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書窩|如何相愛不相害

■ 書名
如何相愛不相害:從依附、怨懟、到彼此成全,透過家族治療,探索影響你一生家庭關係的自我成長修復書
■ 觀點
家族治療
本書以系統性的家族治療觀點,提出改善家庭關係與親密關係的方針。
依附類型
若孩子與母親為「不安全依附」,與「安全依附」相較之下,孩子較難成長為自信、獨立的個體。不安全依附又分為三種:
第一種為媽媽沒有給予愛的「迴避型依附」;
第二種為媽媽的愛不一致的「焦慮型依附」;
最後則是遭遇媽媽或主要照顧者虐待的「混亂型依附」。
原生家庭
和原生家庭沒有解決的問題,會反映在日後的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上。尤其親密關係會先亮起紅燈,我們會下意識以自己的自尊高低來選擇配偶,沒有得到愛的人,會選擇有等同傷口的配偶。可惜的是,和原生家庭未分化的兩個人帶著原本的問題相遇,終究會在關係中產生衝突。
■ 解方
家族排列
家族排列源自精神科醫師雅各布.莫雷諾(Jacob Levy Moreno)所創造的心理劇。爾後,家族治療先驅之一的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將名為家庭雕塑(Family Sculpture)的治療技法導入心理劇。他將三代家庭的關係和重要事件標註於圖表上,以檢視家族的全貌,和心理劇結合後,發展成為家族排列的方式。
家族排列,是以家庭成員用身體排列出在家庭的溝通姿態,藉以表達家族關係,也就是以具體方式排列出心理構造,協助家庭成員覺察家庭的互動方式,除此之外,家族排列能一次掌握整體家族體系,與跨世代的關係,了解彼此的相互作用,達到顯著的治療效果。
第一階段:開始家族排列
第二階段:創造新的家族結構
第三階段:
夫妻對話
父母與子女對話
治療者代替家人角色說話
最後階段:不忘與家人一起創造的奇蹟
■ 評論
這是一本出色的家族治療入門書。我很早以前接觸的是海寧格的家族排列,不過因為它比較偏新時代靈性路線,而且也不是那種可以自己操作的類型,所以並沒有過多了解。
有趣的是,相較於「正統」心理諮商體系較少提供對外教學工作坊,那些被排除在外的體系,如催眠、NLP、家族排列、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或哲學諮商等,反而容易找到接觸與學習的機會。
家族治療的科班教科書可能是《家族治療(第十二版)》與《家族治療概觀(第二版)》。然而,家族治療的觀點是:案主是整個家族系統的一部分,所以必須靠外部的介入才能看見整體的動力。換句話說,它不像認知行為療法有許多可供自學自助的技巧,家族治療較難自學自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