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写出成长轨迹 · 第七天

心理健康

Joe
·
·
IPFS
·

在成長中 ,與你終生相伴的課題是什麼?你與它的關係有著怎麼樣的變化?

這是一個跟隨你一輩子的課題,國中上過健康教育啟蒙課,教你要維護身體與心理健康,才能有健全的人生。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懂,但是能百分百做到的人恐怕也沒有吧。在你碰到困難與逆境時父母與朋友那些鼓勵的話,都在做健康心理教育或勸導。也許說得太抽象,縮小範圍來講,做人要EQ高才會受歡迎,也才不會常因別人不利己言語聽了就心裡受傷難過,這就導致心裡不健康,嚴重的就導致焦慮甚至憂鬱症甚至自殺,身心是一體的,不健康的心導致身體內臟五腑或腦也受損,是中醫一貫的看法,西醫也有很多研究證實這個看法。所以維持心理健康很重要,怎麼做呢?

     真的是個知易行難的課題,我個人的經驗是真的經歷了負面情緒導致舊疾復發的體驗,下定決心要修身養性改善。透過有不當言語與行為當場道歉或回想察覺後自我反省、閱讀哲人思想與金句,給自己寫下幾句每天要看一下的座右銘。實施幾年檢討起來,真的有改善負面情緒出現的頻率,也漸少舊疾復發的次數,人際關係也略有改進。個性難以改變的事實會阻礙改善的效果,但是若真心想改變,減少不當行為與語言還是可以做到到的,不要讓個性無法改變成為藉口。像另一位作者活到老學到老主題所言,學習會讓自己變得更好,愈接近自己希望的樣子。

     個人經歷有限,才疏學淺,有關如何讓心理健康就提供典籍與哲人的一些金句供參考:

   (1)黃帝內經的三句話與白話解釋

恬淡虛無—就是清心不胡思亂想過日子,保持心安適淡定。

志閑而少欲----做好本份的事對結果不強求,負面情緒與思慮要減少。

心安而不懼 --- 自認自己有盡本分盡力了,就可心安,結果會怎樣也可坦然接受,無所害怕與擔心,有問題就去面對,去處理,去接受與心放下。

(2)哲學家叔本華的金句

  (a)做人要能自己肯定自己,不需要別人的肯定、受到別人的影響。

  (b)幸福最好是注重內在力量的提昇。

  (c)人生最高的境界,最值得追求的價值是”平靜”,平靜代表無病無痛、心無掛礙。

  (d)人生像鐘擺一樣,很多人在無聊與痛苦的兩端不斷襬盪,脫離不了。需要思想的改造,要減低欲望痛苦就會減少,多做豐富精神的活動人生就不會無聊!


總結一下,回答命題,心理健康是我終生相伴的課題,我希望這個永遠不可能考100分的人生課題,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精神,能夠日益精進。


最後要感謝馬特市日前的一封通知有此活動通知信,開啟我人生新的一頁 ,新手上路請多多指教!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