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再寫下去的續集

WrightFu
·
·
IPFS
·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在去年聖誕節時寫下的年度問卷裡,曾經提及過,一段著緊過的關係,因為自身的失言而被終結。不過,那份問卷,還是寫得太早了,這段關係,後來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去年初夏某天,在書店打書釘的時候,曾經懷疑有碰見到 ta,然後當晚就收到 ta 的私訊,雖然確定了自己的直覺並沒有錯,對方亦有些小事要跟自己 resolve,但從訊息裡的口吻,自己感覺到對方並不願意跟自己再有面對面的聯絡,內心又再次沉了一下。

然後,在營營役役的生活裡,自己沒有刻意記住這件小事,亦重新習慣了逕自於廣州佛山遊歷,廣州某些地方(尤其是廣州東站)衍生予自己的 emo,也逐漸 overcome 過來。雖然如此,如果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問及自己是否已經完全 ta 放下,坦白說,並不然。

就在聖誕節當晚,寫完年度問卷之後,再次收到了 ta 的私訊,重新提起了這件小事,不過這一次,字裡行間感受到對方似乎不介意見面。因為自己本身有打算在 2024 的最後一個周末走訪廣州,嘗鮮一下當日通車的新地鐵線路,所以把心一橫,就跟 ta 約好了在那天晚上,去解決這件小事。

當晚跟 ta 見面之前,在星環七樓的露天平台上,懷著忐忑的心情,欣賞著海珠橋和珠江的景色

難得見面,自己深明,就算結果難料,誠懇的道歉,把整件事情做得好好睇睇,是必須的。雖然自己一些錯誤的判斷,差點把整件事情毀掉,幸而得以挽救過來,結果亦比預期之中理想。當晚返回東站的路途,不再是一個人了。

重新獲得相處的機會,無疑是快樂的,自己亦很感激 ta 有記住了自己的生日。不過,自己亦隱約感覺到,有些說話,會因為自己害怕(再次)得罪和冒犯對方,湧到了心頭卻不敢打出來,畢竟自己有著前科,倘若重複犯錯的話,這得來不易的機會,很有可能就會再次告終,自己亦沒有顏面不斷的請求對方的理解和原諒。而在沒有跟 ta 相處的時期裡,自己很自然的沒有瞭解到對方所面對過的種種,加上較少主動接觸某些範疇的資訊,所以亦自覺沒有很好的重新理解對方的心流,有時看著 ta 的嘟文,也沒有思索到合適的角度去回覆,開展相對深入的溝通。

然而,好景的確不常。

上月下旬,開始感覺到對方在冷待自己,對自己不揪不睬的,自己很快就意識到,必定是有問題出現了,但無論自己如何問及,甚至請求對方責罵或乾脆直接拉黑自己,換來的仍然是無聲卡。上一次,對方拉黑了自己,雖然一時之間不容易接受,但也算是一個明確的訊號,讓自己不要再有任何的暇想,但在這輪持續的無聲卡之中,自己有點不明所以,在摸不清對方的真實想法下,亦不知道這段關係是否要繼續維持下去,和應該採用甚麼方式去處理。

四月上旬,一個天氣極差的周末,還是親赴廣州,把 ta 約了出來說清楚。事情至此,自己心坎裡已有著攤牌、再次畫上休止符的心理準備。最後,得到的答案,問題的確是出於自己的身上。對方同時有問及自己對於一些議題的立場,自己本著一貫的認知和想法書寫了答案,再看著 ta 的回應,自己也意識到,雙方的價值觀,存有偌大的鴻溝,難以調和下去,對方亦表明在得不到讓自己滿意的答覆時,不欲再浪費時間。

大局已定,在送上早已為 ta 準備好的生日禮物,留下(無關痛癢的)祝福和感謝語句後,這段關係,再次畫上了休止符,「再見亦是朋友」這老生常談,亦很有可能不適用於自己。

這段關係的再次終結,儘管遺憾和不樂見,自己的思緒,暫時並未像上一次般那麼難受。雖有可能是未有遇到一些會 trigger 到自己的點,但透過算是坦然的溝通,步向了終結,溝通的過程裡,亦解開了一些心結,認知到雙方的想法仍是南轅北徹,這亦令自己無法成為讓對方感到心安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苟且偷生,並不會是最好的選項,這種「因了解而分開」,可能是讓自己心緒尚算可以的一個原因。自己也更多的體會到,骨子裡的自己,心態依然不是那麼開放、包容、進步,日後跟其他人交流討論時,仍要多加檢點審視。

自己會感到難辭其疚的,也許會是令 ta 對人類,尤其是男性,進一步失去了信任,修復的過程亦因著自己強加下來的創傷,增加了更多的挑戰。而這一次讓自己超出預期的是,有另外的象友,曾經因著 ta 的處境,私訊自己並作勸諫,雖然自己最終仍是按照了自己的本子去行事,但自己的事情,把其他人扯了進去,多少亦有感到不好意思。原來,自己在毛象上的人事,也已「進化」到這一個層次。

上一次關係終結的時候,自己不欲觸景傷情,把 ta 送給自己的手作,收起在家中的暗角。這些東西,在關係重啟的時候,重新放置了出來,作為對自己謹言慎行的一種提醒。在續集的終結過後,自己沒有再把這些手作收起,讓這些東西,繼續教訓和警惕著自己。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rightFu不學無術的香港廢中一枚,被醬缸社會不斷磨蝕的齒輪。珍視香港,也對羊城有複雜的情感。同時遊走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閱讀為主,偶爾隨心寫寫,努力練習讀文「斷捨離」,著有《港穗情緣》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陌生的香港

Pixelfed:作為 IG 的一個平替

終於,這套電影,可讓這片土地上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