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雲豹」(???-聊聊繼嗣規則和圖騰崇拜

作者:民族學系二年級 葉秀恆
前言
這篇小短文是用來提供給大一的學弟妹(不論哪一屆)檢測一下自己這個學年被民族學荼毒考驗完之後,還有記得什麼用的。民族學在這個方面其實可以有很多的著墨,但也許是現在整體研究的趨勢,導致常常看不出來這方面的知識及能力可以怎麼用。這篇小廢文肩負某種拋磚引玉的小期待,讓還在迷惘自己喜不喜歡這個學科的學弟妹們有所依歸。
姓氏是袋鼠?
在進行民族誌研究時,除了單純的記錄下來很多我們觀察到的東西以外,也有一些是在過往了研究經驗中會鼓勵我們特別去記錄下來的。舉例來說,通常在研究時,系譜的紀錄就會是重要的,因為若是傳統的民族誌研究,記錄下來系譜,就可以從此開展對家庭、婚姻和繼嗣的研究。而在這些很嚴肅的研究素材外,有時候也會發現一些奇怪的東西。
舉例來說,在民族學課堂中介紹過的澳洲卡列拉族,就是其中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在他們的繼嗣規則中,可以注意到某一個群體的名稱,都是澳洲大陸上的神奇小動物們。第一個世代中,兩種不同的姓氏—布隆跟巴列卡,分別是兩種不一樣的巨蜥的名字,而在第二個世代中,卡力美拉跟帕列力,則分別是兩種不一樣的袋鼠的名字。若是強行帶入華人的繼嗣規則(沒有任何研究上的正當性,是為了讓大家好理解強行帶入),大概可以理解成布隆跟卡拉美拉是同一個「姓氏」,而巴列卡跟帕列力又是另外一個「姓氏」。而這種狀況,大概就跟你問起你同學姓什麼,在你一邊思考猜測是「黃」還是「陳」又或是「張」的時候,他跟你說他姓「雲豹」一樣吧(笑。
而這種現象也不只出現在澳洲而已,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易洛魁人的氏族〉中,也特別有一章談到美洲的易洛魁人的氏族。在他們的社會中,人也被分成了兩個半偶族(moiety),而這兩個半偶族的名稱命名是狼、熊、龜、海狸和鹿、鷸、蒼鷺、鷹。這兩個是半偶族的名稱也一樣是用動物命名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這易洛魁人的繼嗣是用母系繼嗣,並非父系。

姓什麼重要嗎?關於圖騰崇拜
如果往下想要細究姓氏的意義,就會發現姓氏實際上跟人們對於「宗教」的想像有關聯。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宗教並非一定是”Religion”一詞所指涉的宗教定義,更貼近一種人們的相信以及實踐(masuzawa,2015)。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會認為這些姓氏中的奇妙動物們,可以被視作一種「圖騰崇拜」。而這種圖騰崇拜,被弗雷澤視做一種自然利益的結合。圖騰保護著人們,而人們藉由崇拜圖騰來換取保護。若借用Geertz更晚近的理論去解釋的話,可以理解成幾個階段和部分。最主要的是這些圖騰可以被視作一個更大的「符號系統」,而人們在這其中建立各種有效的連結,就有如基於這些圖騰發展出了一整套該怎麼崇拜圖騰的邏輯。接著這整套邏輯形成了一種「觀念」,在所有人之中流轉,並且人們會嘗試為這些觀念賦予真實性,並讓這之中所投入的情緒、動機也有了獨特的真實性。最後這一段概念,就會像是人們有了一套對於圖騰的「觀念」,知道圖騰什麼時候會照顧我們、什麼時候會產生危險等,並且嘗試進行祭祀,想透過祭典來讓圖騰願意長期的照顧這個社會。以上的過程,就可以被稱作一套Geertz所理解的宗教,而姓氏中要又是熊又是狼的這個行為,也可以用這個理論,嘗試被看成是一種賦予觀念真實性的行為了。
怎麼看待別的文化的「奇」?
「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尼采,1886)
世界很大,無奇不有。如果只是用說的,我想每一個人都可以輕鬆地說出來。但在面對到不同時,要怎麼看待就是做民族學研究的我們在第一線時要謹慎面對的問題。
以筆者自身的經驗為例,在進入到工廠區做田野調查時,就有遇到語言不通導致的誤會跟欺騙的問題,嘗試想要詢問當地的移工他們的日常生活等等時,不是被拒絕回答,就是被用各種連哄帶騙的方式結束對話。我原本很難同理他們的行為,很難理解他們為甚麼不協助我進行研究。但直到我想到了我自己也很討厭的情境-年夜飯。假設現在打探的情境是年夜飯的飯桌上,打探的人是我有點熟又有點不熟的長輩,被打探的人是我,這一切事情就又變得可以理解、更可以想像了。
回顧這次的主題,這種奇怪繼嗣規則等,只是剛好是個外顯的特徵。對我來說,這個特徵有趣、新奇。但在面對時,如何讓「奇」不會變成「歧」,就是我們要很小心思考的問題了。很多時候,當我們在指責對方奇怪的時候,你也很有可能是那個奇怪的人。就像是前述的那個例子,在我研究的過程中,我才是那個打亂人家日常生活,最奇怪的那個人。
結語
為什麼特別要寫一段檢討「奇」這件事,與這篇文章的出發點有關。
原本只是希望,這一篇小廢文可以讓大家認識一下民族學中的無奇不有,可以感受一下那種「新奇」。但在後續書寫的時候,發現沒有反省的人類學書寫,果然還是離這個學科的初衷有一點遠,所以還是選擇放了一部份的自省進來,希望可以讓所有看文章的人跟著想一想。
資料來源
(文獻來源)
- 韓莉(譯)(2014)。文化的解釋。中國南京:譯林。(Geertz, Clifford.,1973)
-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2009)。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Engels, Friedrich.,1884)
- 陳巧昕。(n.d.)。原始宗教禁忌。全球宗教資訊網。 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626
- 張岩(2006)。外婚制與人類社會起源。社會學研究,6,165-194。
- 趙千帆(譯)(2015)。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臺北:大家出版。(Nietzsche, Friedrich.,1886)
- Masuzawa, Tomoko(2015).The Invention of World Religions. Chicago, 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圖片來源)
筆者自行製圖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