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九公
串流直播總不能取代Live show嗎?
圖片源自互聯網 文: 文化九公 人在英國修讀博士,還以為可以近距離欣賞心中仰慕良久的偶像演出,但武漢肺炎肆虐,所有公開音樂演出被迫腰斬。結果我天天宅在家中,情緒有波動絕對是正常生理反應。既然人人自我隔離已成定局,大大小小音樂人也各出奇謀,不如自我研究網上串流直播玩音樂。

【3 Steps to Cyber Heaven】 — 創作給自己暗黑信仰的修行紀錄。
神學院修畢後,我可以選擇在教會與機構做一個好孩子,聽教聽話就可以扶搖直上,但我踏上了艱難的修行路。因著持守個人信仰原則、政見與反叛,我在機構服侍得罪了本地香港教會上層建築的掌權者。由昔日等待上位的天之驕子,花盡最珍貴青春在偽善的教會群,到了最後盡頭,人一走就茶涼,連自殺的勇氣也沒...

【伯明翰神搖之旅】: 將道成自己的肉身
圖片源自互聯網 自己第一本神學著作《道成搖滾》也採用道成肉身的神學概念。是的,道成肉身是我一直着迷的神學題目。沒有道成肉身的體現,談天講道都是紙上談兵的廢言。當香港教會領袖充權作時代發聲者時,他們以為回應了時代的迫切性,卻是劃地自牢的表現。

【伯明翰神搖之旅】:唱歌都要問政見,我們過火了嗎?
圖片源自互聯網文:文化九公 歌神許冠傑舉辦了一場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本來只是一場支持香港人的音樂會。或許,大家可以在歌曲中緬懷香港昔日的美好風光,結果林鄭特首為音樂會送上了「死亡之吻」,後來成為了大家寫作評論文章的靈感來源。

【伯明翰神搖之旅】在英國疫情下呼喚搖滾之神
圖片攝於學校宿舍出面的草地(自我隔離中)文:文化九公 英國的佛系抗疫,令到當地人人自危。武漢肺炎肆虐,英國人恐慌性購買物質。社區 爆發好像計時炸彈,隨時自行引爆,終於嚇到有少數當地人願意載上口罩。在我讀神學博士的伯明翰城市,繁忙的市中心此情不再,街上只有零星市民購買物資,基本上與死城無異。

【伯明翰神搖之旅】:讓搖滾樂文獻扎根在心中
人在一邊睇波、讀書及飲啤酒 (圖片作者擁有)文:文化九公 你我生於今日世界,彷彿處身於亂世,地球好像就來世界末日。就算沒有所謂的世界大戰,但全球暖化愈來愈迫在眉睫,全世界經濟增長慢慢減退,加上武漢肺炎爆發,全地球都不會再有一片人間淨土,人人自危。

【伯明翰神搖之旅】《要人尊重你,就拿實力出來吧》
圖片自作者看獨立音樂演出時拍攝文:文化九公 在英國修行讀書,有人歧視你,這是必要的。這是人性,也是常理。要融入當地生活,除了學好英語,就只有拿出你的實力出來,讓人家心底裡不喜歡你,也要生出敬佩之情。因此我知道任我英文諸般流利,我也是二等博士生。

【伯明翰神搖之旅】 做一個稱職的音樂評論人
攝於初埗到達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文:文化九公 聽音樂最緊要去聽Live,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反對,但一場Live Show同樣是一把雙刃劍,分分鐘會因小失大。Live Show沒有Take two,不再是在錄音室可以無限NG;Live Show可以是表演...

【伯明翰神搖之旅】上帝,唔好啦。我唔想做牧者…
圖片源自互聯網 離港倒數不到一星期,我以為自己是無朋友會長,反正要做自己,講真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得罪人又多不勝數,不然在教會圍牆打好一份工,安份守己就可以了,何需出走,何需落得如斯田地呢?可是離別在即,我卻約人辭別到手軟。原來我都有朋友。

【伯明翰神搖之旅】逃不出基督五指山 — 回到神學研究的搖籃
圖片源自互聯網 決定讀神學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修行。讀神學不是一般修學分,亦不是職業。我們以為讀神學太學術,太象牙塔,結果認真讀神學的人太少。轉眼之間,讀完神學的出路,彷彿只有在教會與基督教機構工作。我們忘記了讀神學是一種召命,甚至乎是一生也在讀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