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寫心者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在自我認同之後

寫心者
·
·

在成為一個人的路上,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讚、別人的認同,就連自我認同也與童年的依附關係息息相關。

這陣子讀到一篇文章,就談到學會自我肯定這件事。
「不是等待被肯定,才開始相信自己,而是你先願意看見自己」

先說我的立場,我是極度認同這件事的,畢竟我用了好多時間才找回自己,我也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愛自己。所以自我認同這件事,的確是可以在童年的經驗之外重新長出來的。

不過,讀到這裡,大概不難看出我還有其他想說的話。

這段日子,我過得既悲傷又掙扎。因為我終於深刻明白,我和媽媽是不同的存在,而我必須從母親的懷抱中獨立出來。這不只是理智上的明白,而是用身體真實的體會,那種分離的無助感。

為什麼這兩件事有關呢?

人的一生大概脫離不了原生家庭與依附關係吧!
從照顧者身上學習成為一個人,也從他身上看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但如果這個照顧者自己本身就無法對自己給予肯定呢?
那麼這個小孩也得不到她的肯定吧!

這幾年,與家裡拉開物理上的距離之後,我開始學習認識自己,不是從照顧者的視角,而是我自己的內心。我知道要誠實的面對一切曾經的傷口有多需要勇氣,也知道那個想消失的日子有多麼絕望,可我也知道這段路上我得到過多少的讚美,因此也才能明白我自己有多麼無價。

現在的我敢說,我是能夠看見自己、給予自己肯定的人。

但一切都只需要一個否定,便能將好不容易建立的地基推翻。那個始終無法相信善意的否定,來自我心裡最愛的那個家人。其實我明白,媽媽有她自己的過去,有她需要走過的坎。可是她的陰影卻照在我的身上。


我第一次如此真實的明白,我必須做出切割,將她的課題交還給她,我才能夠轉身去建造我的人生。

在這個過程我經歷過堅定的自我認同,那是一段平靜而堅定的梁柱,彷彿任何暴風侵襲都無法滲入半滴水。然而否定的攻擊卻像揮之不去的白蟻,一點一點的吞噬掉努力的成果。

我想說的是,那個被推倒的地基,其實再怎麼堅固都還是曾經帶著傷的土地。而那個在淌血的心,就算再這麼堅定,還是想要尋求一個能夠聽懂的人,在我的耳邊輕輕地說:「你已經很棒了。」

再怎麼的自我認同,還是會渴望一個來自別人的認同阿!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