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Inside Out 2》- 「主題上更見深度,但故事缺乏新意的不完美續集。」
譯名:《玩轉腦朋友》/ 《腦筋急轉彎》/ 《頭腦特工隊》
上映年份:2024 (香港)
導演:Kelsey Mann
動畫製作公司:Pixar Animation Studios
出品:Walt Disney Studios Motion Pictures
評分:8.0/10
「好的作品會留在人們心中。」
回想Inside Out的面世,這大概是我最深刻的感受。
Inside Out第一集是2015,那時候我中一,準備升中二。我是有進戲院看的,那時的我仍對戲院充滿著嚮往與好奇,覺得進戲院是一件略為奢侈的事。當下看的感受是覺得阿愁好煩,怎麼那麼沒用?!看完整部電影之後,當然是沒那樣討厭阿愁,但頂多是被敘事上的扭轉改變心態,說我有真的看懂了嗎?又不然。只是略懂非懂,留下「啊,挺好看的,好有趣的設定」這樣的感受。
九年過去,我要大學畢業了。Pixar似是預定了要為成長中的小朋友們留下禮物,事隔多年才推出續集,且在主題嘗試作更深入的討論。續集主要圍繞主角Riley已長到十三歲,開始產生更多樣的情緒:焦慮、羨慕、厭倦、尷尬;而本集主要以「焦慮」為主,講述了Riley踏入漸漸被焦慮主導的青春期,人際關係開始產生變化,未來逐漸逼近,在忠於自我及為將來打算之間的兩難掙扎。
如此策劃讓人想起了Richard Linklater的經典愛情三部曲Before Trilogy (1995-2013),男女主角在第一集 Before Sunrise (1995) 偶然相識,遂展開了極度浪漫與曖昧的一天。後來的續集 Before Sunset (2004) 同樣事隔九年,同樣講述了事過境遷後,男女主角面對了更多現實的阻礙。
作為類似的 「情緒版」,Inside Out 2 並沒有讓大家失望。從起初新情緒的登場到被新情緒主導,難以處理這樣突如其來的變化,再到陷入Panic Attack,最後察覺到情緒的多元及必要性,展現了一次圓滿的自我成長,確實是給成長了的小朋友,一集較成熟的主題討論。而且整體上笑點密集,故事鋪排到最後的情緒爆發也蠻感人的,雖然節奏上中段稍稍沉悶,但整體上的確是好看的。
不過Pixar是「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動畫公司」,Inside Out本身優秀的第一集也讓人對續集充滿了期待。這個第二集是否在Pixar最優秀作品之列?不是。Pixar近年最好的作品是《SOUL》,把存在主義這樣沉重的議題講得舉重若輕又溫暖人心。甚或是我們再數上去,《CoCo》是不少人心中Pixar的最佳作,其對死亡世界的呈現極富想像力,故事本身又極其感動人心。
但《Inside Out 2》對我來說,硬要說的話,只算得上是一套小品而已。在已看過前作的心理準備下,其情緒世界觀不再負有新鮮感,故事中心「阿焦」與「阿樂」的衝突其實又與上一集「阿樂」與「阿愁」的衝突點類似,這集唯一的新鮮感,就只是新情緒角色的登場,以及嘗試更深入討論的「情緒議題」。
但或許是篇幅受限,動畫偏偏只能著墨描述「阿焦」,而其他新情緒更多只是走了個出場作用。那麼動畫最想強調的「情緒多元性」,說服力好像又被削弱了少許。這也是為什麼中後段陷入了稍微讓人打哈欠的觀感體驗(儘管最後有一個漂亮的收尾)。
不過你說世界需要這部動畫嗎?絕對是需要的。
第一集所說的,「負面情緒」的必要性,雖然未必是當下立刻體會到,但其實一直深刻地留在了我的腦海裡,後來真正去了解、察覺及擁抱情緒,其實是聽了蔡依林《UGLY BEAUTY》那張專輯之後。於是後知後覺才能感受到《Inside Out》的力量。
而這一集關於與焦慮的共處,雖然已經跨過了需要這部動畫來告訴我焦慮的必要性的階段,但我想它所傳遞的訊息,仍會在未來很多很多日子提醒我,只是我的阿焦在作怪而已,所以沒事的,沒事的。
「好的作品會留在人們心中。」
我想「好」從來不是指完美,我們也從來不是需要完美的作品,我們在生命裡面遇上到的「好作品」,或多或少都是因為它所富有的思想、價值,給予了當下的我們一種力量、一種陪伴。而我想《Inside Out 2》是這樣的作品,未來的九年之後,戲院一眾小朋友長大了,大概都會像我回想起第一集那樣,發出「啊,原來是這樣。」的感嘆吧。
而這,就足夠了。
圖 / 哈爾希洛
文 / 哈爾希洛
*寫於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