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 第五天 美人如花
小时候很喜欢《聊斋》。曾经在爷爷的书架上发现两本书,一本繁体竖排的《唐宋词选集》,一本《聊斋志异选》。《聊斋》中的故事,很多我都喜欢。因为有美丽的仙女,也有快意恩仇。《聊斋》中的故事,男女主角都能幸运地相遇又相爱,不像其他故事,往往爱而不得。
《聊斋》中最喜欢《凤仙》。这个故事里,主角是个不得志的书生,偶遇一个美丽少女名叫凤仙,凤仙是狐精。凤仙带书生赴家宴,书生发现她家是个“狐精”的大家族。大姐很美,嫁了狐精中的大族。二姐容貌稍差,嫁给了人间的世家子弟。凤仙父亲对大姐二姐的女婿很殷勤,凤仙出声指责父亲厚此薄彼,对书生太过冷落,仅因他是布衣白身。宴会的场面冷下来,书生无地自容,遂离开。回到寓所,发现凤仙也跟来了。凤仙要他努力读书,考功名,给自己挣口气。然后,凤仙化为镜中影,书生想念她的时候,只能拿起镜子看看。三年后,书生考中了功名,凤仙从镜子中飘然走下来,喜笑颜开。
还记得另外一个故事,名字似乎叫《西湖主》。这个故事,我更喜欢电视版。仍然是一个贫穷书生,偶遇了龙女(总是一位仙人),龙女有一个侍女叫绿珠。书生和龙女短暂相聚,之后,书生必须返回人间,临走前,龙女把一颗绿色的宝珠送给书生作纪念。书生回到家后,忽成巨富(龙女之功),他的原配妻子也很美,但他日夜思念龙女,时常把那颗绿珠拿在手里。有一天,绿珠突然化为人形,就是当年的侍女。她说,公子你这样与我狎昵,不怕我家主人吃醋吗?说这话时,书生已是皤然老翁。他一声长叹,绿珠说,你们终有再见之日。过不多久,书生溘然长逝,家人痛哭,然后把他埋葬了。电视剧的结尾,他的棺材突然冒出一缕烟,棺盖打开,里面空空如也。下一个镜头,书生恢复了年轻的样貌,与龙女携手,一起走向庭院深处,像是切换回到了多年前的生活。
小时候,看到这一段,很为书生高兴,他终于回到了至爱的龙女身边。长大后,则又想到,他对自己的妻子很无情。
聊斋中的狐女、仙女、女鬼,都是美女。作者用精致的笔触形容她们的秀美。倾国之姝,容华若仙,风流秀曼……短短数字,美人风姿跃然纸上,令人遐想无限。
有人说,聊斋故事揭示了作者最庸俗的本质,一个穷书生,总是梦想着黄金屋颜如玉自动送上门,是作者靠廉价文字做的白日梦。这些故事,或许有这样的倾向。但这些美丽狐仙与书生的故事,还有另一面,美丽的狐女自由、坦荡,不为情爱束缚,相爱时尽情缠绵,缘份尽了,便坦然离开。她们很自由,对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的撑控力和主动权,也不为金钱所困。她们爱上书生,便洗手作羹汤,红袖添香,用自己的嫁妆、财富供书生读书,但她们从不为情爱所困,想离开时就离开。她们美得自由,爱得自由。
而那些书生,我并不觉得他们庸俗丑陋。在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很窄,就是做官。如果你不想做官,或者考不中功名,未来很惨淡。高阳的小说中,曹雪芹不爱做官,一身才华无处安放。主动或被动,无法施展才华的苦闷,恐怕也是普遍的。《聊斋》给这些书生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在故事里得以展志,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些专一的书生,我觉得不算猥琐,但那些左拥右抱的,就另一说了。
风流秀曼,大概是这类故事最好的写照。那样的美,那样的自由,是人间少有的。
PS:今天这一篇,我觉得和《刀剑如梦》很相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随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