有超越俗世魑魅魍魎的意念和體悟,佛教徒再修行多少年然後入世,也沒辦法離開民族與國家生活,故謂「出家不出國」可能就是這個意思。佛教徒作為現世的宗教身份,遇上民族身份與國民身份的衝突時,情感驅使或社會壓力迫使也好,終究也是陷入凡塵俗世的自我與執念。
天真無邪性本善——讀《Children, Sexuality and Sexualization》
童年與性的相關詞就不外乎是危險、風險和禁忌,令成年人以至社會的監控顯得順理成章。書裡不同學者反覆強調,兒童與青少年從來都不應該被視為在性方面完全被動的客體,即使如此社會也不必憂慮兒童與青少年的自主性就必然等同反抗社會,而是需批判檢視兒童與青少年在日常生活與經驗裡,如何在社會管制及…
躺平主義先驅——讀《少子化衝擊︰改變中的勞動、消費、產業結構》
作者筆下的老年社會裡,每一個成員都好像是由外在條件決定內在一切,彷彿有了硬件配套和政策配合,老年人就會過得很好。然而尋常人都知道我們不是活在電子遊戲裡的簡單生物,如何讓老年人生活得有尊嚴和感到被關心,應該是遲暮之年更看重的事情。
情海無涯回頭是岸——讀《愛、欲望、出軌的哲學》
「愛」作為行動的性質,當中所包含的是無條件的付出,即使愛未必要追求回報,但我們卻總期望對方能付出與自己同等的愛,因此付出越多的愛,非但不能夠使我們更強大,反而讓我們暴露在更大的危險裡,如此就有以承諾介入之理。
普天之下是吾家——讀《Air-conditioned Nation Revisited: Essays on Singapore Politics》
新加坡現行體制容許裙帶政治,對批評和呼籲改革的聲音接近零容忍,以各種行政手段封殺異見,表面可能政通但實際上未必人和。管治團隊容易陷入團體迷思(Groupthink)缺乏多元思考角度,決策過程有欠公開透明,窒礙監察之餘亦無法阻止行政當局為所欲為,或權貴小圈子尋求個人利益或保護既得利…
心態決定境界——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許多人會因此誤讀成佛家因果論或輪迴的理解,或理解成「所有嘢都係整定」的消極虛無主義,但尼采想說的恰恰相反。既定的命運之所以成為一般人的夢魘,正因為我們欠缺「超人」的意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本質及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的創造,就是希臘悲劇般由毀滅和死亡而來,亦有主動戰勝命運、以精神超越肉身的積極觀點。
沒說出口的偏見——讀《The Nature of Prejudice: Society, Discrimination and Moral Exclusion》
當下的問題往往在於,我們知悉與其偏見相左的事實後,會否改變原來的看法,還是堅持己見甚至質疑相反事實的可信性。踏入互聯網的年代,洞察自己的偏見,可能比認識事實更為重要,反正所謂的真實從來不缺,只是我們有沒有開放的心胸去接受異議的挑戰,或是主動尋求相反意見的理據,而不是劃地為牢繼續在迴音谷裡自娛。
躺平即自由——讀《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就算是北韓以外,也即使享有資訊自由,缺少了自由意志,再成功的民主制度亦只是空談。犬儒因循、固步自封的惰性思維,總是滋長極權或「一言堂」的溫床,恆久的警惕就是自由的代價(Eternal vigilance is the price of lib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