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當孩子問:「甚麼是生命?」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在我邊忙著督促他完成功課,邊預備一家大小共六人的晚餐時,他突然問道:「甚麼是生命?」我當時心裏充斥著家庭雜務,最初還聽不清楚這不足六歲的孩子在問甚麼,於是我反問他:「你說甚麼?」他便又認真地將問題再問一次:「甚麼是生命?」待我聽清楚後,腦裏卻是一呆,心想,這問題很複雜,我自己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他?
圖片來源:虛詞・無形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謝傲霜

一天孩子放學回家,在我邊忙著督促他完成功課,邊預備一家大小共六人的晚餐時,他突然問道:「甚麼是生命?」我當時心裏充斥著家庭雜務,最初還聽不清楚這不足六歲的孩子在問甚麼,於是我反問他:「你說甚麼?」他便又認真地將問題再問一次:「甚麼是生命?」待我聽清楚後,腦裏卻是一呆,心想,這問題很複雜,我自己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他?於是只反射式地回答說:「生命就是時間,你還在拖拖拉拉,不快點開始做功課,就是浪費了生命。」這當然不是合適的答案,但一切在忙亂中,只想暫時中止這可以是十分悠長的對話。

待晚上睡覺前,我帶孩子重回剛才未完的對話。

媽媽:你剛才問甚麼是生命?那你認為呢?

孩子:我不知道。

媽媽:動物有沒有生命?

孩子:有。

媽媽:植物有沒有生命?

孩子:有。

媽媽:人類呢?

孩子:有的。

媽媽:那麼這扇木門呢?(我指著房間的木門)

孩子:……有?

媽媽:曾經有,但現在已經沒有了。

孩子:我希望這世界有長生不老藥。

媽媽:如果這世界所有生命都長生不老,地球會變成怎麼樣?

孩子:……

媽媽:還記得米米嗎?(我們曾經養過的小龜)

孩子:我不想談死亡。

媽媽:(沒有理,繼續談)米米被埋在樹下,牠死了,腐爛腐爛變成泥土,然後牠的養分被其他植物吸收生長,成為新的生命。就算是石頭,它本身沒生命,但石頭可以風化成為泥土,同樣滋養植物,植物又給動物吃,這些都是生命。所有東西其實都連成一體,生死循環不息。

孩子:太陽死了會變成黑洞。我不想被黑洞吸了入去。

媽媽:我也不想。但我們不會見到那一天,因為在這之前,我們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

孩子:地球死了,會有第二個地球嗎?

媽媽:有可能。

孩子:在那個地球,香港和台灣會連在一起嗎?(兩隻小手合併起來)

媽媽:……會的。

寫到這裡,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2022年2月,我帶著孩子從他的出生地香港移居台灣,那時他才剛滿五歲不久,這半年多以來,卻一直惦念著香港的一切。想來,他還會有更多而我又不太懂得回答的問題要向我發問。

孩子問個不停是好事,因為這證明他對世界好奇,懂得觀察和思考。但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突如其來各式各樣的問題,尤其涉及哲學範疇,有時真讓人束手無策。我會嘗試借助繪本、童書,幫助我去回答孩子的問題,並帶領他討論、探索和思考。以下分享三套值得一讀的哲學繪本系列,有時甚至乎遇到教養問題時,我也會引述曾和孩子一起讀過的繪本,好讓他明白有些事情為何要這樣那樣處理。

吉竹伸介的作品,相信對不少父母來說並不陌生,其作品除獲眾多亞洲繪本獎項以外,更獲《紐約時報》最佳兒童繪本的肯定。我第一本接觸的吉竹伸介作品是《好無聊啊好無聊》,從無聊引伸到思考的意義和趣味,想像力爆燈,圖像也超吸引,四五歲的孩子一讀就喜歡,雖然當中許多意念孩子未必完全明白,但就是能吸引他一次又一次自行翻閱。好的兒童繪本,首先必須能引起閱讀興趣。另一本《討厭的人都跌倒吧》處理孩子內心的憎恨和復仇心理,繼而引導如何不被內心的仇恨綑綁。吉竹伸介還有許多充滿哲學意味而又吸引孩子細閱的繪本,當然部分需要父母引導閱讀,適合幼稚園到高小的孩子們。

大家都知道法國著重兒童的哲學教育,例如自拿破崙時代起,哲學便被列為中等教育必修課,甚至坊間會舉辦兒童哲學工作坊,幼兒從三歲就可以開始接觸哲學。《問個不停的小孩,加斯東》是來自法國的親子哲學繪本,適合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閱讀討論,當中不少問題跟孩子好好討論思考,還有助父母日常教養孩子,可說一舉多得,例如「為什麼不可以打架?」、「為什麼我不能想幹嘛就幹嘛?」、「不公平!」、「為什麼要上學?」等。由於本書設計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由加斯東這小孩面對的問題來引導討論,可說容易讓孩子代入情境,吸引他們追讀和思考。本書還有第2集,兩本書探討的問題大不相同,卻同樣重要。正如第一集書封面所言,這是給爸媽的萬能解答書,三至十二歲適讀。

第三套向大家推介的同樣是來自法國的作品,由法國哲學作家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所著,他長期致力推廣成人和兒童哲學思考,其中的《哲學.思考.遊戲》套書,包含《我,是什麼呢?》、《情感,是什麼呢?》、《人生,是什麼呢?》等9冊圖書,乃法國暢銷作品,榮獲多項大獎。這套書比較適合由成年人帶領閱讀,配合作者「以討論來教學」、「以問題來回答問題」的理念,秉承「蘇格拉底式的提問」,即只要問對問題,就可以教養孩子對事物作出正確判斷,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其實關乎哲學的書,大人讀來也一樣感到震撼,尤其這些設計予小孩閱讀的書籍,因為它們簡單直指人之生存本質,帶領營役於工作及繁瑣雜務的成人尋回初心,思考生命的意義,尋求紓解困苦的方法。例如在《問個不停的小孩,加斯東》的其一問題是「為什麼會害怕?」,每揭一頁,左頁是加斯東就日常生活與父母或師長的對話,右頁則是簡單的配圖和概括的論述,精簡到位:「每個人都會害怕。最深的恐懼經常來自於想像。如果被害怕控制,就無法遇見生活中的驚喜。有時候害怕是好的,它能擋去一些真正的危險。戰勝害怕就能更上一層樓。有人相信你時能消除害怕的感覺。把害怕的事說出口,就不會那麼怕了。」

謝傲霜
香港作家、編劇,編著有《中英街一號》、《新春糊士托.菜園藝術快樂抗爭》、《愛情廢話》、《香港情書》等作品。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莎莉》 :從台中到巴黎,演繹亞洲女性的出走日記 ——訪導演練建宏、演員劉品言

張愛玲金句,有時比周星馳更好笑

我知道,我在場,我記得,我見證了一切:顧玉玲《一切都在此時此刻》新書分享會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