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卓越人生的黑馬思維

書識。書寫
·
(修改过)
·
IPFS
·

本書兩位作者在哈佛大學進行了一項名為“黑馬計劃”的研究項目,探討那些與體制格格不入、不被看好卻異軍突起,達到非凡成就的人。當中有人從酒保變成時裝大師,有人從競選助理變成空間規劃達人,有人從快餐店店員變成發現新行星的天文學家。兩位作者之所以進行此項研究,某程度是為替自己的切身經歷尋找答案,因為他們都是中輟休學的“黑馬”:陶德‧羅斯從小罹患過動症,高中中輟,曾靠修籬笆維生,後來卻成了哈佛博士兼暢銷書作家;奧吉‧歐格斯從四所大學五度休學,忍受不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曾賣二手書度日,但後來成為神經科學家。


所謂黑馬,是指那些原本不被看好,卻意外獲勝的人。這個詞源自一八三一年的英國小說《年輕的公爵》,裡面講述主角賭馬時,因一匹乏人問津的黑馬奪冠,害他輸掉一大筆錢。此後“黑馬”一詞流行起來,成了用來比喻事前不被看好,但事後突破重圍、跌破眾人眼鏡的人。


本書以“黑馬計劃”中眾多受訪者的人生故事,結合作者的自身經歷,告訴讀者每個人都可以是黑馬。黑馬的個性各式各樣,跟一般人無異。但他們有個非常明顯的共同點,就是追求自我實現。每位受訪者都非常投入在自己想做的事上,不求回報。他們並非靠追求卓越而實現自我,而是靠追求自我實現而成就卓越。


書裡提到,現有的標準化體制框架了大眾對成功的定義。從小我們被灌輸,要用功學習才能出人頭地;投身社會後,找份安穩的工作努力奮鬥;在組織裡逐步往上爬,便可得到財富和地位,成就卓越人生。似乎只要按照這樣的路徑,我們就可達至成功。但實際上,只有少數人遵循這樣的路徑爬上金字塔頂,成為大眾定義的成功人士過着快樂的人生。


而這種社會所遵循的成功模式,其實來自上世紀工業時代下,因應當時社會需要大量生產,各行各業透過標準化模式運作以求可穩定、快速、有效地產出。為達到標準化目標,就需要消除個體上差異,以標準模板來做固定化生產。不過,當這套標準化模式延伸至不同體制,包括教育和職涯體制後,卻忽略並侷限了毎個人作為獨立個體的自身發展。因在這樣的標準化體制下,並不能辨別、發掘每個人不同的潛能,反而更令那些成績或表現未如理想的人受盡挫折,甚至錯過實現自我、成就人生的機會。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進步,造就出現今重視個體化的時代,並且有愈來愈多的黑馬例子讓大家看到,固有的成功路逕並不適用於每個人。擺脫追求既定成功路徑、選擇實現自我、發掘並創造個體的特殊性,這樣任何人都可由組織裡的小螺絲變身成為出人意料的黑馬。


在本書不同領域的黑馬實例裡,作者找到一套共通原則並歸納為“黑馬思維”四步驟。首先是“知道你的微動力”,找出個人多樣的喜好與特質,再妥善調和及善用它們,打造自己的熱情。其次是“清楚你的選擇”,要作出選擇而不是被挑選,把熱情變成目標,主動去創造沒人考慮過的機會,這好比是自己挑選合適的食材來煮一道菜,而不是從別人給你的菜單中選一道菜;作出選擇時往往需要衡量風險,在標準化思維,風險取決於致勝的機率,但在黑馬思維,風險取決於微動力和機會的契合程度;當某個機會愈能激發自身的微動力,就愈有熱忱,選擇它的風險就愈低。第三,是“了解你的策略”,在追求目標過程中,並沒有單一的策略,要靈活調整步伐來往前邁進,歡迎失敗、嘗試錯誤,持續檢討與修正,這才會發覺自己隱而未現的強項。最後一步是“忽略你的目的地”,即要忽略標準化職涯道路所設定的目的地,因為那是傳統體制下設定的目標,對個人的自我實現無益;着重於把在乎的事做得更好,這就不是在亂彎亂繞,而是由真實的自我引領自己往上攀升;而即使最後攀上高峰,也不要停下腳步,繼續追隨自己的渴望與動力,攀上其他更高的山峰。


正如書中所說,成功並沒有一條筆直的大道,唯有持續善用自己的特質,想出如何把自己最在乎的事做得更好,才能踏上實現自我的道路,從而可在標準化體制走出個人化的成功之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書識。書寫閱讀蘊含創意,觀察激發靈感;當創意碰上靈感,再透過文字進行記錄,將發揮出巨大的力量,一股能令世界變得更好的力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解構有錢人家居的致富風水

靈活思考 從煩惱中解脫

從《鬼滅之刃》學習強韌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