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一暑假的書單

鋼哥
·
·
IPFS
·
一起來閱讀!

📚📑📝:社會學專區

《觀看的歷史》(A History of Pictures)
這本書探索了人類如何透過圖片來表達和理解世界,從史前時期的洞穴畫,到現代的數位影像。

David Hockney 和藝術評論家 Martin Gayford 透過對各種藝術形式的討論,展現了藝術創作背後的文化和技術發展。他們強調圖像不僅是視覺上的產物,也是表達人類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 -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任何念社會學的人都曉得 Max Weber 這本社會學經典著作,Weber 解釋了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精神形成的影響,並分析了宗教信仰如何塑造現代經濟制度,對社會學和宗教研究有不可抹滅的影響。

— -

.

《愛欲之死》(Agony of Eros)
韓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為目前歐陸哲學界的新起之秀。《愛欲之死》這本書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愛與慾望的衰亡。韓炳哲認為當代人陷入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情模式,並批判了社會如何透過消費主義和技術對愛情進行簡化。

— -

.

《倦怠社會》(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倦怠社會》是韓炳哲(Byung-Chul Han)的一本重要著作,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中的過度自我驅動與倦怠現象。韓炳哲認為,當代社會已經從一個「禁令」的社會轉變為一個「可以做一切」的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下,個人不再受到外部的壓力,而是自我施壓,追求極限表現和無限可能性。導致了「倦怠」的普遍化,因為個人被迫無休止地自我優化,最終造成心理與身體上的疲憊。

— -

.

《透明社會》(The Transparency Society)
繼《倦怠社會》之後,韓炳哲探討了現代社會過度透明化的現象,認為這種透明性會削弱隱私和信任,並引發社會監控的蔓延,帶來新的社會問題。

韓炳哲指出,透明社會中,一切都必須公開和顯示,這樣的社會鼓勵的是毫無保留的展示與自我揭露。然而,這樣的公開並沒有帶來真正的自由,反而讓個人失去了隱秘性和神秘感,進而損害了人際關係中的深層的信任。

— -

.

《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 (One-Dimensional Man)
Herbert Marcuse 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單向度的人》討論了在高度工業化社會中,個人的自由和思想如何受到抑制。

Marcuse 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單一價值觀,認為這些價值觀減少了人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導致了一種單向度的存在本體。《單向度的人》是研究批判理論和當代社會問題的經典著作。

  • ---

📚📑📝:紀實報導、物質文化專區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The Power of Habit)
作者 Charles Duhigg 為《紐約時報》資深調查記者。這本書深入探討了習慣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Duhigg 解釋了習慣的形成過程,以及為什麼改變習慣如此困難。他還提供了科學的建議,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利用習慣來提升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是一本融合心理學、神經科學和社會學的實用指南。

— -

.

《政府正在監控你》(No Place to Hide)

《政府正在監控你》是一本揭露美國政府對公民進行大規模監控的書,核心人物是 Edward Snowden,他是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承包商員工。2013年,Snowden揭露了美國政府通過其「棱鏡計劃」(PRISM)對全球進行秘密監視的龐大計畫,震驚了世界。

書中詳細描述了美國政府如何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從互聯網和電話網絡中搜集個人數據,涉及範圍包括電子郵件、社群媒體訊息、通話記錄等。這些監控活動不僅針對外國公民,甚至美國自己的民眾也成為目標。

書中揭示了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如何與政府合作,使得政府能輕易地獲取數據進行監控。Snowden 的爆料,促使全球對數據隱私、數位監控和國家權力的界限展開廣泛討論,也激起了人們對政府透明度的要求。

— -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由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經典之作。藉由虛構角色查拉圖斯特拉來傳達其關於超人、永恆輪迴及道德批判等哲學思想,挑戰傳統的宗教與道德觀念。

其中探討了超人(Übermensch)的概念和意志到權力的理論。這本書強調了超越傳統道德和價值觀的重要性,提出自我實現和生命意義的辯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對哲學和文化影響深遠,尤其是存在主義和後現代主義。

— -

.

《第一次網路世界大戰》 (Worm: The First Digital World War)
作者 Mark Bowden 詳述了一場關於Conficker病毒的網路安全戰,該病毒一度威脅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系統。這本書揭示了現代社會面臨的網絡威脅和數位時代的戰爭形態。 《第一次網路世界大戰》更指出應該將「電腦病毒」視為世界大戰的毀滅程度。

資訊戰的高峰是 2016 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和之後。這段期間,各方在社交媒體和網路平台上展開了激烈的信息戰,包括假新聞、網路滲透、資料外洩等問題。這些事件引發了對於網路空間中假消息、隱私保護和資訊安全的形塑。

— -

.

《利器:有用之物的進化》 (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作者 Henry Petroski 為杜克大學的土木工程學系教授。這本書探討了日常物品如何經過不斷改進與發展,Petroski 深入研究了設計與實用性之間的關係,並解釋了為什麼物品的設計往往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

— -

.

《鉛筆》 (The Pencil)
Henry Petroski 透過鉛筆這個小物品,講述了設計、工程和技術的演進歷史,這本書不僅是一部鉛筆的歷史,更是對設計思想的深刻爬梳。

鉛筆的材料取得甚至讓國家發動商業戰、促成美國作家的黃金年代,但歷史上卻甚少有人知道。Petroski 指出,正是因為鉛筆太常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因此鉛筆的文化和歷史意義容易被主流研究者忽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鋼哥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ChatGPT 取代了寫手卻創造了編輯?|人類正在成為 AI 生成內容的清潔人員

📝📝:為什麼頂大在當代社會不再受青睞?|美國評論家 David Brooks 指出頂大才有的「六大精英原罪」

📝📝:資訊科技如何衝擊傳統手工藝?|AI 杜撰的書籍阻隔數百年的蕾絲編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