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大學與內卷
原文發表於我的博客。
時間已經進入了2021年。在新舊交替之時盤點一下過去,好像已經成為了大家的習慣——我自然也不能免俗。借這個機會,我想談一談過去一年發生在我和我周圍的一些事情。
一、疫情
疫情對我而言,首先當然是討厭的。去年春節,我本打算去英國旅遊,結果由於中國的疫情(那時候疫情還沒有在全世界爆發),航班取消,旅遊計劃也泡了湯。雖說真的想要去的話,也不是不可以通過改簽的方式成行,但究竟心裡還是有些擔憂,於是便作罷。
不過,由於疫情影響,上學期學校乾脆就沒讓返校,於是我足足在家裡呆了大半年,這不得不說是個難得的體驗——考慮到學校的宿舍是如此糟糕,這一經歷更是稱得上珍貴。
當然,遠程上課的效果是要比在學校差一些,不過我倒也沒完全閑著。八個月的時間裡,我花了不少在寫文章上,又花了更多的時間自學Web前端開發,自認為算是在這方面「入了門」。從這個角度來說,疫情對我也不完全是壞事——感覺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二、大學
前面都是在談我自己的事,下面聊聊我的大學同學。
我所在的班是所謂「國際班」。顧名思義,裡面的人大抵都是想要出國的——除了那些「先進了再說」的人以外。不過,可想而知,這次疫情對大家的想法有很大影響,而這其中就有我的一位舍友。
這裡按照慣例,姑且稱他為A君吧。當初建班的時候,A君的想法是很明確的:打算去美國讀研究生。就在前一學年末,也就是疫情之前的那一學期,他還考了托福;至於GRE,自然也已提上日程。不管怎麼看,都是一副要出國的樣子。
可是,疫情使他的想法產生了很大的轉變。畢竟客觀上,美國在疫情中的表現確實稱不上很好。就我與他的交流而言,A君的想法逐漸從「想出國」變成「不能保研再出國」,到現在又成了「考研考不上就出國」——按他自己的話說,「出國是保底」。
剛剛談到了保研和考研,這就不得不談到我的同學B君。B君與A君之前就很熟,因此在「耳濡目染」之下,我也與他熟絡起來了。
B君也許就是那種「先加了再說」的人。雖然嚴格地說,當初加入國際班時,B君還是有出國想法的;但早在疫情之前,他就已經改變了想法。大概原先,他對出國就不那麼推崇;現在由於疫情,他的決心應該是愈發穩固了吧!
不論保研還是考研,分數都很關鍵;不過相對而言,保研的競爭肯定更激烈些。保研比的是「綜合分」,其中平常的學習成績佔了大頭,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所謂「保研加分」,即基於競賽獲獎、論文發表等方面情況而給予的加分。例如,獲得國家級競賽獎項的,就可以加到2-3分,對於保研是極大的優勢。
這種規定其實還是比較合理的。但是,由於出國的人總體上是少數,因此大部分人都是在爭「保研名額」;這時候,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內卷」就開始了。
三、內卷
內卷,或者說內卷化(Involution),其實是一個老詞,原本由一位美國學者提出,用於形容一種「不斷在內部精細、複雜化,但沒有實際進步」的狀態。後來,中國學者把這個概念借用過來,用於分析社會學中的一些問題。到了去年,「內卷」一詞廣泛進入大眾視野,被人們用來解釋(和諷刺)各種各樣的社會現象——學校里的競爭,當然也不例外。
內卷首先「卷」在成績。大學中的課程成績一般由多項組成:平時成績、課程實驗(如果有的話)和期中、期末考試。這幾項無一不是學生們爭取的目標。
先說平時成績。平時成績這東西,一般包括老師的評分和作業打分,有時候還會加上MOOC的部分。老師評分這一塊,基本都給得很高;不過也有說法是,如果你跟老師說自己「打算出國」,那麼老師會給你打高一些,從而讓你的成績「更好看」。總體而言,這一塊佔比較低,也拉不開什麼差距。
作業也分兩種。如果是數學、物理之類的作業倒還沒啥,無非是確保準確率;但如果是論述型作業,那可就有搞頭了——往往是無所不用其極,盡全力地堆字數。就拿之前一門課的作業來說吧!題目是讓我們分析並介紹幾個雲計算平台的關鍵技術及家族體系。本人水平比較低,只是堪堪寫了四五千字;我的朋友C君則寫了一萬多字;B君就比較厲害了,總共堆出來兩萬多字!這中間的弔詭之處在於,答案其實都在書上,所以大家都是在抄書,只是看誰「抄得多」!
課程實驗同樣奇葩。按道理,只要做好實驗內容,不就達到目的了嗎?可是學校要求,做完實驗後還得提交一個實驗報告,包括實驗原理、實驗內容、實驗分析等;從實踐上說,實驗的得分其實主要也取決於實驗報告。可想而知,實驗報告因而也成了「內卷」的戰場。我朋友C君說,他大一時寫實驗報告都是萬字起步;而同他一類的人,絕非少數。
至於考試,想必大家都經歷過,就不多談了。
我已經強調過了競賽的重要性。但是,單從能力上而言,大多數人顯然是不足以獲得一個高水平的獎項的。於是,通過「抱大腿」的方式來「混到」一個獎,就成為了許多人努力的方向。
這裡以計算機類比賽為例。國內這些比賽,參賽者基本都是以「團隊」為單位,而其規模,一般都在4-5人,甚至更多。平心而論,團隊合作當然是學生們需要學習的;可是,一道賽題果真需要那麼多人一起協作嗎?答案基本是否定的。這一點,我想一些讀者應當有所體會:由於視野原因,學生們大多不具備高水平的協作能力,因此在實踐中,真正會去編寫代碼的一般只有2-3人;其他人基本就是打打雜、寫寫文檔罷了。如果要把這稱為「分工」的話,那也是一種極不平衡的分工。
諷刺的是,這種不平衡反倒從事實上給人空子可鑽。能力不足的人希望參加比賽獲獎,於是他們便拉攏能力強的人,並主動提出負擔瑣碎的文檔工作;能力強的人亦希望獲獎,但大多不屑於做文檔工作,於是他們也樂得見到他人承擔。合作就這樣達成了——雖然極不平衡,但卻極穩定。
所以,對於能力不太強但卻希望得獎的人,要比拼的就只有兩項:一是人脈,二是寫文檔的水平。
仔細一想,距離上次發文已經一個月了,在此向讀者致歉。臨近期末,本人最近比較忙,因此寫文章只能見縫插針,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上面吐槽了這麼多,有讀者可能會認為我是在「酸別人」。其實不是,我本人對此並無實質上的不滿,倒不如說是在自嘲能力不足。不過,我希望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
- 大學對學生應當有什麼樣的要求?是否是大學本身助長了「內卷」的風氣?
- 學生應當怎樣對待其成績?
- 競賽的本質是什麼?團隊協作的內涵是什麼?
敬請期待下一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