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閱讀筆記
關於境外商標一些事情: 申請篇
商標申請對很多人來說都很陌生,或許先找到一個合適的代理人/事務所,會讓事情變得更為簡單...。
理想化
“經理,您說的有點太理想化了。”廠務其中一位有超過12年織造經歷的副理,又再抵抗將流程標準化的作業。筆者笑著回答“郭兄,如果連一點理想都沒有,公司還有改變的希望嗎?” 2012年中,初任海外中國子公司廠務主管沒多久,對於工廠的流程與管制作業,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相較於底下經歷超...
《零規則》讀後心得:用自由與責任構築的新企業物種
誕生在極度需要創新及美式文化的新物種從本書的最後往前看,或許Netflix文化的新物種,在亞洲屬於威權或習慣至上而下的文化框架下,非常的難以生長出來,然在美國,在建國歷史及自主獨立文化深根下,尤其需要快速反應及創新的媒體或科技公司身上,產生這樣以自由與責任構築出來,將權力下放到最基層的新企業組織型態,確實不令人意外。
美國總統大選與你無關?從美豬議題看美大選的影響
最近一個月為了美豬進口的問題,台灣國內吵得不可開交,抗疫大將衛福部長陳時中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成為箭靶,被在野黨與民間團體攻擊的體無完膚。通過美豬就一定能夠與美國簽署FTA嗎?撇開爭議的健康危害因素,如果單就開放美豬的政治手法來看,美國大選或許早已深入影響你我了。
收入的意義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與克魯曼在2010年,對美國45萬人所做的社會實驗證實,年所得7.5萬美金是美國人幸福感的頂點,超過7.5萬美元的年收入就不會因為所得增加而增加幸福感。對於你而言呢?一個月、一年多少的收入,會讓你感到安全感,多少的收入會讓你的幸福感增加?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讀後心得:在鐘擺的動態中,找尋未來的方向
危機?你個人曾經面臨過什麼樣的危機嗎?失業、離婚、沒考上好的大學或重病?作者以自己為例,用心理學12種分析個人面對危機的方法,類比去定義了國家面對危機的12種方法(如圖一),並針對七個國家(芬蘭、日本、智利、印尼、德國、澳洲、美國)在近代面臨不同危機型態作為例子對照比較。
這不完全是梁姐的錯?!
2020年2月,身在中國大陸。隨著疫情的升溫,公司已經放了一個月的基本薪假,公司沒有收入,但每個月固定的開銷仍鉅,身為財務長的我,除了計算還有多少現金可以運用,重點還是在於盤點投資事業部及人力資源,董事會也開始在檢討過剩人力的問題,一波必要的人事調整即將落下…。
淺談專案管理與工作
近日,與之前公司照顧筆者頗多的同事聊天,這位前輩(年以近花甲)拿著之前筆者手稿的專案管理教案,與筆者討論如何在公司推行一個大型專案時,教育其他部門主管協作。這讓筆者回憶起2008-2009年藉著在培訓機構打工的機會,邊聽邊學專案管理師的教程,也在研究所畢業前夕取得了PMP執照。
淺談不平等優勢的事業發展
前些日子筆者為了瞭解一般創業者的思維,買了幾本有關於創業的書籍,其中有一本書《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提到了如何利用自己在財力、才智與洞見、地點與運氣、教育與專業、地位幾個面向來找出自己獨特優勢,讓自己有機會在市場脫穎而出。相同的不論創業或受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不同...
婚戀管理學:如何用管理學方法找結婚對象
偶然在朋友微信的朋友圈看到《用諮詢顧問的方式找男朋友》這樣的文章,讓筆者想起自己在面對結婚這個人生重大決策的過程,一樣運用了管理科學的方法,在沒有太多時間的前提下,來幫助自己找到目前尚稱滿意的伴侶。回憶筆者30歲時,開始思考除了事業外的事情:家庭、健康、朋友、及自我成長等,如果要...
知識管理|從《如何閱讀一本書》講起
圖1,筆者從書架上整理出來有關於閱讀、學習、整理主題的書籍閱讀,開啟知識螺旋的鑰匙 閱讀可以是一種學習,一種休閒,可以是有目的學習,也可以漫無目的感受。拜科技所賜,人類獲取資訊的方式越來越多元,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情,是否先打開手機呢?或早餐晨間新聞毫不客氣反客為主得轟炸你的腦神經?
重拾舊文|淺談中國-東南亞戰略對台灣企業影響
自2019年起美國視中國大陸為最大競爭者的態勢已成為國內的共識,隨著貿易戰到新冠肺炎的疫情,雙方的價值觀衝突及爭取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主導權軍事意圖,導致南海的軍事壓力激增。印太大戰略下,次區域的南海/麻六甲到印度洋的航行安全到區域地緣政治,都深深影響企業的布局與決策,筆者在2014...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讀後心得 II:一張人生的空白名片
自我介紹 我們在任何場合與人第一次碰面,自我介紹的前面三句話,一定會問到:您是做什麼的?從行業及職位切入,總是比較好有共同話題可聊,且說白了,這也是社會上評估你是誰重要的一個角度。上個月筆者為了拜訪客戶,自行設計名片,一張空白的小紙卡上,說明你跟公司關係以及你是誰,而對一人公司而言,任何抬頭變得毫無意義了。
重拾舊文|漫談論文撰寫的過程
最近台灣因高雄市長選舉某位候選人論文抄襲的疑雲,讓大家重新思考碩士是否一定要經過論文歷練,就有實務經驗的在職班碩士生(其他地區翻譯為非全日制碩士生其實更貼切)而言,或許用報告取代純學術的論文尚可取,但一般全日制碩士生,或許純學術論文的歷練,很可能是你一生唯一的機會,也是你未來競爭的關鍵能力。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讀後心得 I:斜槓人生與一人公司
還好,在35歲就有幸閱讀到此書 作者Charles Handy是著名的英國思想大師,創辦了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在組織及未來工作型態等領域引領管理學界的先驅,也真正落實自己著作《大象與跳蚤》及《第二曲線》中的理念,放棄了穩定優渥的職業生涯,成為一位自由作家、演說家、顧問等多職,過上所謂組合式工作者的典範。
《窮人的經濟學》,反思自己的貧窮陷阱
Image by Free-Photos from Pixabay貧窮:出售明天換取今天的結構 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出身於印度,針對貧窮這件事,做了許多真正田野的研究,提出以收入S曲線(如下圖1)概念來貫串全書。如用簡單得來概括此圖的含義:即落入貧窮陷阱的人們,當下...
過客閱讀筆記,新人打卡
寫作的緣起:為了學習而寫 2007年大學畢業,進入企業管理研究所就讀,原本大學主修的資訊科學,面對大量文字的資訊,筆者囫圇吞棗般得大量吸收,卻苦無頭緒。在教授的鼓勵下,開始整理閱讀過的書籍、產業資訊、課堂討論等等,並開啟個人部落格,亂亂寫也寫了70-80篇,也養成了一些知識管理的習慣。
《清醒的企業》,期待清醒的自己
手上的書,把架上的空格一格一格慢慢佔滿了。四個月多前滿懷著不捨,離開了我們第一個孩子誕生的蘇城,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家鄉台灣。架上的每一本書都代表著過往的其中一段回憶,而大部分書都是在這10年間購買的(平均每年約200本),夜深人靜之時,看著這些書,讓筆者能靜下心來反思及反省自己。
《反脆弱》讀後心得
書名: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 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 中文出版日期:2013/07/01 柔弱勝剛強 細細閱讀本書,真不是一本容易對話的書。每次閱讀,筆者總試著保持著與作者對話角度閱讀及思考,綜覽此書其核心哲學思想與《老子》、《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