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看見」到「看見自己」-談匱乏環境下的自我發展
匱乏所影響的主要是「鏡映」的歷程,因為每個人環境與特質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因應方式。本篇先就匱乏的兩種情境「缺失」與「扭曲」,以及兩種主要的人格面向-「內傾」與「外傾」,概略地描述自我在匱乏狀態的可能發展。
什麼是「匱乏」的環境?
首先要說明,「匱乏」主要並不是「物質」的缺少,而是「回應」的欠缺或是扭曲。雖然物質上的貧乏對於心理有一定的影響,會直接造成「慾望滿足」的挫折。但是「鏡映」的過程主要是對「個人特質與能力的表現」給予回應,這樣的表現不必然需要「物質」上的充裕才能成立。如同畫畫不一定要有很好的作畫材料,隨手的塗鴉也可以有「表現」。「鏡映」要去回應的不是作品的「好壞」,而是表現的「企圖」。兒童表現出對於畫畫的「興趣」,照顧者需要去回應的不是關於作品的好壞,而是兒童想去畫的的動機與畫的過程中的心情與感受。這不是千篇一律的「哇!你畫的好棒喔!」就好了,適當的鼓勵當然需要,但是過於「制式」的回應並無法幫兒童看見更多的自己。回應還可以是-「哇!你畫了一張畫耶!要不要說一下你畫了什麼?」,「有沒有什麼想畫卻沒有畫出來的?」,「還有沒有想畫什麼?」。鼓勵他繼續嘗試,與他討論是否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解決。
照顧者不需要很了解「畫畫」這件事,需要的是去傾聽孩子「做的想法」,鼓勵他嘗試的「企圖」,這才是回應的重點。
回應的缺乏
這種型態的匱乏,主要是因為照顧者本身,因為環境或是自身心理狀態的困難,導致無法給予兒童回應,這在忙碌的現代社會是很常見的狀況。兒童為缺少適當的回應,無法清楚的看見自己,就像沒有鏡子,看不見自己的容貌一樣。這往往導致長大後「自我感」的模糊與不確定,一種空洞的渴望,彷彿生命總是少了點什麼,卻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他可能不斷地想要尋求會得他人的「認同」,或是追逐著社會上流行的事物,來填補匱乏;也可能過度固著在某些事物上,尤其是帶著「成癮」性質的,由短暫的強烈刺激來克服與避開模糊的憂鬱感。
回應的扭曲
回應的「扭曲」則是,照顧者是回應了兒童的表現,但卻是不管孩子自身的感受與想法,以自己的觀點跟需求去影響孩子;忽略孩子的特質與能力,把孩子視為自己期待與需求的延伸。
孩子可能照到了鏡子,但看到是扭曲的自己,並且誤以為那就是自己本來的樣子。
這種自我感的扭曲,往往造成成年後對於自己從事的工作感到缺乏熱情,感覺像是被迫著生活,無法從生活中感受樂趣卻又無法改變。
這在目前台灣社會可能是更普遍的情況。焦慮的父母不斷地為小孩設想未來的發展,競爭熱門的學科與行業,結果是整體社會生活態度的消極與冷漠。
內傾的特質
「內傾」與「外傾」是榮格的人格理論中的兩個很主要的人格面向,指的是個體精神所主要關注的面向是朝向內在的心理世界(內傾)或是外在的客觀世界(外傾)。
長期以來,社會的主流價值都傾向於鼓勵「外傾」的特質,這對於「內傾」特質的人 非常不利,讓他們在發展上遇到比較多的困難。但是「內傾」特質往往具有比較堅毅的心理特質,一旦找到目標便可以持續不斷的前進,經常是可以有比較高的完成度。
「內傾」特質在面臨匱乏的情境時,可能會更強化往內的傾向,大量撤回對於外界的關注。如果只是回應的「缺失」,他們可能還有機會保留自己的內在空間,去發展自己的特質;但是因為缺乏「鏡子」,比較缺乏修正的機會,可能會過度的自我中心。若是面臨回應的「扭曲」,當外界的壓迫太大,內在世界可能會因無法支撐壓力而碎裂,造成內在的不穩定與混亂。
外傾的特質
「外傾」特質因為將注意力比較放在外界,容易尋求新的鏡映對象,有較大的機會獲得發展上的需求滿足。但也因此容易因「扭曲」的影響,調整與改變自己去順應社會的價值,但也失去了部份的自我。這種情形可能是最普遍的發展狀態。
但是「外傾」的特質如果受到外界過度的壓制力量,可能會產生強烈的反抗,形成反社會的傾向,以對抗的方式來維持自我。
可能的解決方式
我大略地分為環境與自己兩個面向來討論。但要先說明,「鏡映」是一個持續終身的歷程,沒有所謂的完成的時候(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在追尋自我了)。它也不必然只能由幼兒期的照顧者身上才能獲得,雖然他們具有最大的影響力。
如果主要照顧者無法滿足「鏡映」的需求,兒童通常會轉向其他人,例如家族中類似父母角色的長輩或是年齡較大一些的同輩。就學後可能是學校的老師、學長姐或是關係契合的同輩。但是讓人憂心的是,現代社會朝向小家庭發展,導致尋求「備胎」的機率大減;而教育狀況因為升學壓力而扭曲,常常無法提供「鏡映」的心理需求。
未完成的「鏡映」需求,成人之後最常會出現在親密關係之中,期待由伴侶來提供。伴侶事實上也具有相當大的心理重要性,可以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成人的親密關係還是不同於兒童期的親子關係(雖然是無可避免的會出現),過多的鏡映需求會對伴侶的親密關係造成破壞,這可能是很多婚姻問題的根源。
再其次則會出現在其他人際關係中。同樣的,過度的鏡映需求也是會破壞正常的人際關係,導致更多人際關係的困難。
而對於成長於「匱乏」環境的個體本身,處境是相當艱難的。
可以的幾個方向是,一是尋求對於自身特質與能力的了解,藉由特質與能力的充分實踐來建構自我(這部份可以參考我寫的天賦這篇文章)。其次是要放棄尋求由單一對象提供鏡映的需求(這可能是最難的部份),多面向的尋求可能的資源(不同的人及團體或社群,以及文化資源)。不用急於完成(雖然這樣的需求通常讓人感到急迫),這股力量常常也是生命前進的最大動力。
結語
以上只是很概略性的描述,更多的細節我希望可以在我其他以及之後的文章盡量呈現。
我們畢竟無法選擇出生在一個不匱乏的環境,無法選擇擁有足夠理想的照顧者。但是可以選擇的是,放掉已然確定失去的,追尋未來可以擁有的;在有能力之後,選擇讓這個社會有更好的,讓兒童成長的良好環境。
人生總歸無法圓滿,匱乏雖然會造成痛苦與遺憾,有時也會激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生命會找到出路」,希望我們的社會能為所有的生命提供可走的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