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OOC的现状
前段时间决定把之前加着一直没看的网课慢慢都给看掉。浏览一下现有的资源,就有了一些直观感受和观察。
MOOC被提出来大规模推广的时候,虽然概念也不是很新,但大家还是很乐观。十年多过去,现状就是如果把MOOC现在所有的资源(课程)当作一个在线大学的排课表(catalogue),那么它就是一个培养CS专业学生的在线理工科大学。
当然这是我的估计,可以做个更精确的统计。其实最简单直接的结果就是,你可以在网上拿到一个很好的教育机构(institution)背书的CS项目的学位,比如Data Science,但文科呢?根本不可能。
那么肯定有人说,那这么多文科的课呢?理工科大学反正也要上通识课,我的感受是这些文科的存在就是满足通识的要求。
比方说我们看Yale OpenCourse。YOC算是在线课早年最积极的先驱,和Apple也合作(但那个Apple的教育app很遗憾已经取消不再维护了),人文课程最多。主要就是在2006年到2011年之间,之后就没有了。40门课以100和200打头的课程为主,300打头的4门,但这些课的难度应该都是大一都能直接上。
哈佛的那几门有名的课大家都知道,流行,但流行就意味着非常入门,所以不说了。
MIT的openware很早就在线了,可能是做得最好也是最更新的,MIT的课当然是倾向理工,文科课也很好但少而精是可以理解的。
你再去Coursera或者edx上面在人文类的学科下面点Advanced看看高级的课有多少。(答案是没基本没有,西安交大有一门《品读道家的智慧》。Come on… 你怎么好意思标Advanced。)
这就是人文在线课程的顶端了。
我想再强调一下,不是说这些文科资源不好。是非常好,但我还想要更多。
我觉得大部分人文学生都能有感触,人文教育也不是什么做题或者知识点,这些都不重要。比较严格的rigorous一点的人文训练,其实都是在20人以下的小课堂里以及office hour难为情地(你也可以哭)跟老师说paper写不出当中磨砺出来的。课堂里多少为了发言而发言拿参与分的我们暂且不说,如果是高级的课自然筛掉了不感兴趣为了过必修的人。真正有效的互动交流,我坚信是视频暂时是替不了的。
这里有几个猜想,不相互排斥,可能都有。
- MOOC像所有其他不赚钱的好事,都有点兴头上。结合大部分用户只是想上,但不会真的上,他不像健身房的健身教练,你买了课不好意思退。你想上不上,也没损失。所以这事情双方就都温吞水了。(也是很反常,知识付费铺天盖地,在网课这方面,你能免费得到的还真的就是最好的。)
- 人文教育重在普及。网课就不可能深入。
- 可能高校也知道,网课是正面的广告,也是一点甜头,精华的部分当然还是要够资格的学生通过层层竞争才能享受到。
- 悲观一点,社会资源偏向CS理工,人文没落就是大趋势,就这样了。没办法。
补充一句评论: The humanities as we really came to know them, small liberal arts colleges, etc. were a product of the postwar middle class, when an English degree got someone a job. That’s just not the social structure today. The curriculum is ultimately going to reflect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for a lot of families today, the humanities just aren’t going to make sense.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