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Zine創刊號讀後】奉節至巴東,伴樂歌泛舟揚子江而下
筆者忝為創刊號籌備小組的一員,負責「當遠方來到腳下」這個主題的稿件整理邊校。幾位作者書寫旅行、居留,在山海江河與城市裡,尋聲、訪古、想像,也體會日常裡的不日常。
日本的「鐵道唱歌」在上個世紀初被譯介,並由王引才重新填詞為《揚子江》樂歌,原本描述日本鐵道與沿線山川名勝,編入教科書成為史地教育的歌謠,在中國被改以呈現揚子江流域船旅間的自然人文風景,儘管水陸殊途,「汽笛一聲」則是開啟船旅與鐵道,不變的起始。
@大鵝Stephen 這篇遊記,先以《揚子江樂歌》誕生的背景,進入這段遊覽三峽的慢船旅途,並援引民初旅人如豐子愷的三峽之旅和揚子江的歌謠詠唱,古今照見,既有個人的旅行體驗,也連結了民國的旅行史。
近期可能要出版一本掛名共同作者的書,去年在撰稿的時候,也利用了「鐵道唱歌」這份材料,來談歌謠裡的京都地景。至於船旅的經驗,向來是我自己出行與了解旅行史所關懷議題。多年前曾為了參加研習營去過一趟四川,期間白日到處參訪,爬了青城、峨嵋,走史蹟、博物館,晚上還要分組討論,已疲累至極,所以聚餐時聽幾位老師提到在三峽搭船的經驗,累到無心嚮往,只當作耳邊風似的聽過,無甚深刻的記憶。
不過呢,提到三峽,其實在過去台灣國編本的教科書裡,也並不少見就是。小學時的教科書裡,曾有一篇課文,是改寫自李白〈早發白帝城〉的遊記;高中歷史課提到昭烈帝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後面還附註白帝城就在四川奉節;國文課則讀到李白〈長干行〉裡的「早晚下三巴」。
不勝枚舉的三峽意象,算是當年某威權政黨建構大中國意識形態的教育裡,很鮮明的符號之一。然後很多台灣人就在類似三峽這種說不上陌生也算不上熟悉的史地圖像裡,莫名其妙的長大,有些人逐漸放下遠方,開始認識自己腳下的土地,也重新理解舊學與新知,看懂了莫名與奇妙;有些人即使對腳下的人事物有關懷,仍然莫名其妙的照看著腳下與遠方的某種聯繫。
「遠方」是否有成為「腳下」的可能?要看看是哪個「遠方」吧!對1450來說,某個「遠方」就是很危險啊!
最後,我在想,為什麼日本的「鐵道唱歌」當年被譯介、翻唱進入中國,不是同樣與鐵道對接,成為中國版的「鐵道唱歌」呢?以我不負責的管見,或許,從清末以降出現且不斷延伸的鐵道線背後,夾雜太多傳統與機械文明的衝撞,與各方勢力藉由建設鐵道遂行利權的巧取豪奪,跟近代日本傾全國官民之力投入鐵道建設,是截然兩分的脈絡。如果要細緻的討論這個問題,能寫一本學位論文也說不定。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