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vs需要

佛系媽媽
·
(修改过)
·
IPFS
·

我小時候家裏環境不太好,媽媽一個人在外打工收入不高,幸好伯父有給我們很多幫助,所以我媽媽一直很謹慎用錢。

大約小學四年級時,一次我去探望嫲嫲,她給了我二百元,我受寵若驚,反覆確認是給我後,我便雀躍地到書局買了不少漂亮的精品和手工材料,還買了幾張很精緻的母親節卡,想要送給媽媽。

怎料媽媽發現後十分震怒,嚴厲地教訓了我,說我胡亂揮霍,其他地方有很多人連食物也沒有,但我竟然把金錢用在這些奢侈品上,有剩餘的金錢應該是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不是滿足自己的慾望。媽媽還叫我不要送她那些母親節卡,她收到也不會高興。

在哭著道歉的同時,一些信念在我內心紮根了:

  • 就算是自己的錢也不可以隨意動用,我只能買我「需要」的東西

  • 買「想要」的東西等於奢侈,會對不起貧困的人

  • 買「需要」的東西後,剩餘的錢要去捐助有需要的人

結果那些手工材料,我只敢趁媽媽不在家時偷偷地做,而我在做手工時有很大的羞恥感,再後來我很少做手工了。而那幾張母親節卡,我一直留到結婚生孩子,都沒有送出去,在最近一次搬屋,我終於把那幾張已發黃的卡丟掉了。

從那時起,我變得十分節儉,只會買最基本的東西。到後來我出來工作,收入已很可觀,但我仍是十分節儉,同事都在吃商務午餐時,我卻多是帶飯或吃快餐店。

一次同事一邊網購,一邊感歎:「嘩!這雙鞋真的很漂亮!」。我聽了後十分羡慕同事能欣賞美好的服飾,因為我從來買服飾都是挑平宜又實用的,美不美從來不是我的考慮點,因為實用是「需要」,美觀是「想要」。那時候,同事會把她們不要的衣服送給我,如果有天發現我穿得特別好,那大概是因為我在穿同事送的衣服了。

另外我還不斷迫自己捐錢,每逢哪兒有天災人禍,我一定會捐款。我試過同時定期捐助五、六個機構。有朋友知道後覺得我十分善心,但其實我只是覺得自己必需要這樣做,否則我便會內疚,沒甚麼值得欣賞的。

到前幾年疫情,每天要戴口罩,我很想用立體剪裁的口罩,呼吸會舒服很多,但結果我還是用最平宜的 $1 一個的平面口罩。那時我已經開始療癒,我和我心靈導師阿賢哭訴:「我連五元一個立體口罩都捨不得買給自己,我真的不值得擁有我想要的東西嗎?!但我買了貴口罩,又對不起窮困的人,我有餘錢是要捐給他們的。」

阿賢說:「是兩件事來的,你無論買不買那些東西,你仍是可以捐助他們的。捐錢是一件事,你買東西給自己是另一件事。我會建議你試試盡情買你想要的東西!」
我欵惑地問:「下? 盡情買? 我變了購物狂那怎麼辦?」
阿賢說:「你不會太過份的。」
那一刻那種被信任的感覺,令我感動得想哭。
當我也自我懷疑的時候,阿賢的信任讓我有信心去嘗試。

這就大團圓結局嗎?
不!還有續集!

由於我自己過度節儉,不懂分甚麼情況才適合用錢,所以面對女兒不斷花錢的情況,我不懂得如何處理。就像鐘擺般,我自己一直在一個極端,當我在學習容許自己花費時,我也容許女兒盡情花費,結果女兒成了相反的極端,幾乎是一口氣便花光了她幾年的利是錢。這對我和女兒都是慘烈的一課,但也是很有意義的一課。

當然不是每個被教導「想要」和「需要」的情況也會變到我這樣極端,但比起教會女兒分辨兩者,我更希望女兒能相信人生是豐盛的,相信自己值得擁有。

教養確實是一個共同學習的旅程。我和女兒在鐘擺的兩端,都在慢慢的學習去回歸中間。每個人的中間點也可以不同,但當我們越接近自己的中間點,便能更輕鬆自在的帶領我們下一代找到自己的中間點。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佛系媽媽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創傷,深受感動,最後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遷站啟示

想說甚麼就說甚麼 才算是「真實」嗎?

腸胃炎的兩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