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語言學校生活隨筆2】冷漠高傲的法國人?我遇見的那些好人們
如果去問問那些待過法國的台灣人怎麼看待當地生活,很有可能會得到兩種極端的回答:有的人覺得光是吸到法國的空氣就足以幸福滿溢;有的人則懷疑自己上輩子香燒得不夠,才會遇上一連串荒謬鳥事。我出發前也曾擔心過這些可能性。尤其是在研究相關資訊的階段,幾乎每位準留學生都會先被「解悶來法國」(又稱留法同學會)上的經驗文嚇過一輪。除了揚名國外的樹懶式行政效率——從申請租房補助、學生保險到辦理居留證,每個學生幾乎都得經歷一輪——法國人的冷漠排外也讓人敬而遠之。但我經歷到的,卻完全相反:在抵達的四十八小時內,我就覺得這趟旅程有了好的開始。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分享我在法國遇到的好人,希望能給即將赴法的同學一點信心。
第一個好人:機場的 Laurent
抵達戴高樂機場的時候,我選擇在機場旅館住一晚,隔天再搭高鐵 (TGV) 南下。班機抵達的時間是早上,所以還有很多的時間。辦理好入住手續後,我就到航廈裡面閒晃,想吃點東西,順便買電話卡。就在我排隊結帳買三明治的時候,有個法國男子過來與我攀談。他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妥,身材、衣著、髮型都很正常,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人,不過也沒帥到讓我誤以為是豔遇。即便如此,我還是保持警戒,畢竟「冷漠」的法國人竟然主動搭話,準沒好事!該不會是詐騙吧?該不會是人口販賣吧?該不會跟《即刻救援》一樣吧!?本來我不打算多說什麼,但是他一開口,就讓我改變了主意——因為他說的是中文。
這位男士名叫 Laurent,他表示自己曾經當過空服員,在北京待過幾年,所以會講中文。我們簡單聊了一下之後,他說要帶我去買電話卡,我心想,在航廈裡面應該不會出什麼事吧。再說,這人要是真的心有不軌,那還特地去學中文騙華人豈不是太過有心?於是我就真的跟著他走了。到了 Orange(法國的中華電信)之後,他問了我想要的費率,幫我跟店員溝通,最後順利地拿到了電話卡。走出店面後,我們交換了 Line,就和彼此告別。直到這時我才完全卸下心防,相信我遇到了好人。也還好有他,不然以我當時的詞彙量,絕對沒辦法順利和店員溝通。
第二個好人:車站的熱心小哥
在這裡提醒一下即將前往歐洲的朋友,電扶梯和電梯在歐洲的車站和地鐵站並不常見,連法國也不例外。如果是自己單獨旅行的話,真心建議行李箱的尺寸能小就小,東西真的放不下的話,再加個大容量行李袋掛在行李箱的拉桿上,會輕鬆方便很多。有的人可能會想問,難道不能先把一個行李箱放在原地,把另一個放定位後再回來拿嗎?答案是不行,在法國你最好無時無刻都盯著自己的物品。否則在車站、咖啡廳或百貨公司這類人來人往的地方,非常容易失竊或被搶。
當時無知的我帶著一個二十九吋和一個二十五吋的硬殼行李箱,在抵達波爾多車站 (Gare Saint-Jean) 的時候,苦惱地看著一大段階梯。就在這時,一位好心男子二話不說地幫我把兩個箱子搬到樓梯下,然後微笑點頭示意便離去。也許有人會覺得那其他路過的法國人沒幫忙不就很冷漠嗎?我倒是覺得就算在台灣,也不會每個路人都搶著幫你提箱子吧?
第三個好人:素未謀面的 Inès
初抵法國,讓所有留學生感到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租房子。法國人有個非常幽默的規定:要租房子,必須先有銀行帳戶;而要開戶,又必須有地址。難怪大家覺得法國排外——這種天才的規定到底是誰想出來的?以為只有這樣嗎?更令人崩潰的是,租房還必須有保證人。身處異鄉的我們,哪裡找得到人幫忙做擔保呢?倒也不是說沒有就不能租,只是這就像新鮮人的履歷沒有工作經驗一樣:房東通常會偏好有保證人的租客,這樣萬一發生糾紛也有保障。
出發前我在論壇上爬了很多文,有些人會選擇接手即將離法的同學的房間。但我在波爾多沒有認識的人,也覺得隔空訂房實在很沒保障。綜合評估下來,我決定先訂十天的飯店,再把握時間找房。很快地,十天就到了。我每天焦急地在 Le Bon Coin(法國的 591)上搜尋房源,傳了一封封訊息,打了一通通電話(是的,我竟然有勇氣打電話),也吃了不少閉門羹。
當時我還加入了一個臉書租屋社團,並 po 文徵求房源。有天,我突然收到一封來自 Inès 的陌生訊息。當時我又懷疑是不是詐騙,不過想說網路上聊幾句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在我跟 Inès 簡單說明我的處境後,她竟然願意幫我聯絡一位我先前接洽過的房東。當時因為我法文不夠好,他又不太會講英文,最後我們只是雞同鴨講地結束對話——留下了『好像有空房,又好像沒有』的模糊答案。後來在她幫我打電話聯絡之後,確認有房可以讓我短租一個月,我便多了一點時間繼續找房。關於住在這位房東家的故事,我會在下一篇分享。
總結一下我對法國人「冷漠」這件事的看法:
首先,當你遇到法國人冷淡以對時,會不會是因為你一開始就用英文搭話呢?法國人不愛講英文,一部分是因為真的不太會;相較之下,西班牙文對他們來說反而更容易上手,也是許多人的第一外語。此外,法國人對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非常驕傲,對他們而言,踏上這片土地就該說法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記得幾年後我從台北飛往巴黎,一位法國妹妹在飛機上就直接用法文問我三明治是什麼口味的——你看,連還沒降落的飛機都已經被默認是法國領土了!
再來,跟法國人說話或請求幫助之前,你是否有先說一聲「Bonjour(日安)」或「Excusez-moi(不好意思)」呢?別小看這一點。在台灣,我們不太習慣主動問候,尤其是作為客人或被服務的一方。但在法國,走進店裡主動打招呼是基本禮貌,就連搭公車也必須跟司機說日安和再見。少了這句神秘咒語,想請他們幫忙,自然也難以得到什麼好臉色。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經驗,也許有些同學真的碰上了不太友善的對待,也歡迎你們和我分享。但對我來說,剛抵達法國就遇見那麼多好人,這樣的開始,已經讓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了。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對我的文字有一點點共鳴,歡迎用讚賞告訴我,讓我知道這些話不只是我一個人說說而已。: )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