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石的耶佛合參

西田弘義
·
·
IPFS
·
根本差異仍存:佛教強調自力修行而得拯救,基督教則堅持他力拯救──惟有基督方能施行救恩。

徐松石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基督教牧者與神學家。近日閱讀關於他的文章,方知他同時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民俗學家,著作等身,令人敬佩。對我而言,這可謂相見恨晚,因我近來亦愈加關注人類學與民族學的議題。

徐松石一生熱心於基督教與佛教之間的對話與合參。這對我構建「中華神學」的努力,無疑是一大激勵。然而,徐牧師在某些宗教融合的論點上,我卻難以苟同。

例如他指出:基督乃宇宙真如之道體,充滿萬有,因此能啟迪人心中上帝之靈。如此一來,「自救」與「被救」之間便無根本衝突。也就是說,基督的拯救與佛教所主張的內在自我覺悟,兩者可以互為啟發。他更進一步認為,基督在人心中的啟迪作用,若以佛教語彙表達,即是「真如佛性」的開顯。

對於徐牧師的「萬有在神論」傾向,我暫且不作討論。但若僅因基督充滿萬有,便認為基督與佛教「真如」相通,實屬根本錯誤。蓋因佛教所謂「真如」,乃人人本具,屬於人自身的本性;而基督或父上帝,即使充滿人心,亦非屬於人的一部分,而是超越於人之存在。因此,雖同用「真如」一詞,其所指本質迥異,斷不可混為一談。

其實,若欲以「真如」為橋樑,使兩者有所溝通,亦非全無可能。只需指出:人心中原本具有「上帝的形象」,此為人被造之本性的一部分。只因人墮落後,這形象被蒙蔽、昏暗。基督的拯救,便是以其靈重啟人心中上帝的形象。此「形象」,可與佛教所言「真如佛性」相類比。如此雖能打通語言的界限,然根本差異仍存:佛教強調自力修行而得拯救,基督教則堅持他力拯救──惟有基督方能施行救恩。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西田弘義自由作家,讓生活、科學、科技、宗教、文藝等思想化為文字,在世界中留下痕跡。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應用:科技
14 篇作品

OpenAI 執行長美國參議院作證

人文:基督教
11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