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12)—— 习近平喊话外企:“老二不能走”背后的深层用意

泽西说真相
·
·
IPFS

泽西

内容提要

近期,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召集外企高管座谈,试图稳定外资信心。然而,这一举措背后更多是政治和外交考量,旨在对内展示领导力,对外塑造开放形象,以应对经济萧条与国际孤立风险。本文剖析习近平喊话外企“老二不能走”的深层意图,揭示其软威胁话术和拉拢跨国公司的战略考量。在国际产业链去中国化趋势下,中共寄望通过外企对西方施压,以维持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然而,这种策略面临现实挑战,习近平的算盘难如愿以偿。

外企撤资加速,习近平紧急喊话

近期,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又搞了一场座谈会,这次座谈的不是民企大佬,而是一众跨国公司的企业家,预先说是80位,最后只来了40位。它所释放的信号是,他要抓经济,他要继续搞开放,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习的最真实意图是,对内展示领导力,增强党内的信任,因为执政的危机正折磨着他。

我之所以用“老二不能走”,是借用中国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一句家喻户晓的台词“老九不能走”,因为现在外企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民企,位居第二,比位居第三的国企至少要大一倍。

习的国安法和反间谍法让外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备受打击,加之台湾局势日益紧张,再加之近期川普对中国加征了20%的关税,引发贸易摩擦升级,外企撤出中国的趋势已势如破竹。2024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了27.1%,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 ​

座谈会上,习强调,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跨国公司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习希望,跨国公司“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他表示,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愿进一步开放市场,欢迎外资企业在华投资。

然而,外资撤出中国的脚步没有停歇,苹果、三星、富士康等,正在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以应对不确定性。当然还有​一些外企因为重资产投入,一时难以全身而退,有的外企是对中共的邪恶本质认知不够,所以还在观望中。

“两个维护”:合作表象下的软威胁

习召开外企座谈会的用意显然是多重的,至少有四个层面的诉求:一是向外界表明,中国仍然欢迎外资,试图稳定外资信心,防止大规模撤资。二是在国际舞台上塑造正面形象。近年来,中国国际形象因人权、经济胁迫等问题受损,外交困境加剧,现在通过高调邀请跨国公司高层座谈,以缓解疑虑,修复形象。三是增加外企对中国政策的直接了解。他是想通过他直接出面表达政策方向,承诺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外企对中国市场的信任。四是对内展示领导力,增强党内信任。经济萧条引发社会焦虑,外资撤离加重了这种焦虑。通过高规格座谈会,习试图展示“经济掌控力”和“国际号召力”,提振国内信心,同时增强党内支持。当前对经济的持续萧条和政策失误,党内批评的声音正与日俱增,他想通过展示跨国公司高管的支持,以此巩固他的个人威望。

总之,举办外企座谈会不仅是出于经济层面的考量,主要是政治和外交的综合考量,旨在应对经济萧条和被国际孤立的风险。但事实将一再证明,他所有的盘算都是枉费心机。因为挽留外企如同提振民企,都不是靠表态,靠宣传和忽悠所能奏效的,而是要拿出切实可信的实际举措。如果开个座谈会就能解决这些困局,那只能说,这些民企和外企的企业家们都是幼稚园的心智水准,真正被忽悠的恐怕不会超出1%。

 在这里,我想重点解读习在座谈会上说的那两句关键的话:我这里将其简称为“两个维护”,即号召外企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全球化趋势,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这两句话看似积极正面,但从语境和背景来看,话语背后却带有一定的威胁和暗示的意味,可见,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

一、当前,欧美多国政府都在推动“去风险化”,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过度依赖,这让中共领导层感到焦虑。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的表态实际上是对这些跨国公司的一种施压,意在提醒或暗示,如果你们选择“撤资”或调整供应链,可能会对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二、“共同维护”从字面上看,是一种合作性的表达,但在中国官方话语中往往带有转嫁责任的意味。习近平在座谈会上这样说,实际上是试图将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的责任部分转移给外资企业,暗示如果未来供应链出问题,责任不在中国,而是这些企业自己“破坏了稳定”。

三、习近平此时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意在强化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警告企业不要轻举妄动。四、跨国公司尤其是欧美企业往往受本国政策影响,而这些国家的“去风险化”导向与中国形成对立。习强调“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实际上是希望这些跨国公司在政策上游说其政府,减缓对中国产业链的打压。

习近平的上述表态,表面上是呼吁合作,实际上是对外资企业的一种“软威胁”。他试图通过强调全球化趋势不可逆,以此挽回部分企业撤离中国的决心。这是我对习的第一句话的解读。

全球化捍卫者?习近平的新话术与现实困境

习之所以强调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捍卫者,其背后也有着深刻的政治意图和战略考量。习如此表态的目的,一是展示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脱钩”描绘为“逆全球化”,以博取国际社会和跨国企业的认同。通过捍卫全球化来表明中国坚持国际合作的态度,反衬西方国家的“去全球化”政策是错误的,从而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同时又有拉拢跨国企业的意图,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化的守护者,暗示跨国企业如果选择离开中国,就是背离全球化方向。在全球化捍卫者的身份下,暗批美国推动的产业链“脱钩”政策,在话语权上反制西方,同时借助这一身份,争取欧洲、亚非拉等地区企业的继续合作,避免形成全面对抗的格局。

二是减少外资企业对未来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感。如果企业因外部压力而减少对华投资,就显得“不负责任”,而不是中国自身政策的问题。就是将道德风险转嫁于外资,也是试图淡化西方对中国“经济威胁”的认知,缓和西方警惕,扭转国际舆论对风险的感知。

三是打“全球化牌”对冲美国压力,这是中美博弈中的一种策略。在美国持续加强对华技术封锁和产业链“脱钩”的背景下,中国以“全球化”作为对冲策略,试图将美国描绘成破坏全球经济秩序的一方。欧美在全球化态度上并不完全一致,中国希望通过“全球化捍卫者”姿态,促使欧洲等盟友对美国单边主义政策保持警惕和不满,以此实现分化欧美的目的。

四是经济困境中的“外交包装”。中国近年来提出“国内大循环”战略,这是习近平对经济无知的表现。中国经济过往的高速发展,一半以上靠的是外资和外贸出口,靠内循环只能是找死,这就是习的愚蠢,早知现在何必当初。通过“全球化捍卫者”的定位,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封闭和政治风险的担忧,维持资本流入,避免被整个西方世界所孤立。

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捍卫者,实际上反映了当前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焦虑与困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步调整供应链、减少对华依赖的背景下,习近平的这番话更多是一种外交话术,试图在经济困境中挽留外资和国际合作伙伴。这是我对习座谈会上第二句话的解读。

中共的“堡垒从内部攻破”策略:拉拢跨国企业的政治考量

在这里,我还想解读中共的“堡垒从内部攻破”的策略或者说阴谋。中共拉拢跨国公司的策略确实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也是外交和政治层面的精心布局。这种策略体现了中共长期以来的一贯操作,即通过企业影响力渗透西方社会,以实现其政治和经济目标。

中共一直擅长“堡垒从内部攻破”的策略,从国内政治斗争到国际博弈,历来如此。在中共革命时期,中共通过打进敌人内部搞情报、搞破坏等方式以瓦解敌对势力。冷战时期,中共通过支持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扩大影响力。改革开放后,中共善于利用跨国企业对华投资,以经济利益绑架西方国家政策。今天中共通过拉拢跨国大企业,借助于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来实现他们的政治诉求。

中共深知,跨国大企业逐利性强,市场和利润是其最核心的考量。而中国呢,有市场吸引力,有制造成本优势,有完备产业链优势。中共深知,在西方民主体系下,政府和议会往往受到企业游说集团的极大影响。比如利用“以商逼政”策略,通过与跨国企业建立密切关系,使这些企业成为反对本国对华政策的力量。比如,很多美国大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公开反对关税政策,背后正是中共利用市场诱惑和利益捆绑形成的游说力量。

其三,通过“内部攻破”,让跨国企业和企业家个人的影响力来影响政府决策,影响对华政策立场,削弱对华制裁或技术封锁的力度,削弱“脱钩”论调,塑造话语权。

其四,通过经济合作与政治影响两个通道搞渗透。比如,中共在境外扶持或收购企业,使其成为经济渗透和影响西方决策的工具。例如,华为在海外扩张过程中,通过技术投资和合作,试图增强对当地社会和政府的影响。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往往要遵守中共的宣传要求,这些企业在回国后往往对中共政策表现“理解”,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共还通过掌控核心产业链,迫使企业在撤离时权衡经济成本,从而延缓甚至阻止撤资。

虽然中共一直在推行“企业渗透”策略,但近年来西方社会逐渐警觉。即使企业反对“脱钩”,但政治风险已成企业重大考量因素。中共拉拢跨国大企业的策略,表面上看是通过经济利益实现政治目的,但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共渗透策略的警觉性增强,这一策略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也越来越难以实现。虽然企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仍不愿放弃中国市场,但在去风险化的大趋势下,企业也逐渐意识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使得企业不得不重新布局。同时,中共过度拉拢跨国公司,甚至操控话语权,反而激起西方社会的警惕和反制。用一句中国的俗语说,偷鸡不成蚀把米。

(作者泽西,资深财经媒体人,曾供职于中国最大的财经传媒集团20多年,曾撰写过近200万字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现在干净世界平台和YouTube平台上创建自己的频道“泽西说真相”。主要讲述三大话题:中国问题报告系列话题,毛泽东的幽暗心理解析系列,时政新闻话题系列评论)



CC BY-NC-ND 4.0 授权
泽西说真相泽西,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居于纽约。曾在中国最大的财经传媒集团担任记者部主任、专刊主编等职,曾撰写近200多万字的财经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 “泽西说真相”,见YouTube平台和干净世界平台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解码中国(13)——中国医保黑洞:7.3万亿缺口背后的政策陷阱与社会震荡

解码中国(10)——陈吉宁:中共权力暗涌中的学者之光

解码中国(11)——中共的“留置”制度:黑箱操作与红色恐怖的双重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