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生活的紀念品,而非向人稱讚的戰利品
IPFS
出門旅行,我們總是不忘攜帶一台照相機。隨著科技的進步,脖子上不再也需要背上一台笨重的單眼,從口袋掏出手機就可以凝結精彩瞬間。
我的阿公,在1970年代事業穩定後,慢慢開始了自己的生活。阿公阿嬤夫妻倆開始周遊列國,體驗出國旅遊的樂趣。阿公像其他人一樣,買了一台1975年生產的Nikon FT2,讓家裡留下了許多充滿異國風情的照片。這些照片為他的旅程留下了紀念,也讓他在今日向我們後輩談起這些故事時,有了最佳的見證。
沒錯,照相機就是擁有這樣的魔法,它可以將內心的回憶具象化,並且能夠永久保存(只要底片還在)。擁有記憶能力的我們,也不能保證能夠記住所有的時刻,而這時,照片成為回憶的最佳輔助品。這是照相機最吸引的地方,在用力感受生活的同時,我還能將他記錄下來,日後重新咀嚼回味。
其實,我們必須了解到拍攝者的背景脈絡,才能夠更加進入這張照片所建構的世界裡。如果我不明白阿公過去辛勤的工作努力,我可能沒辦法體會這些照片對他是否有更深層的意義,現在只有感受到照片如戰利品一般向我們展示他曾到過的美國環球影城。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神奇魔法,剝奪了人們對生活的主控權。人們好像忘記照片真正意義在於生活的紀錄,好像拍張照打個卡就表示曾經體驗過。紀念品的意義在於能夠透過物質特性勾起主體在過去無法回朔的身體感受,而非像是戰利品一般宣告曾經到訪。
社群網路充斥著戰利品般的照片,我不免感到遺憾,而元宇宙是否加速這樣的狀態也讓我感到憂心。或許,全新的環境能帶給人們不同的思維,我所擔心的影像作為戰利品的思維也會有全新的觀點,對於未來,我還是抱持著某種樂觀。
–初讀約翰伯格《攝影的異義 – 攝影術的使用》之牢騷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