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 的架構與技術棧
隨著開源計劃的啓動,馬特市市民們可以直接看到馬特市的所有機制和邏輯。全面開放代碼倉庫後,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建議和想法、提交功能和優化,也可以自行建立像馬特市一樣的平臺,參與到馬特市生態的演進中。
過去兩年的持續迭代後,馬特市有了越來越多的功能,也有了越來越大的容量。這使得整個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即使是職業的軟件開發者,也需要花上不少精力才能使用和參與。
之前,我們曾介紹過馬特市 API 的文檔與測試環境,現在也有了一個專門的倉庫用於技術文檔、協作文檔與 issue 提交。之後,我們將會繼續撰寫一系列文章,介紹馬特市整個系統的不同側面。
本文是這個系列的第一篇,介紹整個系統大致的結構與思路。一部分涉及的代碼倉庫尚未公開,如果你想搶先嘗試,可以報名馬特市開源計劃招募。
前端
馬特市的網頁前端是一個 Progressive Web App,採用響應式設計適配不同的設備,並讓用戶在添加到桌面之後能夠獲得類似原生應用的體驗。前端與後端通過 GraphQL 來調用數據、定義數據結構,並均以 TypeScript 寫成。
相比後端,前端更容易上手,也可能是社區設計者和開發者最能夠發揮想像力的地方。本地開發時,我們可以將前端指向馬特市的生產環境、及時看到改動在真實數據上的效果,也可以通過 Apollo Playground 查看API文檔、直接測試 query 語句。
借鑑 JAMstack 架構,馬特市網頁的渲染大致分爲兩步:當用戶訪問馬特市的一個網頁時,會先從服務器的緩存中調取網頁的公開版本;在送達用戶的瀏覽器後,網頁會根據用戶的登錄狀態向後端請求個人數據,並更新網頁中個性化的部分。
網頁的服務端渲染由 Next.js 實現,文檔結構也受到 Next.js 影響。每個網頁的入口位於 src/pages
中,通過 Dynamic Routes 將文檔路徑映射爲用戶使用的url。 src/pages
從 src/views
中調用可復用的視圖邏輯,src/views
又再調用位於 src/components
的組件庫。
前端組件庫由 React 寫成,遵循馬特市的設計系統,並包含了很多通用的 context(例如當前用戶信息、全局語言設定)與強大的 hooks(例如響應式設計、下拉更新)。後續我們將引入 Storybook 等工具,讓組件庫更加一目了然,方便開發者直接修改和使用。
在 React 代碼風格上,我們大量使用函數式編程,藉助 functional component 讓代碼結構更加簡潔明瞭。需要調用數據的組件都有一個 fragments
欄位,包含了描述數據需求的 GraphQL fragment。這樣,父組件可以不必考慮子組件的具體數據需求,直接在 query 中調用 fragment 即可。
正如 React 組件的相互調用形成了一個樹形結構,GraphQL fragment 的層層調用也形成了這樣的樹形結構,與 React 樹相互貼合。在 fragment 樹的頂端,是整合之後的 query與mutation,均通過 Apollo Client 發起。
Apollo Client 的配置位於 src/common/utils/withApollo.ts
中,由不同的 Apollo Link 組成,包含了服務器 API 地址、身份校驗、persisted queries 等邏輯。同時,裏面還有一些客戶端的 GraphQL schema 與 resolver,讓我們也能通過 GraphQL 讀寫客戶端本地的數據,例如首頁文章瀑布流的選擇、文章評論的草稿。
文章編輯器單獨作爲一個項目,位於 matters-editor 中,基於 Quill.js 搭建。這一部分是前端交互最爲複雜的地方,也是最需要優化與改進之處,之後我們會專門撰文進行介紹。目前編輯器有很多 bug 沒有辦法復現,我們隨後也會專門邀請馬特市的市民們和我們一起來抓 bug。
後端
馬特市的後端依賴不少服務,結構相對複雜,我們在 GitHub 上繪製了簡化的架構圖。本地啓動時,用 docker 來安裝和管理不同的服務會方便一些。
後端的 GraphQL API 基於 Apollo Server,提供了數據讀寫的入口,也定義了前後端共享的數據結構。決定API結構的 GraphQL schema 位於 src/types
路徑下,其中的備註則會作爲文檔出現在 Apollo Playground 裡。
我們通過 GraphQL directives 來實現一些 schema 層面的通用邏輯,例如權限管理、緩存、操作頻率限制,位於 src/types/directives
路徑下。GraphQL directives 並不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功能,但其實非常強大,能夠通過對聲明式的方式控制 schema 的解析過程,也能夠簡化代碼結構,我們後續也會增加對它的使用。
有句諺語說,計算機科學中最難的事莫過於緩存清理和命名;命名實在很難,不過我們花了不少精力調試緩存,並把實戰測試後的邏輯和代碼單獨抽到了一個倉庫之中。裏面有一個 plugin 和對應的幾個 directives ,實現了簡單的緩存與清理。GraphQL 服務器端緩存的精確清理一直比較薄弱,所以我們之後專門撰文介紹馬特市的解決方案,以方便其他項目直接使用。
GraphQL schema 的根節點分爲 query 與 mutation,query 用於讀取數據,而 mutation 用於寫入數據。兩者的執行邏輯都由 resolver 定義,分別位於 src/query
與 src/mutation
中。resolver 在執行的時候,從 context 中調用 data source,向數據庫等服務發起具體的請求、進行計算。
不同的 data source 由 src/connector
中的文件定義,其中也包含了其他對接服務所需要的接口,比如 s3、Google 翻譯、ElasticSearch 等。其中, queue
路徑下存放了基於 Redis 的隊列操作,包括定期執行的操作(如數據庫更新)、限制並行的操作(如讚賞、支持與提現)等。隨着馬特市容量的擴大,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操作在隊列中異步完成。
在收到請求時,Apollo Server 將所有 data source 注入到 context 中,由 resolver 進行調用。最頂層的這部分邏輯由 src/routes
中的文件定義,與 oauth
與 pay
兩個用於第三方認證和支付接入的 endpoint 並列。
排序算法與數據庫
馬特市裡內容的呈現,是用戶創作與行爲涌現的結果,而內容排序的邏輯則是涌現的規則,直接決定了什麼樣的內容被讀者看見。這些邏輯既是『好內容』的定義,也是『公共空間』的質地。
排序使用的數據來源於每一個用戶的行爲:對於文章,是讚賞、支持、評論、關聯、閱讀、收藏和精選;對於標籤,是編輯、精選和追蹤;對於作者,則是追蹤,以及對作者文章或標籤的所有行爲。每一項行爲都是一條時間序列,包含無數種切分時間的窗口;同時,每一位用戶又有不同的加權方式,比如追蹤者數、收到支持數、給出支持數,能夠給行爲賦予不同的權重。
排序算法需要利用這些多維的數據,涌現出受到認可的內容和作者,既要保證一定頻率的更新,又要避免惡意用戶的刷屏攻擊。這使得排序算法變得複雜而精細,也使得我們需要不斷地以簡潔易懂的方式溝通和改善排序邏輯,讓公共空間的質地真正成爲社區的共識。之後我們也會專門撰文介紹排序算法的思路,方便馬特市市民們的參與。
這些不同的排序都以 materialized view 的形式存儲與數據庫中,通過 cron jobs 進行定期更新。數據庫的遷移、配置和 seeding 等文件存儲在 db
路徑下,與 src
路徑平行。排序方式的相關代碼則在 db/migrations
中,對應的 materialized view 經由不同的 resolver 調用呈現在 API 的返回結果中。
數據庫結構相對複雜,難以很快理解和上手。爲此,我們製作了數據庫的文檔與結構圖,下載文檔之後可以點開網頁,直觀地理解目前的數據庫結構。
開發環境與部署方式
因為馬特市只有很小的工程師團隊,所以我們盡力標準化本地開發規範、自動化 DevOps 操作,以便提升開發效率。
不管是前端後端,GraphQL 類別均會在開發與建構時生成對應的 TypeScript 類別,實現數據結構校驗:後端採用 graphql-schema-typescript 項目,調用 npm run gen
來生成;前端則採用 apollo-tooling項目實現,調用 npm run gen:type
來生成。本地開發時,這些類別都會及時自動生成。
前後端在開發工具配置上也大致相同:Prettier 用於自動規範代碼格式,Commitzen 用於規範 git commit 格式,Jest 則用於單元測試。前端倉庫 bdd
路徑下還有 cucumber 文檔,既可以作為產品功能的文檔,也作為前後端整合測試的腳本;不過這部分尚未發揮出潛力,還有待開發和完善。
新版本的部署通過 GitHub action 完成,一方面將新版本的 git commit 自動整合為 release note,另一方面將新版代碼上傳到服務器中。隨著馬特市依賴的服務越來越複雜,我們開始嘗試採用 Terraform 自動化基建的更改與調度,這一部分的進展會在之後更新。
以上便是馬特市目前的大致結構與思路,其中還有很多細節與側面,留待以後的文章介紹。歡迎你來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是發現了什麼問題,還是有想進一步了解的部分。也歡迎報名馬特市開源計畫的第一步,搶先進入代碼倉庫玩玩看。
Happy Hacking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