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师姐

@gefan1998

我与写作的缘分

写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起来,这还是由马特市促成的。一年前,确切说是十一个月前,正式开始经营马特市的账号。当时正在翻译《逗比情事多》。第一次做翻译,明显感觉调取中文词汇时十分吃力,就打算在这个创作平台上练手。平日确实有做记录的习惯,但那主要是自说自话,转战马特市则是想适应面向读者的写作。 后来就玩…

Cinderella's

时间花在了哪里,都是有记录的。

一定要谈恋爱

以前在国内不敢说,现在如果有学生再问我有什么人生建议,我会说,一定要谈恋爱。当然,这可能也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对我来说,没谈过恋爱和谈过恋爱的我判若两人。说得功利一点,现代社会基本难有机会如此亲密地和另一人生活在一起,而且还是基于性吸引力。应付这种生活状态,其实也是发掘自我更多的位面的机会。当然,从主…

社会不能没有失败者

朋友在群里发了两篇中考的零分作文,一篇叫《别样的碰碰车大战》,一篇叫《国服司空震》。说实话,读起来还挺有趣。只是考试毕竟是考试,不能因为博人一笑就打高分。 这两篇文章的问题非常明显。第一篇文章出现了中国传统的骂娘语,这样宣泄情绪肯定不合适。第二篇通篇网络用语。我认为网络用语是包装过的感叹语,作用和那些带口字旁的拟…

暴雨天的自由

英国的天气非常温和。温和且多变,难以预测,一天里时晴时雨。不过再怎么变幻,也都是发小脾气,好像情侣间打情骂俏。老天爷并非有意整你,你也千万别当真。有一次冬天去上课,毫无征兆地下起了雪籽。赶到教室时已浑身湿透,急匆匆坐下才发现头发不停往下滴水。老师看到了,做了个英国人特有的嫌弃表情,说,现在知道英国的天气有多烦人…

孤独人生途

趁着bank holiday,早上匆匆写下本次七日书的首篇文章。 主题是孤独。其实好久都没体验过孤独了,可能忙碌起来不太有空关照自身的情感体验。 小时候的孤独是因为跟母亲分开。八岁时父母离婚,母亲有一天突然告诉我要与我分开住,她没有表现出丝毫波澜,我见她这幅样子也只好忍住强烈不舍的情感不表现出来,实则背后不知偷偷哭过多少次…

阴阳气质的二维模型

本文试图从对形而上的概念分析入手,总结出中国人传统的阴阳观,以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对此过于简单的一维模型加以批判,提出更加完善的阴阳气质的二维模型。

闲聊中国人的政治精神面貌

中国不仅有很多妈宝男,还有很多“党宝男”。

极简西方哲学史5

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新,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读赵林老师的《在天国与尘世之间》,情不自禁对可爱的希腊文化心生向往。之后深感基督教的那种厚重、矛盾、纠结的原罪意识。赵林老师引用海涅“痛苦的极乐”,让我想到以前看《进击的巨人》第二季ed的画面,又去听了一遍《夕暮れの鳥》,就是这种感觉!

读赵林老师的《在天国与尘世之间》,情不自禁对可爱的希腊文化心生向往。之后深感基督教的那种厚重、矛盾、纠结的原罪意识。赵林老师引用海涅“痛苦的极乐”,让我想到以前看《进击的巨人》第二季ed的画面,又去听了一遍《夕暮れの鳥》,就是这种感觉!

一直没搞懂为什么很早就有人支持特朗普的“贸易战”思维。涨关税怎么能保护本土产业,怎么能提升底层人生活水平?

一直没搞懂为什么很早就有人支持特朗普的“贸易战”思维。涨关税怎么能保护本土产业,怎么能提升底层人生活水平?

关于不幸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的童年很痛苦,请记住你和父母只是一般的路人关系,他们在你生命中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重要。越来越发现其实原生家庭或童年经历并不能决定成年后的人格。真正影响人格的因素是复杂各异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但当我们把亲子关系看得太重要时,原生家庭就会对人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我只能听到

“我是痛苦的小孩。” 受不了这声音,我想出门 公园无人 鸭子团坐道路中间 树木有近有远 “喂!” 不知谁的声音 怎么会有汽车开进来呢 门口制服男子操着重重的口音 “现在关门了吗?” “六点半关门呀!” “好的,我走了。

极简西方哲学史4

经院哲学完结

一星期前路边看到一朵孤零零的蒲公英,心血来潮摘来种下,前天晚上发现居然发芽了!昨天把最高的一株苗单独移植到花盆里。早上起来发现,嗯,还活着呢,真好

一星期前路边看到一朵孤零零的蒲公英,心血来潮摘来种下,前天晚上发现居然发芽了!昨天把最高的一株苗单独移植到花盆里。早上起来发现,嗯,还活着呢,真好

极简西方哲学史3

教父哲学(六至十世纪)与早期经院哲学(十一世纪初)

《阿诺拉》很好看。年初看过两遍,之后几乎每次跟朋友谈到电影都会推荐。没想到最近得了奥斯卡几项大奖,更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觉得不配得奖。但我可以肯定,这不是一部话题电影,而是过了风头,十年后回看依然会觉得好看的电影。有人说这部片子可比之于《小时代》,其实不然。小时代也吵架,但所有角色没有超越他们吵架的内容,要留给观众去剧外解构电影,但阿诺拉在剧内就自我解构。超越吵架、超越生活之处,即是艺术,即是感动,即是生命之美。两次为它发动态,我太爱了!

《阿诺拉》很好看。年初看过两遍,之后几乎每次跟朋友谈到电影都会推荐。没想到最近得了奥斯卡几项大奖,更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觉得不配得奖。但我可以肯定,这不是一部话题电影,而是过了风头,十年后回看依然会觉得好看的电影。有人说这部片子可比之于《小时代》,其实不然。小时代也吵架,但所有角色没有超越他们吵架的内容,要留给观众去剧外解构电影,但阿诺拉在剧内就自我解构。超越吵架、超越生活之处,即是艺术,即是感动,即是生命之美。两次为它发动态,我太爱了!

活着就行,朋友

Just exist, bro.

王志安的瓜,震惊,震惊,震惊!

远离渣男,能断则断。

极简西方哲学史2

晚期希腊哲学的追求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