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 丝 终 曲 | #不爱也行#
以下文章来源于BIE别的 ,作者BIE别的

编者按:对于爱情,我们早已说倦。八岁起你就不再相信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初二时你对偶像剧不屑一顾,高三的暑假你读完《第二性》,立志绝不为爱陷入 “结构性困境”,直到大学你(终于)交上男朋友,才发现自己跟那些为爱上头的女子大生没什么区别。
但你还是不一样。你擅于自省。如今的你已对亲密关系有一定见解,对 Xinder 使用有一定心得,你读过《恋人絮语》与《爱欲之死》,懂得 “爱是激素分泌叠加社会建构”。总之,你透了。
这跟你在某个醒来的早晨肋骨下方被孤独击中、某个夏夜晚风里心脏忽然漏风、某次酒精蹦迪约会 flirting 结束后无法忍受的怅然若失并不矛盾。你是一个凡人,你必怀有两种心思。就让我们对这样一个事实开诚布公:爱是量产于丰盛年代的稀缺金属,“比金子更少,比昙花更短暂,比铁树开花更艰难。”
事已至此,不如躺平。欢迎打开我们的全新专栏 #不爱也行#。这里拒绝任何关于爱的陈词滥调,取而代之的是后爱欲时代的虚无与清醒。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女孩,欢迎说出你的故事:biedegirls@yishiyise.com。

蔡 菜
▼
1
小齐以前总说自己是个屌丝,现在不说了。其实我知道为什么,所有流行词都是无数面视点棱镜汇聚的焦点,它们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正中所有人某个角度的下怀 —— 屌丝这个词不仅取决于屌丝怎么看自己,更取决于女人怎么看他们。当然,小齐没想那么多,他只是不说了。
想知道小齐为什么不再管自己叫屌丝,就得先知道小齐怎么开始管自己叫屌丝的。即便我已经倦怠于讴歌中文互联网自由多态的往日荣光,仍不得不指出,屌丝就是在那片荣光下冒出头来的。一句话概括,那时的人很热情,即便在现实生活中仍然穷、囧、困惑,但终于借助互联网拿到了对自己的最终解释权,得以任意命名自己的穷、囧,以及困惑。
想象一下 —— 帝吧大军一声令下,这茬20多岁、精力充沛的男青年们在帷帐之中密谋,想用一个精悍的喻体形容自己和高帅富、女神,以及这个世界的关系。有人提出,不如就 “屌丝” 吧,一抓一大把,一把里都一模一样。
没人觉得丢脸,人年轻的时候都有骂人的冲动,屌丝的应有之意就在于你可以合理合法地施展这种冲动 —— 只要你是骂的是你自己。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用宣告自己失败的方式来庆祝话语权的胜利。到现在小齐总说我根本不懂什么叫互联网精神,我没说过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他本人就是互联网精神的遗孤。
2
有人说屌丝没心没肺,其实不是,或者说,至少现在不是。最后一茬屌丝往三十去了,早就开始忧心忡忡了,只是还没来得及撤下最后的嬉皮笑脸,别人总因此误解小齐,以为他在装开心、装熟,或者装逼。后来我才知道,那种笑是一种肌肉记忆,是还没被别人伤害时就已经预备好的正当防卫。
第一次跟小齐见面,他约我去吃一家印度餐厅。我在路上收到小齐的消息:其实我只有1米61,我回,跟我有什么关系,他说,我怕你尴尬。见了面发现小齐其实有1米68,小齐很得意,说这就叫欲扬先抑,我说,哦。小齐又说,你有没有觉得我说话有口音,我说,没仔细听,小齐说,我还以为你能听出来我是南方人,我说,你都168了我还需要听你口音才知道你是南方人吗。
小齐告诉我,屌丝的标准身高就是168,不多不少,但他也告诉我,他头小,是168里的 A 货,“还要啥自行车?”
但后来,小齐总是问我介不介意他只有168,我说不介意,我就喜欢矮的,小齐问我为什么,我说,男的有三个原生家庭,一个是原生家庭,一个是 JB 大小,还有一个是身高。这里边任何一个不达标,男的都会用一生去开解自己。所以呢,小齐问我,经常开解自己的人容易变的幽默,我说,我喜欢幽默的男的。小齐问,你真是这么认为的还是这是你现抖的包袱,我说,我只是单纯觉得很多事情都有一个简单到生理的原因,小齐说,什么都别说了你是我兄弟。
3
有人说屌丝死皮赖脸,其实不是,或者说,至少对我不是。小齐从没像网上对屌丝的误解那样对我进行性邀约的轰炸,但总是叮嘱我,心情不好记得告诉他,他会想想办法。他的办法,也就是讲段子逗我开心。小齐的段子主要分以下两种主题,对自己绝不手下留情的痛骂,和对女人既馋又惧的心情(惧的部分有时会表现为鄙视和厌恶)。这些段子往往以真假难辨的个人经历为主,对应着屌丝的核心焦虑:我是谁,以及,我能和谁交配。
小齐说,自己曾经很穷,只能给女孩买198的彩妆礼盒,标签一撕,假装唯品会。要么就在沃尔玛门口的商铺给女朋友买项链,龙年买的鼠年款,寓意:一生 “鼠” 于你。女孩想不明白,问,现在是龙年啊,小齐支支吾吾,说这是迪士尼合作款。
谁知道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真事的添油加醋版,还是小齐现编的段子。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明一下,说屌丝在女孩面前不知所措,已然是久远的刻板印象。屌丝这个身份的失效也体现在,再也没有一个屌丝能仅仅因为自己是屌丝,而继续心安理得地不被女孩喜欢。小齐早就在挫折中学会用幽默打开女孩的心扉,以及,绝不在女孩说 “去洗澡了” 之后没完没了。
小齐来自南方的一座小城市,刚来北京时住在7平米的自如,每天走路都在练习普通话。他说自己以前经常抽一种叫做 “玉溪” 的烟,管烟叫 “溪哥”,常吃黄焖鸡米饭,管饭叫 “鸡哥”。小齐时而踌躇满志追寻 “正道的光”,时而被自己山呼海啸般的欲望拍得晕头转向,晕的时候,他在陌陌上首冲6元会员,然后发现没什么用。
现在不那么蠢了,小齐告诉我,女孩谁会无缘无故地喜欢你,没有,我说,你这么幽默不可能没有女孩喜欢你,小齐来劲了,说都是些庸脂俗粉,自己不是来者不拒的人,我问,怎么个不来者不拒呢,小齐说,这么跟你说,我跟我不喜欢的上床绝不会亲她。
这是小齐的底线,他认为,对女人来说,男人分两类:可性交的,和不可性交的,对于男人来说,女人分两类:有吻性交的,和无吻性交的。
4
有人说屌丝穷,其实不是,很多屌丝早就摇身一变,跻身大厂 P6了,真正内化下来的,是他们对仪式感根深蒂固的排斥。这种排斥从第一个女朋友的生日迫在眉睫却只能上网搜索 “200块以下性价比高的礼物” 时就开始了。直到表白被三番五次地拒绝,约定变成不了了之的笑话,屌丝嘴上不说但内心刻上了这样的想法:原来隆重的东西是更容易显得可笑的。
我不知道这跟小齐从来不对我表白有没有关系。他总跟我说,话说出口,就不会成真。我问他我们是什么关系,他抱住我,说是我生大病时可以帮我转发水滴众筹到钉钉群的关系,我没搭理他,他自己笑了,又补充,说认识水滴众筹的哥们儿可以给我推上 banner。我说,谢谢你,他说小事儿,定向打靶药给我返点就可以。
我不知道小齐到底喜不喜欢我,两个答案的证据差不多一样多。但如果让我基于以上的认识去揣测小齐,我想他应该喜欢我。但我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赦免他亲自表达的责任,毕竟,我不会喜欢一个屌丝。
5
有人说屌丝不学无术,surely not ,小齐告诉我,屌丝只是爱经验甚过于知识,爱总结甚过于思索,爱模仿甚过于原创。这不是肤浅,是考虑到了性价比,跟有钱之后也只买网易严选一个道理。
小齐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我还不认识小齐,据他说,那是他最痛苦的一段时间。自发的集体认同感是屌丝得以成立的关键,但那种对于无产阶级兄弟情谊的想象被都市生活的格子间和玻璃幕墙割裂到粉碎,更不要提现在那些女的,怎么这么雄赳赳气昂昂,还没等男的祭出荡妇羞辱的大招就一个个先说自己如何生性浪荡,吃了瘪的屌丝不知道该感叹世风日下,还是为了获得交配机会当即加入更时髦的话语体系。站在原地愣神的功夫里,他们至少明白了一件事,从前别人管他们叫屌丝,是因为他们管自己叫屌丝;现在别人管他们叫蝈蝻,是因为女的管他们叫蝈蝻。在直男气质日益被群嘲的语境下、剑拔弩张的性别战争和愈发狭窄的讨论空间里,屌丝在自顾不暇中让渡了自己。
小齐看到这里笑了,说你以为你很懂屌丝,搁这一顿总结别人,自己每月挣多少钱,我还觉得你是闲书读多了的过期女亚逼呢,小齐问我,知道怎么分辨池塘里的王八吗?
我说,不知道。
小齐说,池塘里一动不动的,是王八,那瞎几把动的,也是王八,因为池塘里,就只有王八。你就属于那瞎几把动的。
我表示不屑,说你们这些没文化还爱教育人的男的就喜欢说一些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的糙话。
小齐笑了,说早就被你看透了是吧,一个二本子在一片混沌中摸索,看到了几句似乎可以变成线索的话就死死攥在手里,以为又掌握了一条生活的底层逻辑,我才是那瞎几把动的王八是吧。
别别别,我说,我也是瞎几把动的王八,你不说了吗,一个池塘里的,就都是王八。
6
反正我就是这么理解屌丝的,我跟小齐说。我俩肩并着肩,坐在望京一家居酒屋里吃冰块上的黄桃。一个小时前,我告诉小齐,我有男朋友了,小齐把脸别过去半天,轻轻地责备了我一句,妈的,你让我把准备的段子全忘了。丫也就这点出息了,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跟屌丝玩儿了,估计小齐也在下决心,以后不跟没溜儿的女亚逼玩儿了。
“都一年了,” 小齐边吃黄桃边说,“我真搞不懂到底是我在玩你还是你在玩我”。
// 作者:蔡菜
// 编辑:赵四,Alexwood
// 排版:赵四,素鸡
// 设计:冬甩
BIE别的女孩致力于呈现一切女性视角的探索,支持女性/酷儿艺术家创作,为所有女性主义创作者搭建自由展示的平台,一起书写 HERstory。
我们相信智识,推崇创造,鼓励质疑,以独立的思考、先锋的态度与多元的性别观点,为每一位别的女孩带来灵感、智慧与勇气
公众号/微博/小红书:BIE别的女孩
BIE GIRLS is a sub-community of BIE Biede that covers gender-related content, aiming to explore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ales. Topics in this community range from self-grow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d gender cognition, all the way to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art. We believe in wisdom, advocate creativity and encourage people to question reality. We work to bring inspiration, wisdom and courage to every BIE girl via independent thinking, a pioneering attitude and diversified views on gender.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