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康德、哈耶克、罗尔斯对话中国制度:一场虚拟哲学辩论
设定:一间虚构的哲学圆桌会所,三位思想家跨越时空而来,对话主持人刘伟,为揭示制度与自由的终极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 主持人刘伟(引入): (背景设定:刘伟,90年代南方人,擅长沉默,也习惯旁观。他不是学哲学的,只是一个被体制逼得开口的人。) 欢迎三位先生参加今天的讨论。我是中国人,也是哲学外行,长年生活在一个高度组织化、自上而下控制…

節錄《世界還能變好嗎?》女權、正義與人性:從閱讀中學習反思與批判
「女權」時常被誤解為對立與排擠,其實它訴求的是每一個人──無論性別──都能自主定義人生、不被角色與生理限制所侷限。性別平等不是口號,而是一種思想的解放,是對人性尊嚴的堅持。在本書第九章,波娃《第二性》中對自由的論述,為我們指出了思考的路徑,也提醒我們:真正的自由,是讓每一種性別能夠自由。

野蛮人入侵|生活是最好的行为艺术
这不是影评。是不止一次看过《野蛮人入侵》之后留下的非二维的痕迹。非线性意识流的记录和整理,才应景🍻 🍻推荐搭配影片食用

阴阳气质的二维模型
本文试图从对形而上的概念分析入手,总结出中国人传统的阴阳观,以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对此过于简单的一维模型加以批判,提出更加完善的阴阳气质的二维模型。

大风
我要像你一样彷徨,与你一同戍御,那最后的堡垒。
沉默
「同一性」,這個字的英文和「身份」一樣,皆為「identity」。
書評》在「自由通行」之間的短暫假期:評《監獄中的哲學課:探索自由、羞愧與救贖的生命對話》
《監獄中的哲學課》的原文書名是《The Life Inside》,為什麼我們需要讀一本關於監獄「裡面的人生」的書呢?維斯特坦承,曾擔心自己是否太過專注在監獄內的世界,而無法再關注外面的生活。但他最終並未把目光移開,也在教學中明白,身為老師的自己,能做的不僅是見證失去的東西。

【哲學的重大辯論 Ep. 10】Hobbes vs. Rousseau on Man and the State
霍布斯與盧梭:人與國家/政府

【哲學的重大辯論 Ep. 9】Nietzsche vs. Heidegger on “The Will to Power” vs. “Meditative Thinking”
尼采與海德格爾:「權力意志」與「沉思性思考」

极简西方哲学史5
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新,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文件317》
那天早上,拉登醒來時,發現自己變成了一份文件。
【哲學的重大辯論 Ep. 8】Kierkegaard vs. Hegel on Religion and Individuality
凱爾凱戈爾與黑格爾:宗教與個性

【哲學的重大辯論 Ep. 7】Pascal vs. Descarte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帕斯卡爾與笛卡爾:哲學與科學間的關係

极简西方哲学史4
经院哲学完结
极简西方哲学史3
教父哲学(六至十世纪)与早期经院哲学(十一世纪初)
《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
死亡造就生命的積極意義,有了主動結束生命的可能性,才能讓我們能鼓起勇氣在苦難中做對的事。

散文二则:神与虚空
“我生于神与虚空之手。”
Book │《法高哲》#43 第二本完結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43 金錢能讓人幸福嗎?/ 其他想法

重讀莊子(一):《逍遙遊》①
「大知」與「小知」之辯。大家如果對《莊子》有興趣的,歡迎來讀一讀,也可以當做探索一下,如何更認真理解《莊子》的基礎的思路吧。
此心光明,在林中路思考人生的絕望和意義——訪哲學學者陶國璋
「現在我反而多專注自身,希望多錄些新講座。」 這些年盡心講學,更希望以後每年出版一本書,這就是他的「充實不可以已」吧,「這不算是為了消閒,但我還有些東西想說,而我知道說完可能會有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