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02 时时刻刻
第二天:在一段关系里,是否曾有一个时刻让你感到自己非常陌生,完全认不出这时的自己?写一个这样的时刻。
认不出自己是什么意思呢?从前未被发现的一个惊奇我?被创造出的一个新鲜我?极端环境中被逼迫出的一个极端我?还是丧失自我意识的一个陌生我?
我从来都很感谢我所有过的那些关系,在其中我更认识了自己。好像有个说法是“彼此确认”,在眼神交汇的瞬间,我们确认了彼此的存在。这些年,我一直在说,我是迷茫的,我是不自洽的,我的自我飘摇欲坠,随便某个问题就能把我击碎,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我意识常处于缺席状态,比如现在,刚刷了一小时短视频的我,头脑混沌,对于这个混沌的我写出来的东西,我不抱有任何的自信,但又爱这份尝试的真实。而关系中,我的“我”和另一个人的“我”冲撞,似乎从来没有寻找到某种平衡,在冲撞中,我们彼此确认。(好饿,我的蔬菜咖喱饭要到了)
信息爆炸和选择爆炸的当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而现在我在尝试给回忆下定义。实际上,不可能下得了定义,记忆已经模糊了,好像也没有心力再去翻看当时自己所写所想的。是我在逃避吗?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许会在之后的亲密关系中再次复现,我等待。
我有在关系中失去过自我吗?有的。我在普遍意义上,认为我的自我,不值一提。这是一种自我认同感极低的状态。我害怕争执,可能是小时候父母争吵的画面给我留下了阴影,争执意味着不安全,不安全的食宿、家庭关系。这太可悲了,因为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害怕争执,我一定会害怕变化,害怕创新,害怕犯错,害怕为自己争取利益。在民主的场合,我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迎合他人,不敢突出自己不同。勇气若不面向自己与现实,便转向猎奇与偷盗。那时偷钱的我躲在墙角扒着门缝,阴暗地想着“如果满足不了我的精神,总要满足我的物质”。我尝试打开一盏坏掉的电灯,这暴露了我。
我小时候没什么朋友玩伴,我以为我是世界的中心,玩着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NPC游戏。然后,我惊喜地看到别人眼中闪着和我一样的光,于是我从傲慢的愚昧之巅跌落。说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工作后发现很多人,甚至学历比我低的人,在工作业绩上得到了比我更多的认可。人是矛盾的,所以我不说自己是自卑的。我问自己,我卑的标准是什么呢?他考试第一名,他月薪过万,他有稳定的家庭,他有确定的未来,他很好看,他很幽默,他富有创造力,他有敏锐的观察力,他看了很多书,他有丰富的资源,他很有思想,他在改变现实,他在创造未来……钱、权、名、充实的自我、影响力。我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质疑自己。
自从上次医生给我下了“眩晕”的诊断,我终于给自己的状态找到了一个又酷又有意思的形容。我常常生活在一种眩晕感中,自我意识悬浮在空中。我,不在场。我困于幼时的那场高烧,奶奶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向着遥远的空中,大声呼唤着,“霓霓,回来吧……霓霓,回来吧……”,而我没有回来。
所以,不要在关系中失去自我,哪怕这个自我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哪怕这个自我根本就不存在,也不要完全以他人的生活为范本。亲爱的自己,我知道我是无意识的被动,我是任人打扮的学人精,我很谦虚,我很无辜。所以,为了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请不要只有一个暧昧对象,不要只有一个朋友!哈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